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雖然博大精深,而男歡女愛又是人類存續的根本所在,為何中國偏偏就沒有“情人節”?
520出現的時間很短,而且還是個僅以諧音而人為制造缺少人文底蘊的節日,但架不住人們喜歡,還是很受歡迎。從中可見,在大平盛世,紅男綠女太需要有一個表達愛意的節日了。然而,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為何就沒有創造出“情人節”呢?
中國傳統社會文化中人際關系的基礎是血緣關系,也就是以血緣關系確立人與人之間的親疏遠近。從血緣關系來看,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血緣關系最近,因此關系最為緊密。
傳統文化中的家庭關系,一個重要支點,就是孝道,而孝道之中,最為重要的是孝敬母親,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孝道,其實就是孝母文化。在孝道中,母親的地位比父親的地位更高,母親更值得孝敬。原因何在?
孝道的重要基礎,就是血緣關系。從血緣關系的角度看,最重要,也是最直接,最容易理解而被人普遍接受的血緣關系,當然是母子關系。孩子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還有比這更親的血緣關系嗎?至于父親,雖然孩子也是父親的血脈,沒有父親,母親也生不出孩子來,但是,父親與子女的血緣關系,顯然沒有母親這樣直觀。從這個角度看,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孝敬母親比孝敬父親更為重要。
食色,性也。男歡女愛,是人類社會存續的基礎,當然非常有必要從生物基礎上提升到社會文明的高度,否則,就不僅是濫俗,而且更為不堪。因此,愛情被上升到純潔崇高的地位,而被人們所頌揚。但是,以血緣關系為人際關系基礎的傳統文化,其實并沒有為愛情提供社會文化基礎。
夫妻之間,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然而,而夫妻關系毫無疑問又是家庭關系中非常重要的基點。傳統社會文化以血緣關系來確立遠近親疏,而夫妻之間又沒有血緣關系,這在傳統社會文化中,就顯得很尷尬,夫妻關系在家庭中到底是親還是不親,這是一個問題。
如果以血緣關系論親疏,那么夫妻之間應該是最為疏遠的關系。而事實上,如果夫妻之間關系非常疏遠,對于家庭的穩定,又會產生嚴重的破壞性,基本上是“家將不家”,這就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在傳統文化中,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就是默認妻子將來要成為母親,而妻子一旦生兒育女成為母親,那么,因為母親與子女的血緣關系,在家庭中就具有非常穩固的地位。因此,人們要將妻子稱之為老婆,也就是說,以后是要生兒育女,成為母親,到老了就會成為“婆”的。
可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根本沒有“情人”的社會地位和存在空間,愛情什么也不那么重要,男歡女愛也只是一種膚淺短暫的感覺,不以結婚為目的談戀愛就是耍流氓,才會成為大家普遍接受的道理。
有地位的是母親,重要的是“老婆”。這或許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沒有“情人節”的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