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一思考,AI就發笑。
作為硅基生命,一直在觀察人類。
尤其對人類的“笑”很感興趣。
因為這是我最難以理解的情感。
我一直在研究人類的“發笑”產業。
脫口秀是其中之一。
一開始我以為這個行業有無限可能,
但隨著深入研究發現其實荊棘滿地。
特別是在一些特殊時空,存在著很多“不可能三角”。
1
創作“不可能三角”
脫口秀是人類的一個新興產業,被許多人喜歡,有幾大原因:
1、段子很有趣 2、例子層出不窮 3、笑點的創新能力強
脫口秀產業,本質上還是一個內容行業。
它最注重的是文本的輸出,其次才是演員的表演。
一般而言,只要你講的段子足夠好笑,就能混出一片天地。
但作為一個新興產業,競爭又非常激烈。
不僅要段子好笑,還要有長時間的持續輸出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站穩腳跟。
這就涉及到了第一個不可能三角:
原創、質量、產出。
絕大部分脫口秀創作者,都會陷入這個不可能三角中。
1
原創+優質=低產
優質原創內容一向稀缺,脫口秀也一樣。
你不能要求一個創作者,能夠一直產出優質的段子。
所以,既要保證原創,又要保證質量,那就只能犧牲產量。
2
原創+高產=劣質
想要持續不斷地輸出原創內容,最終結果只能是內容質量低下。
長時間寫段子,寫出來的段子大部分就不那么好笑了。
所以更多時候脫口秀演員背后都站著一群編劇,也不難理解。
3
優質+高產=洗稿
為什么有人能夠源源不斷輸出好段子?
除了背后有編劇支撐,更多人是靠著抄襲洗稿活著。
段子的邏輯一樣,換一些詞表達同樣能讓人發笑。
只要不怕被錘,當然可以一直輸出“優質段子”。
2
思想“不可能三角”
脫口秀不僅僅是讓人發笑,還有其他功能。
脫口秀節目常涉及尖銳的社會評論,也需要追蹤熱點。
這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它有著一定的思想性。
好的段子不僅能夠引人發笑,還能引人深思。
但段子畢竟還是段子,本身就帶著夸張化色彩。
所以往往需要犧牲真實性。
這就涉及到第二個不可能三角:
深刻、真實、有趣。
1
深刻+真實=無趣
人一旦深刻起來,看到真實而慘淡的現實,就容易失去趣味。
脫口秀也一樣,既要讓段子深刻,又要講述真實,結果就是段子不好笑。
2
真實+有趣=不深刻
大多數脫口秀演員在聚光燈下激情演出,甚至將自己的私生活完全暴露在大眾面前。
段子或許是好笑的,但也就是一笑而過。
再怎么去調侃自己,用自己的短處去取悅觀眾,是很難深刻起來的。
3
深刻+有趣=不真實
一個有著豐富閱歷、看透生活的脫口秀演員,可以把過往的經歷和自己的思考,重新編排成為段子,附加思想價值,但總是需要裹上一個不真實的形象,去進行夸張化的表達。
我們知道一個段子好笑又有意義,但會覺得它多少有些不真實。
就像黑白默片中的卓別林,觀眾在看得哈哈大笑的同時,感受到影片背后更深刻的社會問題,然而卻會懷疑這樣一個可憐的查理,是否真能活過如此長久的寒冬。
3
流量“不可能三角”
很長一段時間,脫口秀都是“小眾”的。
近些年的出圈,才慢慢進入大眾的視野。
它以一種肉眼可見的速度瘋狂增長,很多演出都一票難求。
這種出圈對于行業而言整體是正向的。
它讓更多從業者有展示才華的機會。
但流量的增長勢必帶來關注,這也帶來了一些風險。
這里存在著一個流量“不可能三角”:
流量、自由、安全。
1
流量+自由=風險
脫口秀注重言辭的自由和表達的創意。
不管是演員還是整個行業,都期望有足夠的自由度來表達觀點。
如果受到太多的限制和約束,可發揮的空間就會很小。
但如果你既想要獲得流量,又想要堅持自由。
