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學術期刊《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糖尿病、肥胖與代謝》)發表了題為“中國肥胖患病率及相關并發癥:1580萬成年人的橫斷面真實世界研究”的報告 ,繪制出了一幅數字版的“中國肥胖地圖”。按照我國超重和肥胖的BMI(身體質量指數)分類標準,1580萬成年受試者中超重人群占比34.8%,肥胖人群占比14.1%。
對于老年人,什么樣的體重才算適宜呢?現在,我們通常對于無嚴重疾病的老年人,用體質指數(BMI)來判斷。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
肥胖的判斷標準,目前成年人的標準基本上是統一。在WHO認為,體重指數在24以上超重,28以上是肥胖。第二個判斷標準就是腰圍,男性如果大于90cm就是腹型肥胖,女性大于85cm就是腹型肥胖。所以這種標準比較統一的,但是我們亞洲也有一個標準,亞洲人的標準相對比WHO標準要低一點。一般來說BMI,日本人弄了個亞洲標準,女性大于22.6認為是超重,大于25認為是肥胖。所以我們要根據不同種族,結合亞洲人的特點,來進行判斷。
那么60歲以上的老年人應該如何計算標準體重呢?
60歲以上男性標準體重計算方法:
標準體重(千克)=身高(厘米)×0.65-48.7
60歲以上女性標準體重計算方法:
標準體重(千克)=身高(厘米)×0.56-33.4
舉例說明:計算一身高170厘米、65歲老年男性的標準體重方法為:170(厘米)×0.65—48.7=61.8(千克)。
大家可以通過這兩個算式來計算自己是否處于標準體重,或者是否處于正常的身體質量指數范圍,如果都在正常范圍內,那么就無需擔心自己是否肥胖。
其實,體重并不是衡量身體是否有疾病的一個參照標準,也并不是胖就代表著身體一定出了問題,而越瘦就越健康,為了保持身體的健康和心情的愉悅,大家可以定期到醫院去做一些常規檢查,這樣才可以對身體的情況有一個科學的判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