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8日,星期二,晴天
何苦要選擇那樣生活呢?
看了電影《宇宙探索編輯部》,不知道說什么好,感受很復雜,我很理解那些執著的人,那些理想主義者或者一些瘋子,他們身上的精神,甚至讓我喜歡和欽佩,但瘋狂并不意味著要瘋癲。
或者說,其實,世俗生活和心懷理想兩者之間是不沖突的,世俗生活并不影響自己心懷理想。
這部電影,我想起電影《南海十三郎》,給人的感受也很類似,最終還是那三個字,何苦呢?明明自己有選擇,何苦要選擇那樣的生活呢?這是何苦呢?
比如吧,就像尋找外星人這件事,其實沒人敢保證多久可以找到,如果某人有這方面的理想,那最好就是,先好好生活,如果有機會,能去某些太空研究機構工作那是最好的。
如果沒有那個機會,自己依然喜歡,其實也是可以的,什么都不能影響自己的喜歡,完全可以把尋找外星人當成一個愛好,用業余時間去研究和尋找。
關鍵就在于,不管是職業還是業余,其實都不是必須要放棄自己世俗生活才可以,現實和理想,是不沖突的。
真正重要的在于,這種事情,由于并非一朝一夕,而且最終能不能找到,也無法確定,所以,如果志在必得,觀念就不對,心態自然走偏,應有長期思維,不要期待必然,只需要日積月累尋找就行,做好記錄,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保存下來,即使花一輩子最終沒找到,又有什么關系呢,你已經做了自己該做的,結果是什么樣本就不重要。
因為你走過的那些路,留下的那些痕跡,可以留給下一代有志于找到外星人的理想青年,后人接過前人的棒子,可以在前人的基礎上,繼續找下去,一代一貢獻,總有一代人會有成果的,完全沒必要勢在必得,賭上自己一輩子,一定要找到,那樣的話,很容易讓人瘋癲。
二
期待什么,什么就是你的牢房
我們老祖宗有句話:不期必,不將迎意必,意思就是不要期待必然會怎么樣,不要總是準備著去迎接一個必然會到來的結果。
如果做什么事總是先預設一個一廂情愿的結果,一心以為結果必然會如自己期待的那樣,期待著,期待著,要是結果不如期望的那么好,估計就受不了了,然后就開始亂動作了,于是就把本該好好的生活也好,心態也好都給毀了,是之謂:求而不得,意難斷啊!
而且這種不太聰明的想法有毒的地方還在于,即使你期待的那個結果得到了,又能怎么樣呢?你覺得就好了嗎?不是的,你很可能會進入另外一種狀態,就是無聊,無趣,或者覺得沒意思,不過如此,沒我想象的那么好之類的,也會掉進另外一個同樣糟糕的心態里去,這也會讓人開始胡亂動作,然后把本該好好的生活,或者心態給毀掉,是謂:得而也不滿,得而更不惜啊
人生是不能這樣去想的,但這種勢利眼,自大狂,盲目清高,凡事必有回報的心態,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生意上,都是很常見的,雖然它是一種自戀且緊張的想法,也是一種埋下禍根的想法。
三
舉個生意上的例子:
就像現在很流行的,算法,精準流量什么的,微信,抖音,他們都能依靠數據和算法,把商家的廣告很精準地推到特定的人面前,也就是那些買得起的人面前,很多商家都喜歡花錢去買精準流量,就希望把人拿捏的死死的,讓公司最大獲益。
精準流量,這應該算是一個公認的進步,我想沒人反駁吧,覺得這樣真是好啊,利益最大化,不把自己的廣告浪費到那些無關的人身上,然后還可以統計效果,可以很直觀地看到轉化率之類的。
但是,壞處在于,他不把人當人啊,勢利眼啊,而且就像毒品,平臺就是造毒機,商家就是吸毒的人,而消費者就是毒販們圍追堵截,循循善誘的獵物。商家要想獲得獵物,藥就不能停,停了就抓不到獵物了。
于是,大部分的利益,都被販毒的賺去了,吸毒的呢,由于利潤微薄,自己瘦成皮包骨,最終獵物也沒留住,離他而去。
這就是勢利眼的,只在乎短期效果,不顧長期價值的做法,出發點本身就不對,還違背了規律,所以就只能得到壞的結果,為什么說這是違背規律的錯誤的做法?
因為這種做法的本質是,眼里只有自己,沒有別人,只想著自己怎么在別人身上掙錢,太算計消費者了,我們都說以人為本,這種做法正好相反,不把人當人看,而是當成一個可以賺到的資源,所謂的數據思維就是這樣的。
當然有些本就是想賣貨賺點差價的,那是沒問題的,反正也不打算長久地做好自己產品。但要是很在意自己品牌的公司,就要好好想想了。
所以精準流量對商家來說,就是毒品,遠遠不如,不知道有沒有效果,也沒辦法統計的傳統廣告。因為傳統廣告是平等思維,不管你買得起還是買不起,你都能看到我的廣告,沒有去期待要有一個確定的效果,想也沒法統計,反而還做對了。
比如,一個新的高端車品牌,或者一個奢侈品牌,這些產品理論上,只有少部分的人才能買得起,但如果你廣告只推給那些買得起的人,效果就奇差,就搞反了,懂嗎?一定是讓那些買不起的人都知道,甚至很羨慕,效果才最好。
就像,如果法拉利,只有有錢人才知道,買不起的人都不知道,那你覺得它能有多少價值呢?一個奢侈品牌,你買了之后,發現身邊的人,都不認識,只有少數人識貨,那你會去買嗎?買來干嘛,所以最有價值的奢侈品,一定是最窮的人都知道的,并且是羨慕的,也期待自己有一天能擁有的。
這種反勢利眼的思維,不期望自己投入的廣告是不是精準用戶,是不是有效果,是不是能統計,只想讓大家都知道,正是這種眾生平等的思維,反而對品牌更有利。
所以,不期必,不將迎意必,不是道理,而是一種哲學,是一種在生活和工作中都適用且有效的哲學,也可以說是一種智慧,反正照著做就對了。
其他地方就更不用說了,比如交個朋友,很多人交個普通朋友,都要掂量掂量,看看這個朋友能不能給自己帶來好處,否則就看不起,更不會去結交。
婚姻或戀愛中,這樣的想法,就更多了,要是對方對我沒好處,那你做夢吧!要讓我吃虧,我才不干。
還是回到電影給我的感受,還是那三個字,何苦呢?這是生活啊,不是奧運會,也不是斗牛場,沒有輸贏的,也沒有成功和失敗,不要那么緊張,松弛一點。
你期待什么,什么就是你的牢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