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們,試想一下,剛畢業還籍籍無名的你突然被領域的頂尖大佬夸獎,甚至說你將來可以繼承他的衣缽,你作何感想?
不僅如此,大佬還把你介紹給同領域的其他重量級人物,常在那些人面前夸你,不遺余力地提攜你,你會如何?
誒嘿,這可不是什么二十一世紀爽文,而是真實地發生在一個人的身上。
這一切要從九百多年前的一場科舉考試開始說起。
公元1057年,在一位神秘大佬的主持下,科舉考試開始了。那一年科考可謂是千年科舉第一榜,是北宋文壇群星璀璨的一年。
▲《觀榜圖》局部 明 仇英(傳)臺北故宮博物院 藏
這年科舉有多牛掰?
同榜的有宋理學代表之一的程顥;有后來的大文學家蘇軾;有撈哥能手官至宰相的蘇轍;誕生了北宋未來的九位宰相;位列《宋史》列傳的就有二十三位......
能載入史冊列傳的都是大佬級別的人物,就連唐朝的翰林供奉李白在正史上也不過寥寥幾筆。可見,這場科舉有多牛掰了。
所以說這年的取士非常成功,他們后來為北宋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等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開啟了古代文人新的精神風貌。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離不開這場考試的主考官——歐陽修,當時的文壇領袖,人送外號“千古第一伯樂”。
先來看他的履歷:從小喪父,跟著母親在沙地上學字,發奮讀書,考試得了全省第一,全國第十四名,官至宰相。
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不僅自己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就連他的五位學生也躋身其中。
宋初時,“競為浮夸”“無益治道”的文風大肆流行起來,歐陽修深知文風之弊,也知道治國之要在于選人。
于是,他力排眾議,扛起了詩文革新運動的大旗,倡導文以載道,追求直言務實的文風。
1057年,歐陽修終于等到了這個機會。
他以翰林學士的身份主持了這年的科舉考試,對于那些辭藻華麗、只會空說大話的考生一律淘汰。
在歐陽修的主持下,這年的科舉為國家輸送了一批各行各業優秀的人才,開啟了北宋群星璀璨的時代。
按照宋朝的慣例,進士及第后,得拜謝主考官大恩,尊其為恩師,主考官也會盡力提攜門生。
蘇軾與歐陽修的師徒之緣至此開始。
歐陽修是一個會夸學生,會欣賞學生的老師,秉持的是鼓勵式的教育。
比如,他非常欣賞蘇軾,在寫信給朋友時也要順帶夸一下;與家人閑談時也要夸一下;上班的時候也要夸一下......
就這樣,在大佬歐陽修的一聲聲贊美中,蘇軾逐漸小有名氣,成為宋朝文人圈中備受矚目的小鮮肉。
那么,蘇軾的“高考”作文究竟寫了什么,才讓歐陽修如此喜愛?
他和蘇軾后來又發生了哪些故事,以至于這段師生關系成為千古佳話?
一起來聽聽意公子的講解吧
在央視《中國詩詞大會》上,康震老師曾這樣評價歐陽修:“如果每個王朝每個時代,都多幾個歐陽修,那就會有更多的蘇東坡涌現出來?!?/p>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小時候不理解為何伯樂不常有,直到長大后才知道,原來會欣賞和鼓勵別人,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能力。
人生何其有幸,能遇到這樣互相欣賞的朋友。
*參考文獻:
[1]王連旗.北宋嘉祐二年進士研究.河南大學,201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