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ChatGPT誕生后
2022年11月30日,ChatGPT 3.5誕生了!
太多人被震驚:AI時代一夜降臨。
那些讀懂了ChatGPT的人類,手忙腳亂。
一科幻作者感慨:
原以為ChatGPT類似產品,還要等20年。
截至今天,已經過去了將近200多天。
全球在慌亂中恢復矜持,還有人以為不過是一場虛驚。
在這200多個日夜中,你了解這個世界到底發生了什么嗎?
全世界一流的科技企業,都已紛紛入局AI。
微軟、谷歌、Meta、亞馬遜、阿里、騰訊、百度、華為……無一不在其中。
全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也都以不同形式卷入其中:
①歐盟議會全體表決通過了《人工智能法案》;
②中國頒布了全球首部生成式AI立法;
③美國在不斷加強對AI企業的安全監管;
歐盟人工智能法案草案
阿拉伯世界也在搶購GH200芯片,卷入AI世界大戰。
表面上,沒有最初的瘋狂和熱烈。
實際上,冰山之下更是暗流涌動。
NO.2
美中兩大玩家,AI競爭中的“中國優勢”
美國與中國在AI上的合作與競爭,延續了互聯網態勢。
除了微軟和谷歌,meta、亞馬遜、蘋果,都已入局AI。
面對攸關未來的AI革命,中國企業同樣不甘人后。
大模型和AI項目,猶如潮水一般不斷涌現。
這場AI的競賽,仍然是美國和中國兩強主導AI世界。環顧全球,與美國異曲同工,中國在這方面也有“天然優勢”。
AI 不是現實世界的復刻,而是人類想象力的延伸。
01
互聯網時代的“先發優勢”
AI延續了互聯網時代的競爭,中國形成規模優勢和產品矩陣。互聯網公司越強,AI時代戰力也越強。
02
海量的漢語言文明大數據
雖然很多人說中文互聯網的數據非常臟,對AI發展不利。但中華文明擁有完整、廣闊的語言文字圈,產生出海量的漢語言數據;這樣的同類數據聚集在一起,才能撐得起AI大模型。
03
巨量AI工程師
從2000到2020年,中國產生了6千萬工程師,程序員在2023年達到600萬,世界第二。不僅數量龐大,而且聰明勤勞,這是中國在AI時代最強大的戰力。
04
人口規模效應
AI產品和互聯網產品一樣,其收益會呈現邊際遞增,形成人口優勢。
這四大利好正做多中國企業的AI化,短時間內還會繼續保持優勢。
NO.3
誰是贏家:從AI模型的 “不可能三角”說起
那么,到底誰能贏得AI時代呢?
僅僅從技術和哲學的角度來說:
誰能解決AI大統一模型的“不可能三角”,誰就能成為大贏家。
AI大統一模型不可能三角
如何理解AI模型的“不可能三角”:
1、模型越通用,答案越準確,需要的算力越大(成本越高);
2、答案要準確,算力又有限,就不可能回答所有問題(不通用);
3、問題要通用,算力又有限,那么答案不準確(這是現在大模型的問題)。
現存大模型沒辦法解決“不可能三角”,因為算力稀缺性、問題多樣性、答案準確有用三者之間還找不到融洽平衡點。
所以,僅僅從技術層面來講,還沒有哪一個大模型能夠在“不可能三角”中取得徹底優勢,那就需要思考其它問題。
NO.4
生態,AI角逐最大的護城河
那誰將是未來贏家呢?
答案是生態。
這可能是一件比單純的AI技術迭代,要更重要的事
為什么?
擁有健康的生態,才能更快地成長
大模型的迭代才能更快、更具實用性。
這是過去每一次技術迭代被驗證過的正反饋機制。
哪個企業能建立AI生態,誰有可能是最終贏家;
AI時代生態是它的護城河,那如何理解生態?
