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上市,利潤共享”出現在帆軟會議室墻上,到訪的所有 SaaS 創業者都被這八個字吸引了,紛紛掏出手機拍照。帆軟創始人薛寶說,在帆軟全國三十多間辦公室墻上都貼了這八個字。
2006 年成立的帆軟,始于薛寶懷揣的僅有的 5000 元積蓄。從無到有,又從 2015 年收入 8000 萬元到 2022 年銷售額近 14 億元,帆軟在這期間做對了什么?很多軟件企業都會選擇在北上廣深杭這類一線城市,為什么帆軟會選擇將總部設在無錫?
7 月 29 日,帆軟首次對外開放,崔牛會帶著 SaaS 企業 50 多位 CEO 和核心高管走進帆軟總部,從組織打造、市場營銷和生態層面近距離了解帆軟、學習帆軟。期間,帆軟創始人薛寶、帆軟副總裁袁華杰、帆軟生態負責人付一然傾情分享。
牛透社基于分享的內容做了如下筆記:
閱讀前請思考:
- 你做決策時,思考的底層依據是什么?
- 你公司的市場部核心定位是什么?
- 你公司的招人標準是什么?
帆軟: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組織
帆軟創始人薛寶說:做決策時思考“你的決策對客戶是否長期有利”,可以解決 80% 的難題。以大家質疑的帆軟選址為例,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公司選址有兩個基本原則:一是距離客戶近,二是距離原材料近。
行政、財務這些部門需要距離客戶近嗎?答案是“不需要”。一線人員才需要距離客戶近,所以帆軟的銷售人員都不在總部無錫,而是散落在有客戶的地方。第二,原材料,對于軟件企業來說,這代表著寶貴的研發人才,招到人才很重要,留住人才更重要,“我們在南京和成都保留了研發中心,因為這里研發人才更多”。而提及如何留住人才,帆軟分享了一個生動的例子:“就像談戀愛,要想同學認可你,你要做到兩點,第一,做對他最好的人,第二,努力提高自己,讓他找不到比你更好的人,這才是底層邏輯”。
帆軟之所以看起來架構“分散”,也是這個原因,把客戶需要的人才放到前線去,把需要埋頭深耕產品和服務的同學留在后方,并給他們足夠好的待遇,保證能為客戶提供更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
與選址的邏輯一致,帆軟內部的產品戰略和組織設置也把“客戶是否需要”這一條為作為重要考量。“我們在 2017 年開通了同事吧,允許同學匿名如實發出不同的聲音,隨時罵公司里不以客戶為中心的各種流程和制度,以及罵定制度的人”,基于這個功能,我們對公司制度和戰略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的優化。
比如“產品戰略”。帆軟創始人薛寶說,“我十分抵觸‘多元化’這個詞”,To B 廠商做產品一定不要考慮我有什么,而是要考慮客戶需要什么?強制推只會適得其反。成立十七年,帆軟只推了三款核心產品:FineReport、FineBI、簡道云,前兩款屬于 BI 賽道,后一款屬于零代碼賽道。
再比如“組織戰略”。帆軟有幾條原則,這既是帆軟招聘的標準,也是帆軟留人的關鍵,帆軟主張“和一群底層邏輯相似的人一起工作,既簡單又高效”。
- 人員在精不在多:帆軟不搞人海戰術,在帆軟,雙一流院校畢業的同學占比 80% 以上,且會有相關考核。“我們有一個基礎判斷,對于一個技術問題,實施技術人員到客戶現場可以自己解決,不會甩給后方來處理,那將會大大提高客戶滿意度。”
- 人員低離職不輪崗:帆軟前方同學大多是在客戶當地招聘,不搞異地輪崗,保證客戶能在第一時間找到對應同學。在定這個戰略時,我們咨詢過很多機構和業內大廠,他們都會勸我們企業做大一定要設置輪崗制,規避組織風險,但對于帆軟,這個沒必要。
- 一線團隊直接做決策:讓聽到炮火的團隊做決策,不僅準確率高,而且速度快。在帆軟,創始團隊不會參與各業務線的具體決策,如果一線團隊需要支持,則參與支持,服從一線安排。“能放權到什么程度,就放出去,不要認為其他人就沒你做得好”。
