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真正的心理學暢銷書,其第一要義,便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生活中喜聞樂見的真實案例,從而向讀者普及一些實用的心理學知識。
而這本《一讀就上癮的心理學》就做到了以上的要求,將心理學干貨用簡練的語言匯到一起,語言幽默,案例易懂,話題與現實緊密相關。
即便是沒有學過心理學的讀者,都能通過該書獲得大量心理學知識。
我傾向于把這本書稱之為心理學“認知地圖”。
從宏觀的分類中,我們可以迅速游覽自己想要了解的心理學領域關鍵知識點,在基礎把控之后,而選擇性地進行更細致、更深入的心理學課程研讀。
《一讀就上癮的心理學》從親密關系,個人成長,人際關系三個維度進行闡述,更貼合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心理話題,并借此進行解讀和心理疏導。
在親密關系中,
我們常常在兩性關系中感到迷茫和困惑,尤其是在追求異性的過程中最為明顯。
該書例舉出“沉沒成本效應”一詞:人們的行為不僅受眼前的利益刺激,也受已經投入的成本影響。我們在感情中也一樣,由于之前情感的付出而難以收手,直到撞破南墻,頭破血流才肯罷休。
女性在感情中的“沉沒成本”莫過于青春。
最有名的案例就是賈斯丁比伯和賽琳娜這對情侶。
他們分分合合長達8年之久,但賽琳娜明知對方并不能成為終身的依靠,仍無法遠離。因為在她看來,自己已經付出太多感情,一旦失敗,便是追不回的8年青春。最終,比伯娶了另外一個女人為妻子,而無視賽琳娜的苦苦哀求。
男性在感情中的“沉默成本”莫過于舔到一無所有。
我有一個朋友小陳,為了追求一位女生,甘愿變成“取款機”,即便對方從來沒有接受過他的表白,他仍自愿打工供養對方上完大學。
令人無語的是,他還掏空自家財產購置了新房,不僅買在女生所在的城市,還填了對方的名字,希望能與對方共度余生。然而,女生的一句“你是好人,我忘不了前任”,就把小陳一棒打入海底,徹底斷了聯系。
有人說過”人生中90%的不幸都是因為不甘心,這是很多人不懂得及時止損的原因,比堅持更重要的是懂得及時止損。“
因此,如果達不到預期的目標,我們就該意識到,繼續投入就會血本無歸。
及時止損,才能讓我們避免更大的損失。
在個人成長過程中,
我們的很多生活習慣和性格特質,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而其中負面的影響(心理創傷),需要我們用一生去治愈。
熱播劇《安家》中房似錦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她雖然通過自身的努力,成為了房地產公司經理。但由于她從小忍饑挨餓,吃包子時囫圇吞棗,兩口便全部咽下去,還意猶未盡;因為從小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她不懂得如何與人交心,于是對員工的態度極其惡劣,動不動就冒火。
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此刻這個人身邊缺乏關愛,沉睡在心底的原生家庭的傷害就會重新浮現。”
來自原生家庭的創傷,每個人都不一樣,但能夠把原生家庭的爛牌打好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能夠和自己和解,與父母和解。既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態度,也改變我們和原生家庭的關系。
這樣,原本來自原生家庭的創傷,便成了你人生過去的一段經歷而已,翻篇了,我們即將迎來春暖花開。
在人際關系中,
最令人恐懼的是,自己在職場中被大家孤立。其實有這種感覺的不在少數,而且他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上非常優秀,深受領導的賞識。
我記得熱播劇《平凡之路》中舒一南便遭受如此的困惑,他牛津法學碩士畢業,而且腦子極為聰明,每次都能敏銳分析案件的脈絡,從而得到領導的信任。但是,他的同事卻認為他高高在上,不僅給他編了個“舒賽賽”的綽號,還單獨排除他,另外建了群聊。
后來他跟大家打成了一片,不是因為換了個人,而是用“出丑效應”贏得了大家的喜歡。
因為人們更愿意接受和自己相近的人,如果你表現得太過于完美,那么會讓人誤認為你高不可攀,從而疏遠你。而那些優秀且有些缺點的人,更容易被人親近。
當然,前提是他們能夠真誠待人。
這本書總共有48個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關的心理學知識,結合了生活案例,更加通俗易懂。讓你在不知不覺中,讀懂了原本深奧的心理學,非常適合心理學入門的朋友學習和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