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第四十二回“老魔小丑,豈堪一擊,勝之不武”中,慕容博在教訓慕容復時說道:“嘿嘿,大燕國當年慕容皝、慕容恪、慕容垂、慕容德何等英雄,卻不料都變成了絕種絕代的無后之人!
這其中提到的慕容皝、慕容垂、慕容德都是是十六國時期的皇帝,這慕容恪是何等人物,何以在慕容家族中可以和這些牛人并列?
慕容恪,字玄恭,他是慕容皝的第四個兒子。慕容恪的母親不受寵愛,所以年幼的他一直被當做透明的存在。然而慕容恪從小飽讀漢人的經史典籍,并嚴格以漢人士子的行為準則要求自己。
這種情況一直到他15歲的時候,由于他長得魁梧雄壯,性格又是沉著冷靜的那種,父親慕容皝也開始關注他,慕容皝發現每次跟著小子談話,都能給他驚喜,這小子有兩把刷子。于是,慕容皝開始把部分軍隊交給他帶領,開始有意培養他。
公元338年,后趙皇帝石虎打完段氏鮮卑,又以慕容部失約為由發兵10萬北伐。石虎仗著人多勢眾,就圍住慕容部的都城大棘城各種攻打,但是始終打不下來。
在某天早晨,慕容皝讓慕容恪帶領2千騎兵主動出擊后趙軍隊。后趙軍自亂陣腳,都爭搶這逃跑。慕容恪乘勝追擊,終于打敗后趙軍隊,一戰成名。
在同一年,段氏鮮卑向后趙詐降,然后與慕容部聯合成功伏擊了后趙軍隊,這次又是慕容恪帶著7千精銳騎兵立了大功。
公元341年,慕容皝讓慕容恪鎮守遼東,慕容恪安撫地方百姓,多次擊敗對手高句麗的進犯,還打下了對手的地盤南蘇,打得高句麗沒脾氣,都不敢再來了。
公元344年,慕容恪參與攻打鮮卑宇文部,燕軍大破宇文軍,并攻破都城紫蒙川,鮮卑宇文部就這樣被吞并了。
公元347年,慕容恪奉命與燕國世子慕容儁帶領1.7萬名騎兵攻打夫余國并攻克了,他們成功俘虜了國王及其人口五萬余口。
公元350年,后趙滅亡后,冉閔占據鄴城,并稱帝建立大魏。而一年后,前燕先后占領中山、幽州,兩國都想繼續擴張地盤,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公元352年,前燕和大魏爆發大戰,前燕在前期都吃虧了,最后在慕容恪的指揮下逆轉戰局,成功擊敗了魏軍,并俘虜了冉閔,大魏滅亡。
隨后,前燕在慕容恪的帶領下,先后在魯口之戰、野王之戰、廣固之戰等戰役中取得勝利,一舉成為地跨幽、冀、并、平四州的大國,并與前秦、東晉形成鼎立之勢,期間慕容儁自立稱帝,正式建立前燕帝國。
公元359年,前燕皇帝慕容儁病重,臨終前他對慕容恪交代說:自己的兒子年幼,恐怕鎮不住場面,他想效法宋宣公把帝位讓給慕容恪。慕容恪馬上堅決拒絕,他說:“陛下如果真認為臣地能夠安定天下,難道我不能好好輔助少主!”慕容儁聽后十分高興。(果然慕容儁只是試探,并不是真心)
第二年,慕容儁去世,年僅11歲的慕容暐即位,慕容恪受命與陽騖、慕容評及慕輿根等共同輔政,慕容恪效仿周公總攝前燕朝政。
不過,同為輔政大臣的慕輿根驕傲自大,他自恃戰功顯赫,看不起慕容恪。慕輿根先是誣告慕容恪要奪位,后來更是勸太后和皇帝慕容暐放棄中原地區,還都龍城。
慕容恪忍無可忍,最終聯合其他大臣干掉了慕輿根。隨后慕容恪聯合司徒慕容評、慕容垂共同協作,廣開言路,任人唯賢,前燕政局煥然一新,國內局勢也逐漸安穩下來。
公元365年,慕容恪聯手吳王慕容垂一起成功拿下了洛陽,兵鋒直指關中地區,前秦皇帝苻堅不得不親自到陜城進行防備他們。
一年后,一代英雄慕容恪病重,他考慮到皇帝慕容暐手中無實權,而輔政大臣慕容評又多猜忌,不能托付重任。所以慕容恪在向慕容暐交代后事時說:“吳王(慕容垂)文武全才,他的才能僅次于以前的管仲、蕭何。陛下如果把朝政大事交給他,國家就能獲得安定。不然,我擔心前秦、東晉會對我們不利。”慕容恪說完就去世了。
可惜,慕容恪死后,慕容垂始終遭到朝廷的猜忌、打壓,最后甚至于出走前秦,前燕也被前秦給吞并了,慕容恪若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回顧中國歷史,受命托孤并做到君臣關系融洽的大臣,除去上古時期的伊尹、周公外,以及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另一位就是慕容恪了。慕容恪勤政愛民,任人唯賢,廣開言路,同時代的勁敵王猛都稱贊他為“古之遺愛”。
慕容恪不僅在治國方面是一把好手,在打戰方面可是無可挑剔,他一生經歷多次戰斗,無一敗績,為前燕開疆拓土無數。因此,他在唐、宋兩朝可是位列唐之武廟64將、宋之武廟72將,成為古代歷史上少數幾個以非漢人身份,配饗祭祀的人之一。后世也評價他是十六國第一名將。
參考文獻:《晉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