- 關注投訴核心版塊:2017 年到 2022 年初,帆軟的投訴電話都會打到一個固定的手機號上,這個號的接聽人是帆軟創始人薛寶。去年,這個號碼才交出去,給到一個專職人員,并賦予其無限調用團隊的權力,比如直接要求客戶投訴所涉及的團隊負責人 10 分鐘內給客戶回電話。
從選址、產品到組織架構設置,帆軟基于 “客戶” 這個出發點,成功地把組織體系搭建起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讓很多人感慨“帆軟沒法學”。
“生意的本質就是讓你的產品和服務產生價值,然后將酬勞分給更多同學”,“企服賽道只有自己簡單化,才能長久陪伴客戶,股市和房地產很容易會干擾到你決策”。
市場的新定位:客戶口碑自留地
市場營銷只是公司里一個做文案宣傳、推廣的部門嗎?帆軟不認為,與簡單化的整體組織架構不同,帆軟的市場在做“加法”。
帆軟的市場部分為七大模塊,不僅負責內容營銷和品牌建設,還需要負責數據人才培訓、社區運營、產學合作內容。“這是一條很長的路,我們除了要告訴客戶 BI 是什么、怎么用 BI,還要去幫助企業進行數據人才培訓,把 BI 用好,同時搭建超 200W 粉絲的社區和各類型大賽、會議,給企業提供同行交流的平臺以及職業資格認證”。
比如帆軟用戶社區,目前累計注冊用戶 226 萬,日活 UV 超 1.5 萬,這是帆軟用戶的學習“大本營”。在這里,有文檔中心、問答、論壇、線上培訓課、職業資格認證和招聘。
在這個用戶社區,目前已產生文檔數 55196 個,有 13752 人參與完善,獲得了 59030 萬次瀏覽量。這里的文檔,用戶都能參與編輯,由此可以讓內容足夠細、足夠實用,也能減少服務壓力。“User help users! ”在帆軟用戶社區被發揮的淋漓盡致,16W+個提問,42W+個回答,12W+個最佳答案。遇到問題,除了直接求助技術支持,用戶也能在社區“廣發英雄帖”,通過有償 (F 幣) 問答的方式,找到最佳答案。
再比如帆軟智數大會,高投入自辦大會的企業很少,帆軟不一樣。帆軟智數大會定位中國數字化智慧管理的頂級交流盛會,議程三天,每屆大會報名的企業多達 1000 家。關于大會初衷,帆軟認為企業缺的不是數據,而是數據落地的場景”。而最好的場景就是同行業客戶的實際應用,這也是智數大會舉辦的原因,“讓客戶帶著問題來,領著答案走”。
提到 To B 市場營銷,帆軟袁華杰說:營銷是挺樸素的事情,不需要對理論死記硬背,需要“體悟”身邊的場景和案例,把營銷任務一個個執行下去。
專注自己所長,其他的交給生態伙伴
“干自己擅長的,做對客戶有利的”,任何一家企業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帆軟也是如此。“把我們 BI 核心競爭力提升,其他的依托生態合作”。在帆軟,生態合作需要評估“是否有效”,本著對客戶和生態伙伴負責的原則,只有能構建出真正有目標客戶的、被客戶所需要的聯合解決方案的廠商,帆軟才可能開展公司層面的合作。
依托于生態伙伴體系的構建,帆軟最早完成了自研核心產品和國內主流數據庫、芯片、操作系統、中間件、信息/網絡安全、云廠商的全棧適配,發布了 BI 領域首個信創產品,支撐起公司內部的國產化戰略。
世界上沒有同樣的一片葉子,每個公司也都有獨屬于自己的成長路徑,因此,現在看到的帆軟成功路徑,有其天時地利人和的契合點,不可復制,也難以復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無論是組織打造,還是市場營銷體系的構建,或者是生態的助力,都少不了這家企業創始團隊的創業初心與定力。
2015 年,帆軟也有過融資的念頭,但當薛寶在深入了解企業融資這件事之后,他們放棄了融資的想法,后來有了“永不上市 利潤共享”的承諾。薛寶說他和帆軟 CEO 陳炎是理想主義者,他們想做一家自己畢業后愿意加入的理想公司。至于這個“理想公司”是什么樣?大概是能讓每位成員安居樂業,并且也能讓這個組織可以持續為客戶產生價值吧。
