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網(wǎng)友們是否還記得十年前“公知”橫行我國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候,有一則非常流行的謬論,那就是,每當我們譴責英國人在歷史上曾經(jīng)搶走、盜竊過我國大量文物的時候,總有人會跳出來說,與其讓這些文物在中國被破壞掉,不如讓它們在大英博物館里享受良好的保護。但是英國人真的愛惜從外國偷搶來的文物嗎?當然不,他們才不在乎。
近些年來,大英博物館經(jīng)常被媒體披露文物保護狀況不佳。今年8月16日,該館發(fā)布的一則聲明承認了館內(nèi)部分藏品“丟失、被盜或損壞”,英國警方隨即介入調(diào)查,但到目前為止并未逮捕任何人。在8月25日,大英博物館館長宣布引咎辭職。
根據(jù)媒體報道,該館已經(jīng)有約2000件藏品失蹤。這是一個匪夷所思的數(shù)字,有考古學家形容這是現(xiàn)代史上最嚴重的盜竊事件。對于這種情況,埃及、埃塞俄比亞、、加納、希臘、尼日利亞等國早就發(fā)聲,要求大英博物館歸還被掠奪的文物。中國當然也不會落后,在8月27日,《環(huán)球時報》發(fā)表社評,正式代表中國向大英博物館提出要求,“請把所有通過非正當渠道獲取的中國文物無償?shù)貧w還中國”,同時我們還在道義上支持其他曾經(jīng)遭受英國劫掠的國家比如印度、尼日利亞、希臘等提出文物歸還的訴求。
據(jù)《環(huán)球時報》報道,在大英博物館里有約2.3萬件來自中國的文物,其中約2000件長期展示,包括《女史箴圖》的唐代摹本、遼三彩羅漢像、商周青銅器等稀世珍寶。
在弱肉強食的時代,英國人是帶著自豪感在大英博物館里展示這些文物的,它們都代表著“大英帝國”的“榮光”,因為霸權(quán)就是那個時代的“榮光”,掠奪別國的財富就是他們的“榮光”,弱國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在他們的“榮光”下瑟瑟發(fā)抖。
但是在最近幾十年,世界廣大受壓迫的國家和民族已經(jīng)覺醒,英國的這種“榮光”正在變成他們的恥辱。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英國人都認為這些血腥、可恥的歷史是一種恥辱。
要知道,昂撒人在傳統(tǒng)上只崇拜利益,你指責他們是強盜,他們不會生氣,因為強盜能快速獲得利益。所以,對他們講道德,是緣木求魚。然而,國內(nèi)卻有些學者不知道是不是讀書讀傻了,拋出一些奇談怪論,比如落后不會挨打,違反基于規(guī)則的國際秩序才會挨打。
不知道面對大英博物館里的那些文物該作何解釋。
其實,大英博物館拒絕歸還別國文物的主要理由和依據(jù),是英國議會在1963年修訂的《大英博物館法》,該法禁止博物館返還任何藏品。用自己設(shè)定的法律作為拒絕履行國際道義與責任的借口,這是十分虛偽和荒謬的。難道英國還以為自己是當年的日不落帝國、享有治外法權(quán)嗎?
尤其可笑的是,英國在脫歐之后,把全部身家性命都壓在了昔日的小弟、今日的大哥美國身上,希望借著美國的幫助來爬出經(jīng)濟泥潭。但是美國偏偏”親兄弟明算賬“,幫助是不會有的,生意是可以做的。
就這副破落戶的模樣,英國還對中國指手畫腳,香港”黑暴“事件的幕后有它,編造新疆”種族滅絕“謊言的有它,派航母來南海”自由航行“的還有它。中國早就該敲打敲打這個破落戶了。《環(huán)球時報》的要求出臺得正是時候。我們當然明白英國不太可能歸還那些文物。但是至少要一直對它敲打,讓它少在國際上汪汪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