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梁思成回家時發現林徽因正在哭泣。林徽因告訴他:“我很痛苦,我同時愛上了你和金岳霖。”梁思成寬容地表示尊重她的選擇,讓她自己做決定。第二天,林徽因選擇了梁思成,而金岳霖則終身不娶。
1904年,林徽因出生在杭州的一個書香之家,她的爺爺是光緒15年的進士,父親林長民則在政界和文化界享有盛名。
然而,與當時很多家庭對女兒的期望不同,林長民寄望于林徽因能成為一位有遠見和使命感的女性。
林徽因16歲的時候,跟隨父親來到倫敦,在圣瑪麗學院就讀。
在那里,她與詩人徐志摩相遇。原來,徐志摩也在倫敦留學,與林長民是朋友,經常光顧林家。
徐志摩漸漸發現,朋友的女兒林徽因不凡,很快就愛上了她。然而,徐志摩比林徽因大八歲,而且當時他已有妻子并懷有身孕。
為了追求真愛,徐志摩決定與妻子分離,然而這個決定并不容易。
徐志摩在妻子張幼儀的回憶錄中記錄了一次對話,徐志摩建議將孩子打掉,張幼儀擔心有風險有可能會死人。
徐志摩卻說:坐火車也會有死人的,以這話來試圖說服張幼儀。徐志摩的特立獨行的方式真實絕了。
這邊面對徐志摩的深情表白,林徽因做出了怎樣的選擇呢?
當時她選擇跟隨父親火速回國,并向朋友訴說她的真實想法:“徐志摩所愛的,并不是真實的我,而是他幻想中的林徽因,一個詩人想象中的浪漫形象。但實際上,我并不是他想的那樣。”
1927年,23歲的林徽因從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大學畢業,與一個名叫梁思成的男同學一同回國,后來成了林徽因的丈夫。
梁林夫婦
他們決定放棄在美國賺錢的機會,而是回國從事建筑研究,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林徽因在回國后說:“我帶回的是東西方真正碰撞的含義。”
于是,梁林夫婦創辦了中國現代教育史上第一個建筑系,東北大學建筑系。
然而,他們的生活并不輕松。在東北,生活條件艱苦,白天上課,晚上還要警惕土匪的襲擊。
林徽因卻保持著樂觀的態度,形容月光下的土匪騎著駿馬,披著紅色斗篷,具有浪漫的色彩。
除了在東北的艱苦生活,梁林夫婦還經常前往沈陽考察古建筑。
大家在網上經常看到林徽因的詩歌和咖啡的描寫,然而現實中,她卻爬上房梁進行測繪工作,甚至在懷孕期間也不辭辛苦。
這樣的艱苦生活使得林徽因的肺病再次復發,她不得不返回北京養病。在北京期,梁林居住在北總部胡同三號院,這時另一個緋聞男主角金岳霖出現在她的生活中。
有一天,梁思成回家時發現林徽因正在哭泣。林徽因告訴他:“我很痛苦,我同時愛上了你和金岳霖。”梁思成寬容地表示尊重她的選擇,讓她自己做決定。第二天,林徽因選擇了梁思成,而金岳霖則終身不娶。
這個故事流傳甚廣,然而它的原始出處卻是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的第二任妻子寫的傳記。因此,我們很難判斷這個故事的真實性,畢竟只有當事人才知道真相。
然而,網上流傳著各種關于林徽因與金岳霖、徐志摩、陸小曼等人之間的糾葛八卦。
慢慢地林徽因被人們誤解為一個充滿緋聞的民國綠茶,被扭曲成一個擅長操控男人的形象。
然而,人們卻很少了解她真實的身份——一位建筑學家。在1930年至1945年的15年里,梁林夫婦徒步、騎毛驢等方式,走遍了中國的15個省份、200多個縣市,考察了2000多處文物和古建筑。
此前,日本人幾乎測量了中國全境的古建筑,并寫出了專著。而梁林的研究填補了中國人對自己古建筑的記錄空白,他們創立了中國建筑的學術體系。他們花費了兩年多的時間完成了《中國建筑史》,這是中國人自己編寫的第一部建筑史。
林徽因的健康狀況在晚年變得更加惡化,肺結核菌感染擴散至腎臟,迫使她不得不接受一側腎臟的切除,然而她仍然堅持工作。
在她生命的最后時光里,她參與設計了中國的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
林徽因的一生充滿了艱辛與奉獻。她與梁思成一起旅行考察古建筑,創立了中國建筑學術體系,為中國的建筑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然而,她的故事往往被局限在緋聞與傳聞之中,她的真實才華和貢獻往往被忽視。
林徽因是一個值得被銘記的人物,她用她的才華和毅力書寫了自己獨特的篇章。
她一生堅持追求自己的夢想,為了古建筑事業不惜奉獻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林徽因不僅僅是一位詩人,更是中國建筑界的先驅者,也是一位勇敢而堅定的女性。
優秀的看官在您閱讀此文后,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下一篇故事將更精彩,感謝您的支持與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