學習心得 (部分)
林彥廷@微吼
帆軟的成功不在于所謂的“目光高遠”,而是比我們更真實,更接地氣,更懂生意本質。只從這次分享的內容來看,帆軟的成功在于三點:Think Small、人才培養、“定都”無錫。
1. 我們都想改變世界,卻很少有人思考生意,甚至前幾年還以規模增長為榮,以盈利賺錢為恥。當然,這不僅僅是創業者的問題,而是創業者、VC 和二級市場的一場合謀。生意的本質就是賺錢,就是 ROI。帆軟的起點是用 Java 重寫報表,找準生意機會切入,先解決生存再圖發展。
2. 一個接近 14 億收入的公司,從今年才開始制定戰略,說明戰略是奢侈品,不是必需品。
3. 高速發展且盈利充足的公司,居然在做減法,砍掉非主營業務產品線,表現了極強的自我約束和危機意識。
4. 人員梯隊建設從娃娃抓起,以校招為主力軍持續經營,我相信我們大家都曾做過,但持之以恒,且作為人才主力,我們多少人有這樣的耐心和定力。
5. “定都”無錫,不要小看這一決定,首先是遠離各種似是而非的理論和法相莊嚴的概念的侵害,減少內心的誘惑和躁動,其次才是人力成本的降低,是能潛心培養校招人才的基礎。
黃金@易企秀
帆軟的成功有很多因素,可借鑒的是獨到戰略和自驅組織。
薛寶獨到的戰略選擇有兩點:
一是沒有選擇大熱賽道,而選擇細分、中競爭的市場,避免對手在資本驅動下自殺式競爭的影響,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做市場;二是以客戶為中心,按照生意本質做事為導向,通過低 CAC 獲客,一次向客戶收取足夠的 ARPU 值,形成當期的 ARPU 值減 CAC 后有足夠的利潤,完全跑通生意模型,而不是在以融資誘惑的大環境下,迎合 VC 導向,強行做訂閱,做 NDR。
按照薛寶的話,打造一個可繼承的組織,帆軟形成了自驅組織有三點:
1. 選擇“非一線”城市安家,讓員工享受一線城市的收入,二線城市的生活花銷,造就巨大的幸福感,保證了員工的含“9”率和低離職率,形成了優秀人才聚合且超穩定的組織;
2. 按當期的貢獻定當期的收入,分配當期的利潤,用持續分配股權,讓員工持股方式保障長期,甚至退休后的安排,激勵組織形成自驅創新的全員持久奮斗模式;
3. 為組織注入科學做事、ROI 決策的基因,量化每件事情的投產比,形成全員科學做事、量化決策、放權一線決策的自下而上的創新組織模式。
張玉 @愛贏銷
薛寶是我見過的創業者中為數不多有哲學觀的,總結下來就是:降低欲望、順應人心。其成功的方法暗合了孫子六個字:道、天、地、將、法、算。
道:上下同欲者勝。經過充分共識而形成清晰的使命、愿景和價值觀,以及在這個過程完成大家的文化認同,而不是創始人自嗨。這就是被忽視的企業文化的力量。
天:求勢而不責人。從報表到 BI 再零代碼,2006 年 5000 元起家,終于在 2015 年等到了產業互聯網時代和釘釘等平臺崛起而加速起飛,暗合行業大勢。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镃基,不如待時。找到屬于自己的勢,順勢而為,才是創業的第一要務。
地:廣積糧,高筑墻。偏安無錫之郊,悶聲而發財,以超高待遇,遍尋年輕之士,安居映月湖畔。做好產品服務,把賺的錢投在人身上,不斷循環,現代版的廣積糧和高筑墻。
將:將兵不如將將。號稱不參加各類會議的寶寶,實際把主要精力放在人的選育用留上,尤其是高管這一層。在啟動規模化銷售之前已經把 10 個大區銷售總監培養完畢,這才有了后面 300 個校招銷售的快速成建制。
法:簡規則,賞罰明。英文名非總制,以客戶為中心,不上市多分錢,嚴格反腐和末位淘汰。規則不能復雜,需要簡單;激勵多懲罰少,執行要嚴。
算:算投入和產出。以工程化思維管理一切,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量化。多算勝,少算不勝,況無算乎?我們有多少問題,是錢太多造成的?
