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財富》公布了2023年最新世界500強榜單,每年中國、美國、日本上榜企業數量備受關注,同時各國上榜企業的利潤及平均利潤水平也是一大看點。
2023年《財富》世界500強的營收總和突破40萬億美元,增長超8%,進入榜單的門檻提升至309億美元,但是上榜企業的利潤總和縮減6%,主要是受到全球經濟下行及貿易萎縮的影響。
具體來看,沃爾瑪連續10年穩居世界500強第一名,營收規模突破6100億美元,凈利潤達到117億美元,作為全球最大的連鎖零售商,沃爾瑪把商場開到了世界各地,不過在中國市場,海外零售商明顯水土不服,逐漸收縮,沃爾瑪也不例外。
在《財富》榜單前十強中,5家美國企業上榜,3家中國企業入圍,另外還有2家企業分別來自沙特和英國。
美國上榜的5家企業有沃爾瑪、亞馬遜、埃克森美孚、蘋果、聯合健康;中國上榜的3家都是央企,分別是:國家電網、中石化、中石油。
沙特上榜的企業是沙特阿美,該企業是全球第一大石油公司,營收規模突破6000億美元,在榜單中排名全球第二;英國上榜的企業也是一家石油公司——殼牌公司。
可以發現,在今年的榜單前十名中有5家石油相關企業,而且利潤水平都很高。其實,這和去年國際油價持續大漲有關,原油價格猛漲,石油巨頭賺得盆滿缽滿。
那么,作為全球三大經濟體的美國、中國、日本分別有多少家企業入圍?
首先,中國在本次榜單中有142家企業入圍,上榜的企業數量依然位居世界第一。當然,這142家也包括了我國臺灣地區的7家世界500強企業,中國大陸(包括香港)上榜企業數量為135家,和去年相比減少一家,出現了15年來的第一次數量下降。
美國上榜企業數量為136家,依然排名世界第二,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今年新增加了12家企業。日本上榜企業數量為41家,同比減少6家,排名世界第三。
所以,世界500強榜單依然是中美強勢霸榜,企業數量遙遙領先,中美日三國上榜企業占整個榜單的64%,占世界500強總營收規模的接近70%。
成績值得肯定,我國上榜企業數據仍然排名世界第一。但是,中國上榜企業依然存在3個明顯的短板:
第一個短板:企業平均利潤水平較低。中國上榜企業的利潤總和為5600億美元,而美國上榜企業利潤總和為1.088萬億美元,美國是中國的近2倍。
中國大陸上榜企業平均利潤為39億美元,要知道世界500強企業平均利潤為58億美元,中國企業并未達標,更何況美國上榜企業的平均利潤為80億美元,差距很大。
第二個短板:國企及央企霸榜。在今年的榜單中,有118家國有企業上榜,其中超過2/3的企業來自中國,在中國上榜的前20強企業中,只有3家不是國企。
所以,中國上榜的142家企業中,大部分都是國企,當然,民營企業這些年的發展有目共睹,也涌現出很多優秀的民營企業,不斷入圍世界500強,也從側面說明民營經濟的提升空間巨大。
第三個短板:銀行攫取大部分利潤。在每年的世界500強榜單中,中國入圍的企業有40%的利潤都被銀行業“拿走”,工商銀行凈利潤3600億元,四大行利潤總和突破1萬億元。
金融的本質是為實體經濟服務,而銀行業卻成為最賺錢和最吸金的行業,要繼續推動銀行為實體經濟讓利,更好服務于實體經濟。
所以,盡管中國企業在數量上位居世界第一,但在企業利潤水平、平均利潤、民營經濟等方面還有不少短板,通過持續科研投入、提升科技實力、培育更多科技巨頭,發展壯大民營經濟,提升利潤水平;金融更好為實體服務,讓利于實體等措施不斷補齊短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