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1. 世界首例接受豬心臟移植的病人是57歲美國人貝內特,由于患有多種心血管疾病且接受過心臟手術,他四次被心臟移植項目拒絕。為了挽救他的生命,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于2021年12月31日緊急批準對其進行試驗性的異種心臟移植,為其移植基因編輯豬心臟。2022年1月7日,貝內特接受了移植手術,術后3天其健康狀態良好。不過他的健康狀況隨著時間的推移每況愈下,最終在術后第60天死亡。
2. 異種移植最大的挑戰是排斥反應,其他動物的器官中的相關基因會引起人類身體的快速排斥。在此次豬心臟移植手術中,科學家對豬心臟進行了基因編輯:在去除引發排斥的豬基因之外,還添加了人類基因幫助人體接受器官。但患者貝內特最終還是不幸去世。
3. 學界對世界首例豬心臟移植患者死因推測不斷。《柳葉刀》7月1日發表了本次手術的病例報告并分析了失敗原因:患者移植前不佳的健康狀況與受損的免疫系統,可能更容易導致排斥反應;患者術后注射的一種預防感染的藥物也有導致對豬心臟免疫激活反應的可能;移植的豬心臟中可能存在潛伏病毒,可能導致移植功能障礙。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前,豬心臟移植手術可能很難重啟。
世界首例豬心臟移植患者存活兩個月后為何死亡?豬心臟移植手術還可以進行嗎?世界上首例接受豬心臟移植的病人,在存活了兩個月后死亡的消息,曾震驚了醫療圈。他創造了一個新的異體移植的紀錄,成為了醫學發展道路上的一個里程碑。1984年,瀕臨死亡的加州嬰兒Fae在接受狒狒心臟移植手術后僅存活了21天,遠短于此次豬心臟移植案例。然而,為何移植豬心臟仍會導致人類死亡呢今年7月1日,著名醫學雜志《柳葉刀》發表了此次世界首例豬心臟移植手術的病例報告,分析了手術失敗的原因。據了解,接受心臟移植的患者貝內特,是馬里蘭州黑格斯敦的一名57歲的勤雜工,他被認定不具備傳統的人體心臟移植的條件。他患有慢性輕度血小板減少癥、高血壓、非缺血性心肌病,曾經接受過二尖瓣修復手術。他在此之前曾接受過地區級和國家級的四個心臟移植項目審查,但均遭到拒絕。最終,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的遴選委員會同意考慮為其進行試驗性的異種心臟移植。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評估了研究團隊在心臟異種移植方面的臨床前經驗、知情同意書的詳細程度以及監測和預防人畜共患病的計劃。不僅如此,患者還接受了三項機構內部的和一項外部獨立的精神病學評估,以確認他的同意能力。2021年12月31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緊急批準了這項手術,希望能挽救他的生命。
2022年1月7日,57歲的貝內特接受了基因編輯豬心臟移植手術。心臟移植所用的轉基因豬由Revivicor公司提供。該轉基因豬是通過成纖維細胞克隆培養的,體內10個基因經過了編輯。這是醫學史上首個基因編輯豬心臟移植的案例。貝內特在手術進行前健康狀況極差,然而術后三天其健康狀況良好。馬里蘭大學醫院表示,起初豬心臟功能正常。醫院定期更新貝內特的身體狀況,還發布了貝內特和物理治療師一起觀看超級碗(Super Bowl)的視頻。
馬里蘭醫院主刀醫生巴特利·格里菲思與接受移植手術后的患者合影。但術后第47天,患者出現舒張性心力衰竭。術后第50天,心內膜心肌活檢顯示毛細血管受損,同時伴有間質水腫、紅細胞外滲。2022年3月8日,術后第60天,經家屬同意,醫生撤除了貝內特的生命支持系統,世界首例基因編輯豬心臟移植患者宣告死亡。醫生未向外界提供患者的具體死因,但表示,貝內特的病情在幾天前就開始了惡化。
器官移植患者面臨的主要風險往往是排斥、感染和其他并發癥。在此之前,這種異種移植的嘗試都遭遇失敗的原因,主要是患者的身體迅速排斥了來自其他動物的器官。然而,此次馬里蘭州的外科醫生使用了經過基因編輯的豬的心臟:科學家對動物進行了改造,去除了引發超快速排斥的豬基因,并添加了人類基因來幫助人體接受器官。因此,患者的死因仍待進一步確認。美聯社報道指出,去年,美國進行了創紀錄的超過41000例移植手術,其中包括約3800例心臟移植手術。但仍有超過106000人在國家候補名單上,每年有數千人在獲得器官前死亡,還有數千人甚至從未被列入名單。全球首例豬心臟移植手術的死亡原因,密切聯系著未來豬心臟異種移植的成敗。
異種移植豬心臟中可能存在潛伏病毒?死亡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
2022年6月22日,NEJM(《新英格蘭醫學雜志》)首次發布世界首例豬心臟移植患者研究結果,認為患者心臟尸檢結果與典型的異種移植排斥不符。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在 2022 年 5 月 4 日報道,認為其死亡原因可能是所移植的基因編輯豬心臟中存在病毒。并且認為,“豬巨細胞病毒是一種可預防的感染,這意味著這項實驗的失敗,是由某些可以避免的錯誤導致的。”這項豬心臟移植手術的團隊對手術后患者死亡的原因進行了系統研究,15個月后,《柳葉刀》發表了關于本次手術的病例報告。馬里蘭大學醫學院外科學教授、心臟異種移植項目主任穆罕默德·毛希丁、豬心臟移植手術醫生巴特利·格里菲思是該研究的主要作者。《柳葉刀》發布的這項新研究證實,可能有多種原因疊加導致了患者的心力衰竭。
這項移植手術的團隊對死者進行了尸檢。尸檢結果顯示,患者有廣泛的內皮損傷,這表明存在抗體介導的排斥反應。患者在移植前健康狀況不佳,這導致他的免疫系統嚴重受損,這也限制了移植臨床前研究得到的有效抗排斥方案的使用。研究人員發現,患者的器官可能更容易受到免疫系統產生的抗體的排斥。而患者在移植后使用的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一種含有抗體的藥物)也可能導致心肌細胞受損。在移植后的第二個月,患者接受了兩次注射以幫助預防感染,這些均可能引發對豬心臟的免疫激活反應。與此同時,異種移植的豬心臟中可能存在豬巨細胞病毒/豬玫瑰疹病毒(PCMV/PRV)的潛伏病毒,這可能導致移植功能障礙。在患者降低抗病毒治療方案的強度后,病毒可能被激活,可能引發了導致細胞損傷的炎癥反應。然而,沒有證據表明該病毒感染了患者的心臟或擴散到心臟以外的器官。
這項豬心臟移植手術醫生巴特利·格里菲思表示:“我們希望下一位患者不僅能夠通過移植存活更長時間,而且能夠恢復正常生活數月甚至數年。”接下來,他們計劃與基因編輯豬的公司一起,進一步研究如何去除掉豬心臟中的潛在病毒。據媒體披露,已有數十人仍在排隊等候批準新的豬心臟移植手術。但顯然,在沒有找到新的解決方案前,豬心臟移植手術仍需要等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