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憲生
宜賓敘州二中的辦學歷史應當起源于1936年創辦的宜賓私立立達補習學校。1935年底,熱心教育事業的宜賓愛國文人志士賀紹九、顏吟青準備創辦一所學校,由于缺乏資金,便找到當地巨商曹九齡,希望曹九齡先生投資辦學。
曹九齡先生祖上世代讀書人,先祖通過科舉從湖南零陵到敘府為官,父親為一窮秀才,九歲時父親去世,家境更加貧寒,無力上學。為了謀生,自學成才。早年在宜賓城里開辦華英藥房經營中草藥,不幾年又開辦第二家同德藥房。清朝末期,曹九齡把西藥引進宜賓,開辦了宜賓城里第一家經營西藥的因利藥房,號稱宜賓西藥第一人。隨著藥房經營規模擴大,曹九齡的藥房開到了川江沿線各個城市,甚至開到了成都、武漢、上海等大城市。
解放前,宜賓這座三江之城,貨物運輸和人們出行高度依賴船運。民國初年,曹九齡獨斥巨資購買了川江上游第一艘輪船,率先開通敘~渝航線,成為敘~渝航線現代航運開拓者,長江上游現代航運的創始人。隨后,曹九齡又成為敘府多家外資輪船公司的敘府總代理,幾乎包攬了宜賓的輪船運輸。
1929年,四川省主席劉湘任命民生公司總經理盧作孚為川江航運管理處處長,盧作孚便利用手中權力,以整頓川江航運為由,把近幾年剛發展起來的川江航運幾十家輪船公司,強行兼并到他的民生公司名下,逼迫外資輪船公司也退出了川江航運。1935年下半年,時已五十多歲的曹九齡因而賦閑在家,準備頤養天年。
曹九齡從小因家境貧困而失學,到了晚年,事業有成,總希望做點回饋社會,有益教育的事情。當賀紹九、顏吟青等人找上門來,談到興國、興教之事,曹九齡不假思索,一拍即合,馬上同意出資辦學,準備為教育事業辦點實事。
這邊剛答應出資辦學,那邊川江沿線宜賓、瀘州、重慶等眾多商家朋友,就找到曹九齡,希望他出面創辦新的輪船公司。此時的長江航運,民生公司一家獨大,運費漲價,急貨常常不能按時發出,即使花錢托關系,也難以發貨,長江沿線商家損失不小,苦不堪言。這些不甘心受民生公司航運壟斷的川江沿線商人,多與曹九齡在長江航運愉快合作多年,因而一再請求曹九齡創辦輪船公司。曹九齡生性耿直,樂于助人,在眾多商家朋友一再邀請和推舉下,作為長江航運資深元老,實難推脫,便應允創辦新的輪船公司,準備依靠這些川江沿線商家,利用余生再次一搏。
曹九齡創辦輪船公司的消息一傳出,長江沿線商家爭相投資參與,短短一個月時間不到,曹九齡便在1936年2月作為大股東,吸收長江沿線的商家為中小股東,在重慶發起成立了四川合眾輪船公司,在素有東方華爾街之稱的重慶白象街67號購置房產,設立總部,曹九齡任董事長,總經理。
剛剛壟斷川江航運的民生公司豈能容忍新的競爭對手出現。民生公司對剛成立的合眾輪船公司采取了各種打壓措施,企圖把四川合眾輪船公司扼殺在搖籃之中。全國解放后任重慶輪船行業工會主任的孫尊山(四川合眾輪船公司創始人之一),在他寫的“回憶四川合眾輪船公司”一文中,多處提到了民生公司對四川合眾輪船公司的各種打壓手段。作為剛成立的四川合眾輪船公司總經理,曹九齡絲毫不敢有任何分心和麻痹大意,只能把全部精力加倍投入到四川合眾輪船公司的經營中。
