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and Guillaumin |法國
文|若杉
1
成為更好的自己
是期待,也是欲望
昨天,在我們咨詢師成長群里,有人分享了一句話,叫“今天最好的表現,是明天最低的要求?!?/strong>
這句話乍聽很勵志,與“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是近親。但是,在一個咨詢師的眼中,這句話所透露出的是背后滿滿的壓力。
我聽著感覺不適。
我在想,被這句話激勵的人們,每天得把自己逼到什么份兒上,如果這么一直一直逼自己,結果又是什么?
我們常常說,要成為更好的自己。這話沒錯,但如果每一天都要求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意味著每一次好的表現都要把標準往上提,但人總有自己的局限,總有瓶頸,總有“提無可提”的地步,那要怎么辦呢?
很多年前,讀一本小說。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金牌銷售,公司靠著他力挽狂瀾,把他從銷售員提到銷售經理、再到銷售總監、銷售副總。旁人眼里,看到的是金光燦燦的職業前途,但是,他的內心卻無限惶恐。
他說過這么一句話,我至今記憶猶新。
他說:“我們做銷售的,就是給自己挖一個一個坑。今天你完成了一個100萬的坑,馬上就有一個更大的坑給你,你再拼命去填。填好了,馬上就有更大的坑出現在你面前。如此往復??傆幸惶?,那個坑大到你無法填上,而后,把自己埋了。”
這段話,說的是銷售業績,也是欲望。人的欲望若無止境,最后,也會吞噬自己。
寫到這里,又想到那句“成為更好的自己”,覺得是欲望披上了勵志的外衣。
欲望不都是壞事,欲望讓人有進步的動力,去探索更多的未知。但欲望里若只有名利,便膚淺了。
我越來越羨慕和欣賞那些不被欲望牽引著,迷路的人。
講兩個人,一個是黃執中,一個是田雨。
2
會贏,也要會輸
我喜歡《奇葩說》,其中,最喜歡的辯手是黃執中。每一次聽他的辯論,我都會覺得大腦有被新鮮的東西沖擊,覺得自己的思維又被拓寬了一些。
但是到《第六季》,幾乎每一次他的出場,都會讓我捏把汗。我期待他精彩的表現,卻也清楚,一個人要維持每一次的精彩,得付出多大的努力?;蛘?,總有那么一刻,確實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這一次,黃執中的《奇葩說》之路,果然走得不那么順利。
首場比賽就輸給了新奇葩雷哥。后來的辯論偶有驚艷,但大多數的時候,我看到彈幕上刷著“聽不下去”、“套路太熟悉了?!?/strong>
不是他在退步,而是因為觀眾、對手對于黃執中,太熟悉了。因為熟悉,大家期待他每一次比上一次更好的表現;因為熟悉,對手對他的套路拆解的清清楚楚、明明白邊;因為熟悉,連他慣用的開場白,都拿來被大家調侃,博觀眾一笑。
最后,他作為隊長帶的隊伍,成了第一只被淘汰出場的隊伍。
被淘汰的那天晚上,他發了一條微博:“我盡力了。”
眼看著一個被捧上神壇的人,被一點點拉下來。場面有些悲壯。一個習慣贏的人要接受失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后來在與馬薇薇的對話中,黃執中坦言:“這兩年,我發掘我觸摸到自己的天花板,我每一次好的表現,都在把標準往上提,總有一天會提到自己翻不過去的地步。沒有人可以一直天下無敵,那太恐怖了?!?/strong>
在發掘自己很難再超越的時候,黃執中在調整自己。
他說:“我現在愿意坐下來當一個配角,這是我四十歲以前的春天沒有感受過的東西,我為什么要一直講個別人想不到的東西,我能不能講個別人想得到的東西。”
這其中的轉換,必然是不容易的。但主動尋求這種轉換,需要放下,也需要大智慧。
一直贏很難,但是承認自己沒法做那個比昨天更好的自己,愿意承認并且接受自己的局限,更難。
在學習贏之外,也要學習如何輸。
3
總有一些人,沒那么想贏
另外想講的一個人,是田雨。光提這個人,可能大家知道的不多。我們更熟悉的,是他的角色,他是《慶余年》中的王啟年,《精英律師》里的何賽,《妖貓傳》里的高力士……
看到一篇《人物》對田雨的專訪,愈發喜歡他。
他是圈里的好演員,不缺戲演,一年進進出出十多個劇組,但演得也都是配角。去年,因為《慶余年》、《精英律師》被更多的人認識時,他已經44歲了,是個標標準準的中年男演員。
很多記者喜歡抓著他問:“默默無聞的時候,你失落嗎?以前那么用心準備、花了那么多心力的角色沒有反響,不難受嗎?”
大家想聽的他說的是,一文不名時的憋屈,和爆火時候的狂喜。
而田雨最喜歡說的是兩個字:隨緣。
“人生就像一個簽筒,有大吉、中吉、小吉、兇、大兇。能抽到大吉的人是極少數,不可能說我只要最好的部分,其他的部分我也接受?!?/strong>
如今,他不算抽到大吉,也至少算是抽到中吉,但在越來越多的機會發現他的時候,他希望減產。他向往的,是一種松弛的生活,陪陪老婆孩子,逛逛博物館、古玩街。
在過往的漫長時間里,田雨沒有因為無名而放棄,現在也沒有因為成功而變得更加進取。
田雨說:“我就是挺隨緣的人,非得催著我怎么樣,得拿什么獎,得演男一號……我寧愿退休。我就想踏踏實實演幾年戲,踏踏實實去生活?!?/strong>
田雨這樣的佛系不是誰都能理解,當然,他大概也并不期待別人的理解。
贏不是世界上唯一的選擇,也不是所有人都一定要把自己逼在高壓下,逼在懸崖上。
有人在慢慢悠悠地生活,有人在贏過之后學習怎么輸。這都是一種選擇,一種成長,一種進步。
別逼自己太狠,因為人總有自己逾越不了的高峰。我們不能跟自己的局限做對。
除了贏,我們要學習的事情還有很多。
比如,輸。
比如,遏制自己的欲望。
比如,安安靜靜的享受閑暇。
生命,因為選擇多樣,才有趣。
———— e n d ————
預約咨詢,請掃碼添加工作室微信!
若杉
若杉心理創始人
暢銷書籍:《停止內耗》
《閱己:做自己的心理顧問》
人生最大的理想:
見不同的人、聽不同的故事、寫不同的文章
我們的咨詢室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Slide for more photos
心理咨詢預約
微信預約:ruoshanxinli
電話預約:19910780529
選咨詢師請前往菜單欄”心理咨詢“欄
或直接聯系工作室:ruoshanxinli
小紅書@心理咨詢師若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