以上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寶哥很早就明白了自己的創業初心:“打造一個可繼承的組織”、“構建終身集體奮斗機制”。有這樣一個能平衡詩意與理性的成功創業者,是行業的幸運。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邵中國@網家
賽道:創始人發現最初的 java 版報表賽道是自己能做好的,也恰好是市場需要的,這兩點奠定了未來發展的基礎。
定力:堅持不融資不上市,即便現金流充沛也不折騰,創始人有很強的定力。
選擇:薛寶本人從一線城市北京到南京,團隊又從南京到無錫市中心,從無錫市中心搬到市郊。公司所在地越來越往小地方走,相反業務收入也又來越大,公司發展越來越強。
初心:堅持產品和服務為客戶帶來價值。
團隊:高密度人才的重要性。
張繼@即享影像
不融資,也可以快速增長;不上市,也可以永續發展。
高度重視投產比,讓聽見炮火的人做決策,充分尊重團隊決策,寶哥以身作則。
高度重視機制建設,公司法看了 10 多遍。
高密度人才戰略,含 9 率 80%,強培訓篩選。
高收入 (前臺新人一萬起),按貢獻分配,利潤共享,銷售售前離職率低于 3%。
防止諸侯思路:1. 做對他最好的人;2. 努力提高自己,讓自己成為最好的人。
決策要對客戶長期有利,貼近客戶,會議席永遠給客戶留個位置,創始人接客戶投訴電話。
何潤@致趣科技
關于事,幾個關鍵詞,追求投產比,工程化思維,自下而上的決策;
關于人,經歷競爭對手融資及激烈的競爭,還能讓團隊如此心定,可能不能簡單單一歸因,跟“Base 無錫”“永不上市 利潤共享” 等等,跟寶兄的人生哲學都有關;
關于 TAM,到 14 億規模還能有占比 80-90% 的新簽,說明 BI 市場夠大、客戶成熟度夠高。給我們的啟發是要熬到客戶成熟度夠高的那天,或者是選擇一個天花板夠高的市場。
王禹@和創科技
去帆軟學習給我最大的感觸是人才戰略的重要性,公司堅定的招高學歷高素質的人才支撐了近年的飛速發展。結合我團隊的情況,我認為這種人才策略帶來 3 個優勢:
1. 自驅力。薛總說他每天要睡 9 個小時。他為什么可以?一定是團隊把業務工作完成得很好了。高素質人才會自己驅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等老板、領導去部署工作、去抓過程,如果老板凡事事必躬親,那企業一定會遇到發展瓶頸。要更多優秀的人進來,不能只靠老板推動公司。
2. 企圖心。高素質人才大概率是有很大的企圖心的,當年能拼 985 肯定不會只上普通學校,進了職場依然會保留對高處的追求。這樣的人才就不會小富即安,在物質之外還有對使命愿景的追求。或者說他們躺平的標準會高于一般人。
3. 跨部門合作。薛總說帆軟是散裝的帆軟。當下市場的環境,已經不能僅靠單一部門強去拼了,要跨部門合作、發揮組織能力去競爭,而合作的核心是人。我寄希望于高素質的人才可以在更高緯度、整體利益上去合作,或者去爭論,而不是在單點上、個人利益上去吵架、甚至是發泄情緒。
當然,學歷不是個人成功的唯一因素,但是在組織層面上整體高學歷的成功概率會更大。至少帆軟證實了這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