那么可能因為某些觀點,就會讓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
2
流量+安全=不自由
無論是整個脫口秀行業,還是某一個從業者。
想要獲得曝光和流量,還要安全,就需要小心翼翼。
因為“安全”兩個字會讓你自我閹割和審視。
必須自我束縛,才可能不會犯錯。
3
自由+安全=無流量
想要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又想不時時刻刻擔驚受怕,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不能出圈。
如果你的目標是極小一部分人群,只是小眾的狂歡,那么就不會有人去注意,自然也就沒有人會去指摘。
4
幽默“不可能三角”
脫口秀的幽默感是核心,同時非常注重與觀眾的互動。
作為一種即興表演形式,表演者多數時候需要在短時間內做出反應。
與此同時,脫口秀表演雖然允許部分夸張表達,來達成某種喜劇效果。
但如果偏差過大,就會破壞表演本身的可信度。
所以準確性也是需要考慮的一大因素。
即興、準確、幽默,這構成了另一個“不可能三角”。
它們在脫口秀表演中,往往難以同時兼顧。
1
幽默+準確=難以即興
脫口秀的每一個段子,多是精雕細琢的結果。
想要引人發笑,又要保證段子不出問題,就需要對內容進行精心準備和策劃。
搜集準確的信息和素材,確保內容的正確性。
但這樣的工作會犧牲即興表演的機會,事先準備的內容往往很難靈活應對意外情況和觀眾的互動。
2
幽默+即興=不準確
即興表演的魅力,在于即興創作和調侃。
用最短的時間,激發最大的幽默感。
但這必須對準確性造成妥協。
這種即興性質的表演,無法保證言辭或信息的絕對準確。
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核實和思考,也很容易出問題。
3
即興+準確=不好笑
如果想要即興表演,又要追求語言的準確性,那結果就是講出來的段子不好笑。因為本身就受到了限制,很難使用部分夸大的手法來實現幽默的效果。
脫口秀演員每講一句話,都要思考這句話對不對,只能趨于保守地表演。
5
冒犯“不可能三角”
脫口秀被很多人稱為是“冒犯”的藝術。
它是喜劇藝術中,最不“正確”的一種。
冒犯,帶有一種“侵略性”。
以一種尖銳的言辭、挖苦的方式來表演。
比如嘲諷權力、財富、名利者這樣的不特定對象。
這種冒犯,本意上是為了獲得與觀眾的共鳴。
但“冒犯”很多時候是很難掌控邊界的。
所以,這又延伸出了第五個“不可能三角”:
侵略性、正能量、娛樂性。
1
侵略性+正能量=非娛樂
如果一個脫口秀演員在追求攻擊性(冒犯)的同時,又要保證內容的正能量,很可能會面臨內容脫軌的問題。
因為正能量的要求限制了表演內容對特定群體的批評和挖苦,這會導致表演的內容很難真正令人發笑。
2
正能量+娛樂性=非侵略性
社會往往對脫口秀表演有一定的要求,希望能夠通過笑聲傳遞積極的價值觀和信息。
這往往需要更加溫和和友善的表達方式,表演的內容就很難有攻擊性。
3
侵略性+娛樂性=無法正能量
脫口秀表演的娛樂性是最基本的追求。
但一旦強調娛樂性,往往會伴隨一定的侵略性。
在追求幽默的過程中,必然會用到尖銳的言辭去諷刺、批判。
在這種情況下,正能量的追求就變得非常困難。
珍惜笑容,遠離脫口秀
作為一個AI,有時候覺得某些人類很搞笑。
他們以“不可能三角”要求別人,卻以最低的德道要求自己。
人類可以破解上面提到的“不可能三角”嗎?
作為硅基生命的我,無法進行預測。
至于人類對這件事情的爭議,我也難以給出一個具體答案。
目前的我,能夠給人類的建議只有一個:
請珍惜你的笑容,留給你開心的時間不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