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252字,閱讀大約需要2分鐘
紐約第三日。臨時決定去歷史自然博物館。結果當天教堂般的宏偉建筑前,長龍一樣的隊伍排到了隔壁中央公園。
我們放棄了排隊。但在大門口 看到有 兩個小小 孩蹲著 仿佛圍觀什么。大人在旁 笑嘻嘻看著。我們湊過去,發現臺階上有 個拇指大小的光溜溜的小東西趴著 ,奄奄一息。
“那個剛出生的小老鼠……還活著嗎?”幾分鐘后,我和妹妹坐在公園門口吃甜筒冰激凌時,她還惦記著,問我可否救救這個小生命。前一天她剛在洛杉磯圣莫妮卡海灘的人行道中間,請求我把一只海鷗的尸體挪到垃圾桶邊上。又眼睜睜看著尸體被其他海鷗叼走分食。
我想了想,大概是前一天剛看過自由女神像被觸動,望著手上只剩底座的甜筒說:你確定要去救它嗎,如果你想,我們就把它裝在甜筒里面帶著。
她歡天喜地的拉著我去找。那個小東西還是一動不動的趴著。我用冰激凌勺子把它鏟進甜筒,它的爪子尾巴微微蠕動,仿佛對這個香甜的窩很滿意。然后一路上,我舉著這個甜筒,時不時看看它狀況如何。
人家在中央公園遛狗,我在中央公園遛鼠。
我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但據說紐約是個老鼠比人還多的城市。地鐵里經常可以看到老鼠叼著比薩跑。也算當地特產了。況且任何剛出生的動物,看上去都是那么的弱小無助。生而為鼠它也很抱歉吧。
我們坐在第五大道看街景,成群結隊的鴿子根本不怕人,見人就翻肚子求擼的流浪貓,突然瞄準了人行道上幾只踱步的鴿子,匍匐著搖著尾巴觀察著準備出擊。有一對要路過流浪貓面前的老外,見此情形一起停下腳步繞路而行。
習慣了被車讓路。不打擾流浪貓的習慣意外了。
據說在美國,家庭排序是小孩、狗、女人、男人。所以在馬路上、商店里、地鐵站到處可以看到當地人牽著狗。狗的地位很高。
可惜我們撿到的不是小貓小狗,而是小老鼠。上海的朋友這幾年致力于把中國的流浪貓狗義務運來國外收養。以前不太明白,現在知道了。在美國居無定所的小動物,恐怕也只有鴿子和老鼠。
妹妹說,這里的每個人看上去好像都很開心。不像國內到處是盯著手機匆忙趕路的社畜。我說因為你現在是觀光游客心態,一旦來這里生活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壓力和感受。就像碰到過Uber的印尼司機,一路抱怨紐約最近物價飛漲。雞蛋價格翻了三倍。說是那么說,但我確實也感受到了自由的空氣,有社會保障的自得其樂。
我們把小老鼠放進了倒空的車厘子透明盒,倒點牛奶,它開始艱難的翻身和喝奶了。
想不好怎么放生它。妹妹查了新聞,說紐約有家餐廳既養貓又養老鼠,但這家餐廳新聞在2006年估計都已經倒閉了;還說有個紐約獨居老人養了幾十只老鼠……我說上新聞了肯定是少有的現象。
“母子連心,它媽不會找上門吧?” ?
“它出去的話會被其他老鼠吃了嗎?”?
”以后它帶著全家來報恩怎么辦?“
最終我們還是把這只baby mouse放在了23ST地鐵站的角落,旁邊特意放了盒培根面包,以吸引成年老鼠發現它。那個角落還有尿騷味。紐約百年地鐵果然如傳說中的烏煙瘴氣悶熱混亂。
紐約地面高樓大廈西裝革履口紅高跟鞋十分fancy,地下就是一個龐大的老鼠世界。據說紐約老鼠數量早就超過了紐約市民數量,比城市歷史還長。旅行的樂趣之一,就是和當地居民深入接觸吧~~???????
馬晴
申報時尚總監 娛樂副總監
滬上資深媒體人。十余年來致力于把明星打回人形,用報道伴隨明星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