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流云在草青青
這個問題實際涉及的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標準問題。要想做根本性了解,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需要相對全面了解一下相關知識,自然就都清楚了。
首先要知道,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也就是說繳費金額由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共同決定。其中,繳費基數因地因人而異,繳費比例有固定規定。同一地區同類繳費人群(指單位參保人或靈活就業個體參保人)繳費比例相同。
一、繳費金額
養老保險繳費金額=統籌繳費金額+個人繳費金額
其中,單位參保人由單位繳納統籌費用,個人繳納個人費用。也就是單位交大頭,個人交小頭。
靈活就業參保人沒有單位分擔費了,自己既要繳納統籌費用,也要繳納個人費用。
二、繳費比例
每個地區每個階段的繳費比例都是固定的,有相應的政策規定的。原來31個省市各有規定,現在正在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向全國統一邁進。
1、單位參保人
目前全國大多數單位統籌繳費金額=繳費基數×單位繳費比例16%(個別地區正在向16%過渡)。統籌費用全部劃入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賬戶,將來用于發放基礎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喪葬費,撫恤金,退休人員每年調增的養老金、透支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等。
個人繳費金額=繳費基數×個人繳費比例8%(全國已統一),個人繳費全部劃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將來用于發放個人賬戶養老金。
參保人死亡或因其他原因退保清算(如改變國籍,或無法辦理退休),已劃入個人賬戶累計本息余額可返還或繼承,已劃入統籌賬戶金額不返還,不可繼承。
2、靈活就業參保人
目前大多數地區靈活就業參保人的全部繳費比例為20%(個別地區高于或低于這一比例),其中12%(少數地區高于或低于這個比例)劃入統籌賬戶,8%(全國統一)劃入個人賬戶。
參保人死亡或因其他原因退保清算(如改變國籍,或無法辦理退休),已劃入個人賬戶累計本息余額可返還或繼承,已劃入統籌賬戶金額不返還,不可繼承。
三、繳費基數
前面已經說過,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那么繳費基數怎樣確定呢?
1、單位參保人
理論上月繳費基數應該等于職工月收入,但為了縮小貧富差距,規定了社保繳費基數的上下限。
目前大多數社保繳費基數的下限是當地上一年度全口徑社會平均工資的60%(少數地區在向這一標準過渡),繳費基數的上限是當地上一年度全口徑社會平均工資的300%。
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月收入低于當地上一年度全口徑社會平均工資的60%這一繳費基數的下限,就按下限確定你的繳費基數。如當地繳費基數下限是5000,你的月收入是3000,那么你的繳費基數就是5000。
如果你的月收入高于當地上一年的全口徑社會平均工資的300%這一繳費基數的上限,就按上限確定你的繳費基數。如當地繳費基數的上限是2萬,你的月收入是3萬,那么你的繳費基數就是2萬。
如果你的月收入介于當地上一年度全口徑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也就是繳費基數上下限之間,就按你的實際收入確定繳費基數。如當地繳費基數的下限是5000,上限是2萬,你的月收入是1萬,那么你的繳費基數就是1萬。如果你的月收入是6372元,那么你的繳費基數就是6372元。
2、靈活就業參保人
靈活就業參保人自愿參保,社保繳費基數尊重個人意愿,由個人在當地繳費基數的上下限之間確定。不同繳費年度允許變更。
如當地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下限是5000(當地上一年度全口徑社會平均工資的60%),上限是2萬(當地上一年度全口徑社會平均工資的300%),那么你就可以在5000至2萬之間,選擇不同的繳費檔次。如可以選擇當地上一年度全口徑社會平均工資的60%、70%、80%、90%、100%、150%、200%、300%。
要想將來退休時獲得高水平的養老金,退休后每年上漲的養老金也多一些,有能力,有空間的情況下就要選擇相對高的繳費基數,并且累計繳費年限也要長一些才行。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和養老金待遇水平正相關。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結語
綜上所述,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繳費比例是固定的,繳費基數的上下限由當地上一年度全口徑社會平均工資決定。個人繳費基數由繳費基數上下限和個人實際收入決定。
繳費基數決定了繳費水平,繳費水平決定了養老金待遇水平。養老金待遇的計發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