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龍馬精神》里有很多明星,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這里面的明星基本是都是動作明星,如吳京、于容光、安志杰、呂良偉等等,這些明星有的是與成龍同時期的演員,也有新面孔,但是他們很多都是從武行做起。
這些武行基本上每個人都受過傷,身體上的傷害。安志杰的嘴上頭有一處疤痕,吳京在拍電影后拄過拐杖……,成龍受過的傷就更多了。拍《A計劃》,頸骨重傷;鼻骨被撞裂;拍《警察故事》,脊椎骨第6-8節及骨盆撞至移位,幾乎癱瘓;拍《龍兄虎弟》,腦出血;近左耳頭骨凹陷,碎骨內移。等等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甚至還被拉入保險公司的黑名單。
那時的武行與現在的武行區別最大的就是真實:開始、跳、醫院。這句話我最早聽到的時候是從一則笑話上聽到的,說是成龍和斯皮爾伯格討論電影特效,成龍問斯皮爾伯格那些恐龍是怎樣拍出來的,斯皮爾伯格說就是那樣拍出來的,等斯皮爾伯格問成龍這些動作特效是怎樣拍出來的,成龍就說:開始、跳、醫院。
那時的武行可以說都有自己的一套本領,可以說是武術在演藝界的演變。很多武生都是練過功夫的,當然這些功夫不能與李小龍的功夫相比,李小龍是將功夫極致化,發揚光大,而這些武行很多人開始的時候都是沒有飯吃才去做這些動作的,因為誰都知道武行的危險特別大,別看電影里滿面風光,實際上背后也不知道受過多少次傷才能成就一個鏡頭,就連草根出身的王寶強最早的時候也是真撞才能得到一位又一位導演的認可,才會走上演藝的道路,這可是他親自說的。
女演員在武行里的生存就更難了,要有專業的身手,還要有好的演技,更要有魔鬼身材,還要有精致的面孔,光是這些東西就能刷掉百分之八十的人。
當然,武行要想在電影界出名是非常難得,與其他的演員不同的就是他們的演員壽命也是很短的,短到什么程度,比方說電影里成龍的女徒弟在片場受傷導致以后不能走路就是一個例子。而且受身體的原因,年齡的影響,很多人年輕的時候沒有闖出名堂,到了后來就只能退出或者有點名氣的就要用替身。替身也不是萬無一失的,李連杰的替身就在拍《敢死隊2》時不幸去世。
所以這部《龍馬精神》里從頭到尾都充滿了對當時武行,也就是龍虎武師,辛酸的回憶——那個時候吊威亞是會被同行嘲笑的,是會被別人看不起的。
這部電影除了展現龍虎武師的功夫外,還有就是成龍大哥對自己過往的回憶。因為成龍大哥也是一位父親,這部電影在父親節這個檔上映應該是精挑細選的。
有這樣一則真實的故事:房祖名在學校跟同學說成龍會來學校接他放學,那個時候成龍已經是國際大明星了,擁有很多的粉絲,包括小學生在內。而成龍大哥也真的去接孩子了,不過當他來來學校門口左等右等就是不見房祖名出來后,就給管家打電話問怎么不見人,管家的話讓他一生都記得,房祖名已經上初中了,而成龍去的是小學。
我想那一刻成龍大哥內心是復雜的,這些復雜的東西只有當了父親的人才能體會到,因為有些東西一旦失去就再也無法彌補了,大人如此,小孩子也是如此。
影片中給了很多鏡頭來回憶這些東西,錄像帶,照片,證件,甚至還有遺囑,無不包含一位父親對孩子無言的愛。
這種愛是無法說出口的,只有到了萬般無奈的時候才能展現出來。電影里一位面臨官司而無力的老人向自己的女兒求助就是一個例子,向自己的女兒還需要求助?這是什么道理,女兒幫助父親難道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這里面也能說明成龍大哥在打拼事業的時候是忘我的,背后默默付出的人是更偉大的。
成龍大哥在最初的時候是從武行開始的,那個時候要求的都是真功夫,不過他并沒有完全只走功夫這條路,而是將功夫與喜劇結合,將功夫與現實融合,這是他獨特的一面,而且憑借著“真實”二字在全世界打出了一片天地。
我想,每個演員從出道到成名,甚至到演藝生涯的最后都會經歷各種各樣的磨難,不被人相信、經濟壓力、傷病、官司、票房等等,各種各樣的問題就像過關斬將一樣,一關又一關。為什么成龍的電影里有很多車是三菱的車而不是別的車,因為那個時候除了三菱外沒有人幫他,所以很多鏡頭都給到了三菱。
電影里《龍馬精神》將這些重要的回憶展現得淋漓盡致。
電影里的馬——赤兔,就是成龍大哥的一生。
出身并沒有多么的顯貴,甚至還有些殘疾,成龍大哥借著這匹馬的一生,其實是在說自己的一生。
我們每個人都在不同的領域里生活,也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磨難,可是當我們回首的時候才發現,回憶是真實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