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戰場上,無人機的作用越來越大,甚至有成為戰場主力的趨勢。但無人機參與空戰,目前還是一個新課題。目前,無人機參與空戰主要有兩種思路。一種是忠誠僚機,既可以幫助有人機進入危險區域偵查,也可以攜帶導彈,增加打擊力度,甚至還可能替有人機進行近戰格斗。如果研制成功,將會大大改變空戰樣式。第二種是空中警衛。由大型長航時無人機攜帶空空導彈長時間在一個空域內待機,一旦發現敵方的巡飛彈,巡航導彈等目標,就發起打擊。在這兩個賽道上,中美的競爭非常激烈。
最近,美國方面率先公布了忠誠僚機的成果。據美國軍事網站《突破防務》報道,美國最大的軍用無人機制造商之一通用原子公司獲得了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LongShot項目的第三階段合同,開發一種能夠發射空對空導彈的無人機,將于今年12月進行空中測試。該合同價值9400萬美元,據美國媒體稱,這款無人機將顯著提高目前第四代戰斗機的空對空導彈射程和任務效能,并降低有人機的風險。
從通用原子公司發布的LongShot項目無人機想象圖來看,這款無人機的體積不大,機身內僅能容納大約兩枚AIM-120一類的空對空導彈,使用噴氣發動機推進,采用鴨翼設計,有一定的隱形外形,但并不極致。LongShot無人機原本設計就是能夠由轟炸機或者戰斗機投擲并伴飛,可以供美國空軍和海軍目前的主力戰機使用。從機身大小和美媒的描述來看,該無人機目前并不考慮由隱形戰斗機的內彈艙攜帶,因為該機的機翼折疊后體積仍然過大,因此它并不過于強調隱形性能,而可能更強調有較低的成本。目前該機航程、最大重量之類的主要性能參數仍未公布。
LongShot無人機的概念其實更接近飛行掛架,主要用來提供不同角度的發射陣位,提高打擊效果,但是我軍早已研制了相似概念的無人機,而且更近一步,比如飛鴻97。它不但能起到飛行掛架的作用,發射空空導彈,還能發射巡飛彈參與對地打擊,甚至可以參與近戰格斗。
其功能遠比美國的longshot更全面。但其價格當然也會比美國更貴。如何取舍功能和價格的關系,也是一個重要課題。畢竟,現在戰場已經證明,大量廉價的可消耗無人機,比單架昂貴無人機更適合大規模作戰。
在廉價的忠誠僚機方面,我軍早在2016年的珠海航展就展示了有人機掛載并釋放的無人機。該無人機的型號是SW-6,最早的展示是掛載在直-11直升機的短翼上,在此后的幾屆珠海航展上,該無人機還出現在了武直-10ME直升機和翼龍-10無人機等的展區里,表明它既可以由直升機掛載,也可以由翼龍-10這樣的大型無人機掛載。SW-6主要搭載光學和電子偵察設備執行偵察任務,也可以搭載戰斗部執行對地攻擊任務。
而第二種空中警衛,其實作用更大。最近,俄羅斯多次被烏克蘭無人機偷襲成功,損失了包括su30,il76等貴重裝備。逼不得已的情況下,不得不在莫斯科地區建設了很多防空塔,把鎧甲防空系統放上去,引起了很多嘲笑。這時候,如果是大型長航時無人機攜帶空空導彈守衛在莫斯科上空,其覆蓋范圍,和打擊效率遠遠超過這種模式。
在未來,如果臺海爆發戰爭的話,臺獨分子也有可能發射大量巡飛彈和巡航導彈對大陸縱深目標進行打擊。如果我們用大型長航時無人機攜帶空空導彈在臺海形成多道防線,就可以輕松廢掉這一招。假設空空導彈射程10公里,那一架無人機就可以控制直徑20公里的區域。10架無人機就可以形成一道200公里的防線,成本非常低廉。而且這項技術我們已經具備了。
在以往多屆珠海航展上我軍都展示了“翼龍”和“彩虹”系列無人機發射的“天燕-90”空對空導彈。當然,美軍也進行過使用MQ-9無人機掛載AIM-9“響尾蛇”空對空導彈試驗,而且時間比我們更早一些。未來,如果100kw以上的激光武器成熟,裝上這些無人機,那防御效果將更加強悍。
未來的戰爭,可能無人化是一個重要的趨勢。這個時候,拼的就是工業生產能力,而這一點,中國說第二,有人敢說第一嗎?所以,勝利必將屬于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