一心辦教育的賀紹九、顏吟青等宜賓文人志士,經過幾個月籌備,物色好了校址,并找到了幾個剛出校門不久,有志教育亊業、年齡在二十多歲到三十來歲的青年教師唐蜀達(唐煐)、江佐才、陳可均及韓吾崗,萬事俱備,只缺辦學資金了。
此時的曹九齡正在重慶忙于籌備四川合眾輪船公司,精力實在無法分身,心系教育的曹九齡,根據當時創辦資金需求,出資4萬法幣(1935年11月國民政府幣制改革后,一個大洋兌換一法幣,4萬法幣即4萬大洋, 4萬大洋是個不小的數目,當時兩三千大洋可以在北京買一套四合院),由唐蜀奇(唐煐)、陳均可、江佐才和韓吾崗幾個年青人執教,于1936年在宜賓城里創辦了宜賓私立立達補習學校。
1937年,宜賓私立立達補習學校經過增資,擴辦為宜賓私立立達初級中學,后又改名為宜賓私立外江中學,現在叫宜賓敘州二中。
宜賓私立立達補習學校首屆校董會成立時,曹九齡委托當時賦閑在家的好友曾國賓負責首屆校董會。本應進入校董會的曹九齡,沒有進入校董會,這是因為:
1、曹九齡當時在重慶,忙于創辦四川合眾輪船公司,事務纏身,已無精力顧及宜賓私立立達補習學校。
2、曹九齡認為,教育投資好比公益投資,從沒想過要從辦教育中取得投資回報(1942年,曹九齡將這4萬投資本金和股利16萬,合計20萬全部捐贈給宜賓私立外江中學,成立獎學基金,就是證明)。辦教育是有益民族,有益國家,有益社會的事業。人在有能力時,就應當回饋國家,回饋社會。
曹九齡作為宜賓私立立達學校的投資創辦人,雖然沒有進入學校校董會,這段歷史,學校早期的創始人,校董會成員人人皆知。
1942年曹九齡六十大壽時,宜賓私立外江中學校長尹邦蓂給曹九齡的祝壽題字中,用詩的形式,簡明扼要、高度概括總結了這段歷史,充分印證了宜賓私立外江中學與投資人曹九齡的緊密關系。
宜賓私立私立外江中學尹邦蓂校長為曹九齡六十壽辰的題字見圖1。
圖 1
尹邦蓂題字內容:
側身教育自忘年
被眾推撐上水船
且喜浪平風不逆
倚君扭著巨藤牽
九齡先生六旬誌慶
尹邦蓂拜題
尹邦蓂校長給曹九齡先生的題字解讀:
第一句:“側身教育自忘年”:
側身(廁身)指參與,投入,置身于其中。意指曹九齡投資創辦宜賓私立立達補習學校,已進入知天命之年,置身教育,不拘年齡,德才值得敬慕。
第二句“被眾推撐上水船":
指1936年初,川江沿線的眾多商家請曹九齡出山,創辦新的輪船公司。此時盧作孚剛剛利用手中權力完成對川江多家航運公司的強行兼并,在這種情況下,創辦輪船公司,難度可想而知,好比逆水行舟。所以尹邦蓂用了一句:被眾推撐上水船。
第三句:“且喜浪平風不逆”:
高興的是,沒有遇到大風大浪,四川合眾輪船公司在曹九齡帶領下,發展壯大,越辦越好,一帆風順。
第四句:“倚君扭著巨藤牽”:
“倚”倚仗,依靠,“君”指曹九齡先生。意指宜賓外江中學辦學要依靠投資人曹九齡先生。
“扭著”這里有緊緊纏繞、圍繞,糾纏的意思, “巨藤”是對曹九齡這棵大樹的比喻。“扭著巨藤”:宜賓外江中學有曹九齡這樣的“巨藤”投資人為依靠,宜賓外江中學辦學就更加踏實,更加有信心。
“牽”:牽引、牽領、依附的意思。曹九齡既是四川合眾輪船公司的投資創始人,又是宜賓外江中學的投資創始人,四川合眾輪船公司辦得越好,同樣也會“牽”著宜賓私立外江中學共同發展。
