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老羅 | 品牌營銷報(ID:PPYX007)
廣告大師李奧·貝納曾說過:好的廣告不僅是在傳達訊息,它總能以溫暖人心的情感力量,傳透大眾心靈。
當情感營銷逐漸成為品牌占領受眾心智的“密碼”,品牌的宣發更需要通過精準洞察的走心內容,提煉千人千面的微妙情感,塑造既有共情力又有影響力的品牌形象。
近日,倡導「人感科技」的美的推出一支《同感》品牌片。以被“理解”的故事和極具溫度的內容,鏈接品牌與用戶之間的真情共感,也讓我們對“感同身受”這一情感議題,有了觸及內心深處的全新認知。
PART.1
情感洞察直擊內心
真實敘事塑造差異
高效的情感營銷,源于品牌對消費者需求的深度洞察。基于此,才能提煉出觸動身心的情感主張,進而引發用戶的價值認同和情感共鳴。
在整體的中國社會里,我們還是經常會發生很多現象:借著愛的名義,把自己對別人的要求,當作對別人的需求。用一句流行語來說:我想要蘋果,你給了一車梨。
美的智慧家精準洞察到這一情感障礙,借用戶的真實故事,傳遞“把人的感受放在科技之前”的品牌理念。短片中,從情侶、母親、夫妻等不同人的行為語言中,感受到理解與包容,看似靜謐恬淡卻又蘊藏豐富情感的呈現方式,也具備了抓取Z世代眼球的多重元素。
借用戶真實故事,激發情感共鳴
這支短片的敘事結構并不復雜。全片以“我們這么不同,為什么你這么懂我?”為引語,展開了關于不同情感關系中,在開心,難過,憤怒,失意時,都有人能夠感受到的故事。
特別之處在于,這些故事原型均為美的智慧家的真實用戶。人生而不同,而愛息息相通,美的在全網征集了100個用戶的真實故事,并從中選取12個更具代表性的故事,改編制作成了這支 TVC《同感》。
關于“同感”的默契,是新婚夫婦在雨中相視一笑;是媽媽聽懂孩子的哭鬧;是女兒看懂父親的孤獨;是寵物無時無刻的陪伴...沒有戲劇化的悲歡離合、跌宕起伏,但每個人都能從這些生活化的場景故事里,找到自己影子,并在“以你的方式感受你,我們與你有同感”的表達里,找到代入感與認同感。
以產品設計,具象每一次“同感”聯結
在真實的愛情故事里,美的智慧家不僅激發了共鳴,也順勢完成了一次產品的場景化、情感化種草。短片中,美的吹風機、鮮凈感空氣機,微晶口感保鮮冰箱等產品的巧妙露出,與短片中“同感”情緒一一呼應。
同感是表現,愛則是內核。從一臺小小的電風扇,到覆蓋千萬家庭的全屋智能家電,美的始終把用戶需求放第一位。正如短片中美的以這些富有共鳴的感受,和家電產品的人感科技做情感嫁接,實現品牌移情。
由此,美的產品設計的獨特之處也顯現出來:始終把人的感受,放在科技之前。讓用戶感受到家電不再是一個個冰冷的設備,而是“感同身受”的具象化表達。
在老羅看來,透過這支品牌片,美的打開了新的品牌維度。不僅以走心的內容加深了消費者對“人感科技”這一產品特性的記憶點,也賦予了中國平安充滿深意的情感附加值,拓寬了品牌張力,讓中國平安成為能夠真正解決養老痛點的情感支撐。
PART.2
擴大共創傳播
高效滲透目標心智
如果說有情感共鳴的故事和強寓意的產品設計,是助力美的突圍的兩大吸睛點,那么更契合Z世代情感需求和社交偏好的傳播策略,就是充分推動品牌吸睛點出圈的強力引擎。
深挖情感需求,話題征集形成傳播場域
同感,是從一個眼神中,捕捉你的情緒波動;是共情你經歷了什么,安撫你內心的躁動不安。正如短片中,那些感同身受的瞬間,讓品牌理念的輸出自然而不突兀,更令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與此同時,美的還發起#生活哪個瞬間讓你有同感#話題征集,讓每個消費者都能在生活中找到關于“同感”的深度思考情緒釋放點,并在潛移默化中引爆受眾的自發分享,迅速形成了再次傳播的覆蓋場域。
