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發生了一宗令人痛心的案件,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位父親竟然雇傭了兩名幫兇,對付自己的親生兒子,施以殘暴的暴力,并最終導致他的悲慘離世。隨后,該男子將兒子的尸體埋葬在了就地。
警方破獲此案后逮捕了兇手,但當男子揭露事情的真相后,警方也感到深深的惋惜。有句俗話說得好:“虎毒不食子”,那為什么這位父親會對親生兒子如此狠手呢?其中究竟隱藏著何種內情?
這位男子名叫蔣正建(化名),出生在大竹縣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家里靠務農為生。后來,蔣正建通過朋友認識了隔壁縣的張蘭,兩人結為夫妻,并很快生下了一個兒子。
對于蔣正建和張蘭來說,兒子的出生給他們貧困生活帶來了一絲幸福,同時也寄托了他們對家庭未來的希望。他們在給兒子取名時盡心考慮,希望能讓他逃脫貧困環境,過上美好的生活。為了確保為兒子取一個好名字,他們特意請來了鎮上有聲望的算命先生。
算命先生認為,要讓兒子未來光明,擺脫命運的束縛,他不能繼承父姓。于是,蔣超改名為張超。為了答謝算命先生,他們付出了可觀的報酬。從此以后,夫妻倆堅信自己獨生子長大后必定會有所作為,對他格外呵護有加,不顧自己的艱辛生活條件,卻對兒子慷慨大方。 父母過度的溺愛并沒有讓張超理解父母的苦心,反而使他養成了放縱任性的性格。家庭經濟拮據,他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有玩具、好吃的東西,而自己卻一無所有,這使他的心理變得扭曲起來。
不久后,張超被送到縣里有名的初中讀書,父母滿懷期望,希望這樣的學習環境能使他變得成熟懂事。 張超經常在學校欺負同學,尤其是對女同學動手動腳。
由于家庭經濟困難,他常常偷偷拿別人的東西來用。可以說,他不僅在班級里,甚至整個學校都是名副其實的問題學生。
學校老師多次進行教育,但效果微乎其微。于是,老師請來了張超的父母并詳細說明了他在學校的不良行為。蔣正建和張蘭總是無論如何都為兒子開脫,一直心疼地沒有給張超任何懲罰。結果,張超的行為變得越來越放肆不受約束。
后來,張超沉迷于網絡,不僅受到網絡游戲的毒害,還受到其他不良信息的侵蝕。在網絡世界中,張超被各種信息所吸引,特別是對異性抱有濃厚的好奇心。他在課堂上動手動腳,甚至偷偷用手機拍攝女同學。最終,被老師發現,學校經過反復考慮決定開除他的學籍。
母親試圖幫他戒掉網癮,結果反被他侵犯。自那時起,張超再也沒有繼續學習,整天無所事事地呆在家里,依賴父母從農活中獲得生活費。父母認識到他無法有所成就,希望他去外面打工,但是張超以太年輕為借口拒絕了他們的建議。隨著更多的時間,他的網癮變得難以控制,經常向父母要錢去網吧玩游戲或瀏覽不良網頁。就這樣,張超踏踏實實地虛度了幾年。
張超如今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但他的惡名已經傳遍,因此,自然也沒有人愿意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見到兒子如此無能,夫妻倆每天憤怒不已,深感懊悔曾經過度溺愛張超。 此時的后悔已經來不及了。
蔣正建決定對兒子進行嚴格的管教,但此時的張超已經二十多歲了。每蔣正建對他進行了譴責和打擊,然而這并未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反之,他對父親出乎意料的指責感到非常憤怒,甚至作出了還擊的行為。隨著張超的成長,他意識到在家里他可以說了算,自己年輕氣盛,家里沒有人能打得過他。于是,他又開始頻繁光顧網吧。
為了幫助兒子戒掉網癮,父母開始嚴格看管張超,甚至將他鎖在屋里。這使得張超在家無聊得發狂。有一天,蔣正建去縣城買東西了,張蘭在家看管張超,并同時收拾衛生和洗衣服等家務事。