1
插件集群
移動互聯網時代建立的是APP生態,而AI時代則需要建立插件生態,ChatGPT剛推出的時候讓人驚艷,但最讓人震驚的是ChatGPT推出的插件生態。因為通過插件可以建立生態圈,很多企業可以和GPT模型聯結。
2
分工協作
當下AI企業各自為戰,根據不可能三角大一統模型和算法不現實,就應該走產業化的分工和特異性路線,生態化運作;頭部AI企業搭建平臺;中小企業加入合作開發AI應用,各自發揮特長。
3
商業閉環
要在AI世界形成生態,商業閉環也需被充分考慮;想要在AI時代贏得AI時代紅利,就必須找到適宜又豐富的應用場景,獲取不同層次付費用戶,構成正反饋生態機制。
生態,才是最堅實的護城河。
NO.5
一次中國企業向AI世界的集體奔赴
今天,一個產業集群,正在集體奔赴AI世界。
作為中國企業級智能移動的第一辦公平臺,釘釘積累了6億用戶、2300萬企業組織。
2023年AI浪潮襲來,釘釘4月份宣布接入通義大模型。
釘釘發布了一條“斜杠”,現場演示了4大高頻場景中的智能化應用。拉開了中國互聯網企業進軍AI的“落地姿勢”,新釘釘由此全面走向智能化。
4個月剛過去,釘釘這一次又推出了AI PaaS,不再只是體驗AI玩法,目標就是構建企業群的AI應用生態。
釘釘智能化產品架構
從以下三點來理解釘釘的AI PaaS,中國企業的AI生態真的來了:
No.1
開放共建AI生態
釘釘推出AI PaaS,每個合作者都可以搭建自身AI應用、訓練專屬的數據模型。
AI PaaS提供給更好的工程架構能力,降低AI開發成本,提高效率。
釘釘的5000多家生態伙伴、幾十萬開發者,可以基于AI PaaS套件創造更多場景應用。
此次開放的AI生態源于釘釘,又不限于釘釘。而是眾多合作伙伴參與共建,如1號直聘、酷學院等。
No.2
從GUI進化到LUI
將生成式AI大模型納為PaaS的核心基石能力后,交互門檻降低到語言描述的LUI層次。
釘釘魔法棒界面
No.3
硅基員工的世界
多種多樣的數字員工是釘釘AI PaaS上長出來的一種代表性展示,它是平臺與企業的連接點,既是平臺的場景映射,又是企業的鏡像分身。
AI PaaS是一個自然世界,它本身擁有很多能力例如物理能力,這些能力需要人類去跟它交互,才能展示出來。
發掘出AI PaaS各種能力的,就是與人交互的數字員工、智能助手等。
NO.6
如何理解“AI PaaS”的頂層框架?
AI PaaS推出的意義,是為了降低了智能化應用的開發和訓練門檻,讓中小企業都用得上、用得起AI能力。
以數字員工、AI助手為例,它讓AI生態上的2千多萬企業去體驗到大模型的落地能力。
這是一次AI生態化革命,重新進行頂層設計,帶著2300萬企業一夜跨入AI宇宙。
①大模型“深度”加持
任何AI生態都需要接入大模型,釘釘一方面接入了阿里通義千問大模型,背靠阿里整個互聯網產業和數據支持,而且不斷迭代,深度探索算法和思維之謎;同時大模型有阿里云作為算力支持,釘釘的AI能力保持在第一梯隊。
釘釘還是一個開放生態,他的客戶、開發者也可以選擇接入其他底層大模型能力。
②生態圈“廣度”開放
釘釘針對PaaS 和AI進行了創造性疊加,創造AI生態圈。
第一步:釘釘完善內置自帶應用和大模型的融合;
例如釘釘斜杠打造了內容創作、閃記、智能摘要、待辦事項等靈巧實用的AI功能,不少人已經開始用上了;
第二步:開放應用搭建入口,
合作伙伴根據協議搭建應用并連接上大模型;
第三步:對插件應用進行客戶需求排序,
并將客戶實時需求反饋給應用搭建方,迭代修改;
第四步:形成商業價值鏈,
讓釘釘、合作伙伴、用戶三方共享商業利益,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生態。
釘釘真正理解企業專屬化需求,助力企業匹配自身屬性的應用。
③數字人“高度”交互
釘釘作為超級生態,功能實在太多,也需要一種小結構凝結同類功能。
釘釘認為,既然企業始終由人組成,最好交互便是人與人交互,也是一種理解門檻最低的AI形態。
于是,數字員工出現在釘釘AI PaaS 所帶來的成果中,打造人格化體驗,貼近辦公個體。
釘釘數字員工交互體驗
招聘數字員工幫忙處理招聘文檔數據,未來還可定制語言風格等特色;交流體驗最終與線上真人員工相差無幾。
銷售、IT等數字員工已預備好,還開發了會議分身數字人,以后有硅基員工幫你去開會。
除數字員工,還有行業化的AI、場景化的AI供選擇,如財務AI。
釘釘AI PaaS生態擁有深度、廣度、高度三維頂層框架,邏輯上非常完整,未來生態可期。
NO.7
從玩具到工具,解題大模型全球之痛
釘釘的AI生態圈,很多是企業級生態用戶,這是最難處理的,它與ChatGPT面對的C端用戶不一樣,B端企業用AI必須更嚴謹,這是AI應用最大的難點,
那釘釘怎么辦?