借力網友傳播熱情,推動品牌破圈外,網友參與共創互動時,美的也相當于在擴大收集著更多真實的用戶故事,并將其內化為品牌故事。微電影最后由用戶們展示的“同感”,被進一步延展到社交平臺上。
歌星傾情獻唱,搭建“同感”的融匯互通
與短片一同上線的,還有美的攜手“人感科技推廣大使”郁可唯和張遠,分別演唱了同名主題曲《同感》。郁可唯干凈清亮的嗓音打開了一道感性的門,讓我們體會到“感同身受”的溫暖——盡管外界紛紛擾擾,但總有心意相通的人能過濾一切雜音,聽見你內心的呼喊,與你相視一笑,為你敞開懷抱;張遠溫潤而動情的演唱,也將我們代入情境——世上人來人往,有的人只見你在笑,有的人卻能看到笑容背后的不易,感受你的一切。
治愈系的歌曲,成為網友們廣開情感表達的通路,并有效建立了品牌理念、價值與“同感”關鍵詞的互動捆綁。 通過細碎豐富的美好,聚焦科技之外的人文情感,讓品牌和產品迅速升維到溫暖有愛的象征層面,喚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也彰顯了“把人的感受放在科技之前”的品牌主張 。
“以舊換新”創意活動,彰顯品牌“人文情懷”
家電,在人們的固有認知中,是冰冷而固化的形象。隨著品質消費升級和新中產群體擴大,家電也被賦予了更多的情感意義。此次美的智慧家不僅借助“同感”與用戶達成精神共鳴,還通過“以舊換新”創意活動深化大眾對美的的形象認知。
活動期間,美的智慧家尋找三十年的老用戶,推出“以舊換新”的服務,讓家里發黃、老舊的“古董”家電重新創造更加美好的回憶。進而達成看得見、摸得著的營銷轉化,也讓品牌的“人文情懷”氣息更加清晰豐盈。
身處價值觀為導向的品牌塑造時代,品牌不僅需要講好產品的性能,更需要結合產品的使用場景,將這屆年輕人的時代情緒傾注其中。基于此,美的提出的“人感科技” 已不僅是簡單的品牌主張,而是通過產品與用戶建立深層交流的品牌愿景,更是一句彰顯產品特性的告白。
PART.3
進階品牌角色
美的打造家電情感營銷標桿
“現代營銷學之父”利普·科特勒有一個觀點:“新一代的營銷必須是價值觀營銷,更注重企業的人文關懷和社會價值。”誠然,任何一部以盈利或促銷為目的商業廣告,除了要向受眾傳遞產品信息以外,還應該承擔社會責任感,傳播人文關懷理念。
美的智慧家的這波Campaign,稱得上是一次人文關懷與商業廣告的完美融合。
其一,它創造了“人感科技”的新概念,打開了家電營銷的新維度。消費升級背景下,用戶對于家電的需求,已經從功能價值轉變為情感價值。“人感科技”的品牌理念,指基于用戶感受與體驗開發的全屋智能家電平臺,體現出美的回歸用戶的真實需求,打造因人而異的萬千智能情境,帶給用戶更具人性化的體驗,提升用戶對美好生活感知。
其二,美的從價格大戰中抽身,關注用戶的情感需求。對于家電品牌而言,單純依靠價格戰的傳統營銷方式,已不能對消費者產生更大的作用。“以你的方式感受你,我們與你有「同感」”的人文關懷,將重構人與家電的關系,達成情感層面的共鳴,擴大品牌影響力。
此外,美的一直把用戶體驗放到第一位,用戶的反應是衡量營銷是否成功的最好標準。美的智慧家“同感”概念一經提出,便吸引了廣大網友的支持和點贊。品牌可能會隨時代更迭逐漸老去 ,但美的作為大眾情感關系的陪伴者,卻能在一代代年輕人的愛意表達里,不斷煥新、生長。
※ 主編:老羅,資深營銷人,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曾就職于國內某知名4A公司,出任企劃總監,專注于廣告、營銷、文案、創意等領域,研究品牌傳播、數字營銷多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