尹邦蓂校長的祝壽詩,第一二句:“側身教育自忘年, 被眾推撐上水船”,可以從當時的歷史背景中清晰看出,曹九齡投資宜賓私立立達補習學校和投資四川合眾輪船公司的時間同為1936年。
第三、四句“且喜浪平風不逆,倚君扭著巨藤牽”,宜賓私立外江中學與四川合眾輪船公司同為曹九齡投資,四川合眾輪船公司越是發展壯大,宜賓私立外江中學就越有依靠。
1942年,曹九齡六十歲時,四川合眾輪船公司經營已經走入正軌,發展勢頭很好。曹九齡以年老多病為由,把四川合眾輪船公司的經營管理重擔交給年輕人,退出了四川合眾輪船公司經營管理層,僅作為大股東,告老回到宜賓,在宜賓城外三官樓修一宅院,取名“遁廬”頤養天年。
曹九齡回到宜賓后,心中時刻不忘回饋社會,總想著為興學辦教育做點貢獻。當時的社會,正處在抗日戰爭時期,社會經濟還很落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吃不飽飯,穿不上衣。窮人家的孩子讀不了書,即使上了學,也常常因為家庭困難而不得不退學。當曹九齡聽外江中學的校董、校長告訴他,外江中學每年都有不少優秀貧困學生退學時,曹九齡十分痛心,聯想到自己小時候因家庭貧困而失學的經歷,心里有了幫助貧困學生的想法。
怎么才能幫助這些家庭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呢?曹九齡經過思考,認為只有為學校建立獎學基金制度,才能長久幫助優秀貧困學生完成學業。于是,曹九齡將投資創辦宜賓私立立達補習學校的4萬法幣股本金和結算的股利16萬,本利合計20萬全部捐贈給宜賓私立外江中學,設立優良貧困學生獎學基金。由學校建立保管委員會,將每年產生的股利和股息,用于獎勵優秀貧困學生,幫助他們完成學業。
宜賓私立外江中學曹九齡獎學基金的設立,在當時,是宜賓教育界的一大創舉。宜賓私立外江中學獨有獎學基金,可以吸引大量優秀貧困學生進入外江中學。對提高外江中學的辦學質量,激勵學生好學上進,提升學校名氣,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一舉多得。既能使外江中學長久興學,又能使外江中學的優秀貧困學生永久受益。 曹九齡為了外江中學辦學興旺發達和長遠發展,不計個人得失,慷慨解囊,可謂用心良苦。
圖2是宜賓檔案館保存的曹九齡為宜賓私立外江中學設立獎學基金時親筆寫下的捐款憑證。
圖2
立約捐資興學人曹九齡,于民國三十一年,捐助宜賓私立外江中學,法幣四萬元于今結息合計本利二十萬元。此物由校組織保管委員會永遠生息 ,每年作為清貧優良學生獎學金。空口無憑,立約為證。
立賣捐契人: 曹九齡親筆
在 證 人 : 顏詠青
民國三十一年 月 日
宜賓私立外江中學創始人之一,唐蜀奇(唐煐)給曹九齡六十壽辰的祝壽題字
圖3
唐蜀奇的祝壽題字 ,用了“樹木樹人金可擲”來贊揚曹九齡為教育事業,培養下一代,把投資創辦學校的4萬法幣本金和股利16萬,合計20萬,全部捐贈給學校,設立貧困優秀學生獎學基金這一義舉(見圖3)
圖4
曹九齡先生六十大壽時,寫下了六十自述。國民政府立法院院長覃振(相當于現在全國人大委員長)親自為曹九齡手書書名【曹九齡先生六十自序】見圖4。
圖5