張超在家被迫居住了十多天,期間他對自己的生母進行了傷害。
當蔣正建回到家中時,恰好目睹了這一景象。他憤怒到了極點,迅速解開了這個“逆子”的束縛,并狠狠地踢了他一腳。兩人之間爆發了激烈的爭斗。
盡管張超停止了手中的暴力行為,但他從家里找出了一些零錢,然后跑出去玩樂。同時,他趾高氣揚地嘲笑道:“你們別管我的事,否則你們會遭殃的。”
蔣正建見到這個像“惡魔般”的兒子,心中非常憤怒。他決定采取“斷絕關系”的處理方式。
2014年8月,蔣正建約了幾個老友一起喝酒。在喝了幾杯之后,他開始述說自己兒子的罪行,簡直是罄竹難書、惡貫滿盈。
幾個老友也知道他兒子的惡行,而且他們自己也曾深受張超的折磨。聽到這些,蔣正建對兩位老友說:“這個逆子不僅經常毆打我們,還對自己的母親做出如此可恥的行為。無論如何,這樣的人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蔣正建最終向兩位老友表達了自己的打算,希望他們能給予支持。 兩位老友卻拒絕了他的請求。
于是,蔣正建沒辦法,只好承諾給予兩人一筆報酬,這才讓兩人開始動搖。
最終,蔣正建說服兩位老友與自己合作,將張超綁起來,其他的事情由他來做。于是,三人達成了一致意見。
那天晚上,張超剛從網吧回到家中。一家人吃完晚飯后,蔣正建竟然沒有抱怨一句,反而笑容滿面地對張超說:“兒子啊,今天我在縣城給你找到了一個相親對象,那個女孩真的漂亮極了。明天帶你去見見她,你覺得怎么樣?”
聽到有女孩愿意與自己相親,張超立刻產生了興趣。他已經單身多年,一直希望能有個妻子讓自己享受生活。所以,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第二天,蔣正建的兩位老友按照約定來接他們。一位老友開著面包車把他們帶到了一個彎曲而荒涼的小路上。雖然路上顛簸不堪,但沉迷于手機的張超并沒有太在意。
不久之后,四人來到了目的地,一個偏僻的廢棄石料廠,這里很少有人知道。
張超下了車,才發現這個地方異常荒涼,到處都是廢棄的石料。他感到困惑的時候,突然被人擊暈了。
等他醒來時,發現自己全身被捆綁住,完全無法動彈。
就在這時,他看見父親蔣正建的身影,接著發生了可怕的悲劇。
很快,張超停止了呼喊,他從此告別了這個世界。
事后,三人將張超的尸體埋藏在現場,并駕車離開了石料廠。
不久后,石料廠的看守發現了異常情況,經過挪開碎石后,最終發現了張超的尸體。
隨后,看守人員向警方報案,警方迅速組織人員到達現場展開保護和調查工作。
法醫鑒定顯示,張超的死亡時間大約是兩天前,身體上也有鈍器所造成的傷痕。
由于這個采石場很少有人使用,所以警方相信通過調查該地段的路線,案件很快就能偵破。
通過對多條路段監控錄像的查看,警方最終鎖定了一輛當地的面包車。
經過對面包車進行照片調查,警方立即確認了車主的身份,并迅速采取行動,成功將其逮捕歸案。
面包車的車主迅速招供了案情的真相,犯罪嫌疑人蔣正建和另一位老友也相繼落網。
面對鐵證如山,蔣正建無法否認,只好全部坦白交代事實經過。
最終,蔣正建因故意殺人罪被判處無期徒刑,而兩位幫兇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和13年。
至此,這起案件得以結案。
雖然案件已經結案,但我們仍需引起警覺。我們要好好思考,為什么張超會變得如此糟糕?他天生就是個壞人嗎?
蔣正建對張超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最終感到徹底失望,甚至想殺死他。這一切難道不是蔣正建自己造成的嗎?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他們的人生是我們家長給予的。因此,在教育孩子時,有時態度嚴厲對他們并沒有壞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