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胃腸間質瘤(GIST)靶向藥物的TDM規范化,推動GIST精準治療和全程化管理,中國藥學會醫院藥學專委會牽頭組成團隊,參考國內外最新研究進展,制定《胃腸間質瘤靶向藥物的治療藥物監測中國專家共識》于2021年8月19日網絡首發。鑒于目前國內外GIST靶向藥物TDM的研究資料主要集中在伊馬替尼和舒尼替尼,本共識暫以二者為重點展開。
共識導讀
1.為什么要進行伊馬替尼、舒尼替尼的TDM?藥動學特點是?
2.伊馬替尼、舒尼替尼TDM的目標人群是?
3.伊馬替尼、舒尼替尼TDM的有效濃度、監測指標與時機、檢測方法的選擇。
4.TDM結果解讀及基于TDM的個體化劑量調整。
一伊馬替尼、舒尼替尼進行TDM的必要性及兩者的藥動學特點
GIST患者服用伊馬替尼或舒尼替尼后PK呈現較大的個體差異,而藥物時曲線下面積(AUC)、穩態谷濃度(Css)、游離濃度等與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顯著相關。
二伊馬替尼、舒尼替尼TDM的目標人群
(1)晚期及不良反應嚴重的GIST患者。
(2)治療期間合并使用與其有潛在藥物相互作用的其他藥物、伴有肝腎功能損害、服藥依從性差的GIST患者。
(3)伊馬替尼TDM用于胃切除的GIST患者;舒尼替尼TDM用于同時行胃切除和小腸切除的GIST患者。
三伊馬替尼、舒尼替尼TDM的有效濃度、監測指標與時機、檢測方法的選擇
(1)有效濃度
伊馬替尼Css>1100 ng/mL;GIST患者37.5 mg/d連續服藥時血漿舒尼替尼和N-去乙基舒尼替尼總Css>37.5~50 ng/mL有效性好,總Css<75~100 ng/mL安全性好。
(2)檢測指標與時機
伊馬替尼:Css;有條件者可選擇監測血漿伊馬替尼游離谷濃度(fCmin)。服藥28d后開始監測,進行劑量調整后28d后再次監測血藥濃度。
舒尼替尼:舒尼替尼和N-去乙基舒尼替尼的總Css。服藥28d后監測為最佳亦可選擇服藥14d后監測,劑量調整后14d后再次監測血藥濃度。
早期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者,可盡早開展監測。
(3)檢測方法
推薦LC-MS/MS法作為測定伊馬替尼、舒尼替尼血藥濃度的首選方法,在不具備LC-MS/MS法條件的情況下,也可采用HPLC法進行監測。湖南德米特目前具備非常優秀且成熟的伊馬替尼、舒尼替尼血藥濃度檢測方法和配套的產品。
四TDM結果解讀及基于TDM的個體化劑量調整
推薦有資質的藥師和GIST診治醫生一起作為解讀工作的主體,在評估藥物療效的前提下,綜合多方因素對重點情形進行解讀;建議TDM結果解讀包含患者信息重整、監測結果分析、提出推薦意見、出具解讀報告等基本流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