滿思聰,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
一、獲獎情況
1.榮獲 2021年國家獎學金;
2.榮獲2021年第二十一屆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三等獎;
3.榮獲2021年普譯獎全國大學生翻譯大賽決賽一等獎(第七屆普譯獎全國大學生翻譯比賽正在進行中~);
4.榮獲2020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A類特等獎;
5.榮獲2020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翻譯大賽研究生組三等獎;
6.榮獲2020年研究生積學獎學金;
二、科研情況
1.2021年4月參加第二十屆中國認知語言學國際論壇并宣讀論文;
2.2021年6月參加第七屆翻譯認知研究國際研討會并宣讀論文。
三、參與課題
1.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辛西婭·歐芝克、勞瑞·摩爾小說翻譯及藝術特色研究”;
2.陜西省社會科學基金:“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熟語的語篇認知研究”;
3.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構式視角下的漢語動量組配認知研究”。
二、科研感悟
1、以問題為導向的研究才是真正的研究
最開始進入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時,我總是感到迷茫和困惑,并不明白該研究什么、怎樣進行研究。對于學習語言學的我們來說,在本科的學習階段僅僅了解了前人優秀的理論,而對將要進行怎樣的語言學研究知之甚少。在科研之路上,一位老師提出的"要以問題為導向進行研究"讓我豁然開朗。于是我堅持參加老師組織的沙龍和講座,進一步了解了以問題為導向的真正含義,以及作為學術小白要如何開始自己的研究。我逐漸學會從文獻中發掘問題,并在進一步的閱讀和批判前人觀點的過程中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前人的理論框架對于我們來說就像階梯,只有真正理解了這些理論框架,我們才能充分利用它們邁向更高的階段,解決更多的問題。
2、對事敏感,對己鈍感
我常常會陷入拖延的怪圈,用其他方式來消磨時間,遲遲不動筆、不行動,總是拖到最后一刻才開始完成任務。我也會以狀態不好、心情不好作為借口,擔心這會影響事情的結果。但是在不斷地失敗和反思中我發現,過于關注自身的情感、擔憂未來,并不能解決眼前的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多元化當前的目標,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知識、拓展認知,通過閱讀新文獻,掌握新的研究方法讓自己獲得的滿足感和自我認同感,從而堅定科研的信念,堅持走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