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結束的世界杯上,中國男籃的表現讓國內球迷連續產生負面情緒,體育論壇爭議不止。
我看到其中有個說法,“馬尼拉是中國籃球傷痛地,這次我們又無緣奧運,十年前輸給了臺北。”
不知道是不是算法的原因,自從看到這個觀點后,這兩天我總是看到有網友說2013年亞錦賽敗給臺北是中國男籃歷史最恥辱一戰。
作為一個06年接觸NBA直播的普通球迷,看到有這種說法的人不少,我愈發疑惑呀。什么?當初男籃輸臺北是歷史最恥辱一戰?
2013年亞錦賽舉辦的時候,老張在讀高中。
打完臺北的第二天,我跟朋友去他親戚家拿個東西,他親戚恰好也是體育迷,電視播著打臺北的錄像,我坐著沙發喝著茶水看了會電視,我朋友等他親戚找物品坐我旁邊一起看。
我清楚地記得,我跟我朋友說的“這屆男籃怕是臺北都打不過。”
不對呀老張,你不是看的錄像嘛,還不知道已經輸給臺北了?
那會我們三線城市用觸摸屏手機的人還不多,社會正處于傳統媒體時代轉型為移動端互聯網時代的過渡期,更別說我是高中生,不被允許用智能機,接受新聞主要還是靠電腦和電視。
電腦基本用來打游戲了,新聞就還是靠看電視。一旦我沒有按時看《體育新聞》、《體壇快訊》,我就不知道當天體育圈發生了什么,甚至有可能過了很久不知道發生了什么。
我在不知道勝負的情況下,說的是“這屆男籃怕是臺北都打不過。”
事實是中國男籃確實輸球了,在當時的我的認知里,這很正常。我認為中國隊在變弱,而臺北隊擁有林志杰等人,他們的沖擊力不一定摁得住。
如果這只是我個人的主觀看法,并不成為一種很多人認為的事實,那我多年以后看到“最恥辱”這種字眼,肯定不會感到疑惑。
可我跟小學、中學、大學球友都聊過這場失敗,當時聊過,后來回憶過,大家一致說的是,臺北當時確實挺猛,中國輸得不冤。
我在網上查了查信息,讀者自行感受一下哈。
首先是那場比賽的數據。
試問中國男籃這幾個得分上雙的人的數據不就是在他們的正常水平線上嗎?
試問四人得分上雙可以被描述為“發揮嚴重失常”嗎?
試問我們輸的原因難道不是“臺北全面開花”嗎?
也就是我和球友描述的“臺北當時確實挺猛”。
再來,還是同一個作者在同一篇文章的另一段話。
都“不容小覷”了,這不還是說明臺北當時確實挺猛?
繼續,我們看看作者是如何描述比賽進程的。
“風云突變”、“措手不及”、“突然爆發”、“全面開花”、“使出渾身解數仍無可奈何”,這不還是說明了臺北當時確實挺猛?
輸給臺灣省,的確讓人難受;不僅輸了還輸了近20分,的確讓人難受;但就事論事,輸給一支開打前就知道和自己實力差距不大的隊伍,這絕對說不上恥辱,更別說歷史最恥辱一戰。
跟臺北當初打那場,最多只能描述為“爆冷”。我記得自己寫字經常用這個詞,查了查歷史記錄,例子如下:
即使國米(在2023年歐冠決賽)爆冷擊敗曼城。
阿根廷(卡塔爾世界杯)首戰爆冷負于沙特。
日本(卡塔爾世界杯)爆冷勝德國。
切爾西爆冷輸給薩格勒布迪納摩,圖赫爾隨即下課。
2021年10月底,羅馬1比6爆冷慘敗給博多格林特。
法國2021年歐洲杯爆冷負于瑞士出局。
王皓雅典奧運會決賽爆冷負于柳承敏。
林丹提及04年奧運會爆冷首輪出局。
什么是爆冷?紙面實力更強的一方輸給較弱的一方,這叫爆冷。
被認為應該達到什么成績的強者沒有達到人們的預期,這叫爆冷。
中國男籃當初打臺北,不能說穩贏臺北,但看起來是更強的一方,國人預期他們會贏但是輸了,這叫爆冷。
如果網友用爆冷形容當初輸給臺北,我絕對毫無異議。用最恥辱一戰來形容,那大可不必。同一幫人今年輸給菲律賓又開始說恥辱、不該輸、男籃垃圾。
輸給臺北的那屆亞錦賽,真正足以用“恥辱”這種字眼形容的是中國無緣亞洲4強、創下38年來最差戰績。
足以用“恥辱”形容的是,中國位列第五,前四我們輸了仨。剩下沒輸那個,今年也輸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