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散熱技術正迎來新突破,曾經笨重張揚的游戲手機專屬設計,即將以更成熟姿態登陸主流性能旗艦。
而近期一位博主拋出話題,瞬間引爆數碼圈熱議,那就是“子系性能機想不想要內置散熱風扇”技術。
這條看似隨意的“尬聊”,被業界視為紅米K90至尊版將搭載內置主動散熱系統的重要信號,也意味著新的風向開始了。
畢竟作為長期準確爆料手機行業動態的KOL,其話題往往暗示著即將發布的新機特性,而“子系性能機”的表述,幾乎明指紅米K系列定位性能的子品牌機型。
需要了解,手機性能與散熱的矛盾日益尖銳,隨著大型手游成為性能試金石,傳統被動散熱已難以應對持續高負載的散熱需求。
而且當前主流旗艦采用大面積VC均熱板、高導熱石墨等被動散熱方案,但在30℃以上的高溫環境下,散熱效率明顯下降。
甚至可以說游戲過程中處理器降頻、屏幕亮度降低成為常態,嚴重影響體驗,因此主動散熱風扇逐漸成為潮流。
并且主動散熱風扇并非全新概念,早在2019年,努比亞紅魔3就首次在手機中引入貫穿式風道結構。
但當時的技術局限明顯:風扇體積大、噪音高、防水能力弱,只能作為游戲手機的專屬設計,直到技術逐漸成熟。
比如OPPO K13 Turbo就實現了超薄扇葉、實現IPX9 & IPX8 & IPX6滿級防水等,滿足了更好的散熱與堆料結果。
不過這種設計也引起了爭議,一方面是有網友稱十分需要,玩冰冰涼的手機會非常舒適,甚至不用擔心設備損壞的問題。
但反對的聲音同樣強烈:“大游戲壓不住,小游戲用不上,沒啥意義”、“徒增重量,該熱還是熱”等,這些擔憂反映了內置風扇技術面臨的用戶接受度挑戰。
不管怎么說,主動散熱風扇目前確實具有爭議,但如果紅米K90至尊版進行搭載,也就是要等到明年才會搭載。
而根據目前市場傳出的消息,接下來采用主動散熱風扇的新機數量還是蠻多的,比如華為Mate80系列、一加Ace6至尊版等。
因此等到友商不斷發力以及紅米手機不斷打磨之后,未來應該會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不夠完善的話,這種設計的爭議聲也就無法去除。
畢竟技術成熟度將決定內置風扇能否成為主流,以及紅米K90至尊版可能采取類似思路,在風扇系統與整機配置間尋求平衡。
說到這里,紅米K90至尊版的部分配置也得到了猜測,比如外觀采用純直屏設計,并且配備144Hz刷新率與超聲波指紋解鎖。
硬件上則是搭載天璣9500處理器,甚至有望搭載天璣9500+處理器,這顆芯片目前已經爆料了很多信息。
比如采用臺積電第三代3nm制程N3P工藝,并延續全大核架構設計,而且相較天璣9400+的3.73GHz主頻,天璣9500實現新突破,成為聯發科首款主頻超過4GHz的移動處理器。
再加上12GB+256GB存儲組合,以及支持LPDDR5X和USF4.1組合,如果可以搭配上主動散熱技術,結果肯定極好。
然后就是此前有消息稱紅米K90 Pro會提升定位,不僅配備潛望長焦鏡頭,還會帶來更多全面且均衡的參數。
而紅米K90至尊版的配置參數應該也會如此,比如有望配備潛望長焦鏡頭,并且金屬中框、全功能NFC、紅外遙控、雙揚聲器、X軸線性馬達、IP6869級別防塵防水等。
再加上如今的澎湃OS3.0版本也傳出了一些消息,不僅基于Android 16底層打造,還會帶來一系列給力的新功能。
所以未來評判手機性能的標準,可能不僅是處理器參數,還包括每分鐘萬轉的散熱實力,以及出色的外圍規格。
總之,如今的手機市場競爭很夸張,想做到脫穎而出,就不能做出一些常規的操作,不然就會泯然眾人矣。
那么問題來了,大家對紅米K90至尊版有什么期待嗎?一起來說說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