書中共收集了民國政府官員、軍隊將領及文化界名人共計百余人為曹九齡先生六十壽辰祝壽題字。
政府官員包含立法院(相當于現在的全國人大)院長覃振,行政院(相當于現在的國務院)院長陳銘樞、張群,監察院(相當于現在的全國監察委員會)院長于右任,交通部長張嘉璈,教育部部長朱家驊,內政部長周中岳……,及廣西省政府主席陳壽民、湖北省政府主席王東原……等;
軍隊將領包含國民黨陸軍總司令何應欽,陸軍上將唐生智、劉歭、潘文華、何健、張鎮、劉文輝……,中將李仙洲、賀國光、趙壽山、宣鐵吾……及少將等;
文化界名人包含錢穆、馮友蘭、高顯鑒……等。
眾多民國政府高官,名人為一個實業家題字祝壽,在國內實屬罕見。一方面可見曹九齡先生在當時國內的知名度,已遠遠超出了宜賓這座城市的范圍;另一方面,政府官員和將軍們為曹九齡的題字賀壽,也折射出了曹九齡作為川江航運創始人,為長江航運和抗戰做出的貢獻。
書中還收集了宜賓私立立達補習學校發起人賀紹九,顏吟青、創始人唐蜀奇(唐瑛),校董曾國賓,呂鹿鳴(呂輔周),解維哲,校長尹邦蓂,宜賓當地政府官員上將呂超,宜賓第六區行政督察公署專員(曾任川軍十二師少將師長)冷熏南,宜賓縣長戴叔鍇等人為曹九齡六十壽辰的祝壽題字。多名校董會成員和地方官員齊為曹九齡題字賀壽,表達了宜賓外江中學發起人和校董會對德高望重的曹九齡先生投資創辦宜賓私立立達補習學校的感激、感恩之情,同時也是宜賓當地政府官員對曹九齡為當地教育事業所作貢獻的最高褒獎。
縱覽【曹九齡先生六十自序】全書,未見宜賓其他中小學校的人士為曹九齡題字祝壽。外江中學多名宜賓外江中學校董、創始人、校長給曹九齡賀壽,說明他們和曹九齡之間有著特殊關系。這種密切關系,更加證明了曹九齡先生與外江中學血脈相連的骨肉關系。
曹九齡為教育事業,不求回報,不計個人得失,不留名利的奉獻精神,值得稱頌。
曹九齡作為宜賓敘州二中最早的創辦人,事業有成時懂得感恩,回饋社會的精神值得宜賓敘州二中每一個學子學習,發揚光大。宜賓敘州二中應該為有這樣德高望重的投資創辦人感到榮幸和驕傲。
注:國民黨立法院院長覃振先生為曹九齡自傳親筆題寫書名的【曹九齡先生六十自序】(孤本)。筆者為曹九齡外孫,2022年去宜賓時曾經送給宜賓敘州二中一本掃描復印件。
后附:【曹九齡先生六十自序】一書中收集的賀紹九,顏吟青,曾國賓,呂鹿鳴、解維哲,呂超,冷熏南,戴叔鍇給曹九齡六十壽辰的祝壽題字。
1.宜賓外江中學創始人賀紹九先生給曹九齡六十壽辰的祝壽題字(圖6)
圖 6
2、宜賓外江中學創始人顏吟青先生給曹九齡六十壽辰的祝壽題字(圖7)
圖7
3、宜賓外江中學校董曾國賓先生給曹九齡六十壽辰的祝壽題字(圖8)
圖8
4、宜賓外江中學校董呂鹿鳴(呂輔周)先生給曹九齡六十壽辰的祝壽題字(圖9)
圖9
5、民國宜賓縣參議長敘州二中校董解維哲給曹九齡六十壽辰的祝壽題字(圖10)
圖10
6、宜賓人士,中華民國陸軍上將呂超給曹九齡六十壽辰的祝壽題字(圖11)
圖11
7、民國宜賓第六區行政督察公署專員冷熏南少將給曹九齡的祝壽題字(圖12)
圖12
8、民國宜賓縣縣長戴叔鍇給曹九齡的祝壽題字(圖13)
圖1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