1.私密性—企業的保護殼
企業最怕泄露技術等數據信息,釘釘巧妙設置了技術中間層“模型調度平臺”,企業對應用的任何調動,都是先將數據放到調度平臺,再由調度平臺整理數據脫敏化后詢問大模型,故可以不必向大模型直接投喂數據。
這樣一箭三雕、幾乎實現了企業私密大模型不可能三角:
a隨時用上不斷迭代的大模型,
b又避免了數據被直接抓取,
c還減輕了企業開發私有大模型的經濟成本。
2.準確性—企業運營的根本
和大模型聊天,模型可以胡說八道,甚至有時還有些可愛。
但,企業面對各種場景的互動,首要是信息準確,如財務、銷售、咨詢、售后、客服,其中財務乃重中之重,一般企業最多把客服交給AI。
例如,財務對企業就是一件很嚴肅的事,牽涉面大,蘊含巨大的法律風險;
如果要將AI應用到財務中,就需要嚴格的權限涉及、決策流程,以及提升大模型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這個AI PaaS提供的模型訓練平臺,可以讓企業的專屬數據和AI結合,變得更懂企業和相關行業的知識沉淀,增強模型調度平臺的使用效果,更懂行。
3.開放性—企業的未來
企業未來需求其實難以完全預料,僅靠合作插件并不夠;而大模型不能隨時迭代,單一大模型顯然也無法解決所有問題,那怎么辦?
釘釘AI PaaS也提供了解法:底層大模型,甚至可以企業自主選擇,也就是可以在不同的功能,同時存在多個底層大模型,彼此配合。
因為,即便是大模型也很難全專。
比如有的大模型擅長通用,有的大模型擅長數學,會發展成多種多樣,各有擅長;不把自己完全捆綁在單一大模型上,充分考慮未來可能性,互相借力才是生態平衡的長久之道。
釘釘的AI生態圈這種開放魄力,相信會引發大模型之間合作的討論。
私密性、準確性、開放性擊中了企業級生態的憂慮,釘釘上的企業用戶將跟著AI PaaS大踏步融入LUI交互的AI世界。
擁有了AI生態,就擁有了AI未來。
NO.8
AI時代誰是贏家,一切剛剛開始
如今AI時代與當年互聯網時代有類似之處,相當于1994~1996年,
那是互聯網技術大爆發時代,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在風口上,
彼時一切還未塵埃落定,微軟才不過剛剛冒出頭。
經過混沌期的演化博弈,大浪淘沙,
才長出互聯網巨頭,留下中美兩大國的互聯網產業圈的競合。
AI博弈剛剛開始,很多人、企業、國家撞到了混沌演化的機會;
再過10年,我們可能看到另一個場景:
當你登錄你的個人ID時,無數的AI都在為你服務;
AI所對應的可能是很多大模型,或同一大模型的不同插件 。
技術鴻溝很有可能會被抹平,最重要的還是生態。
但誰來打造生態?誰來加入生態?誰是生態本身?
那些互聯網巨頭?還是正在冒出的獨角獸企業?
一切待定,還未完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