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源自網絡)
關于烤牛肉的熟度等級
□盧江良
最近,昆明讀書的琦琦在杭城一家燒肉品牌店留言,贏得了一份“霸王餐”。這個周日的晚上,我和妻子還有母親去那家店就餐。服務員端來一盤生牛肉,問我們:“請問烤幾分熟?”母親沒吱聲,我與妻子異口同聲地說:“烤熟點就行。”
記得,十六七年前,我第一次吃烤牛肉,是一位高中同學請客。她父母中的一位是知青,她從小在這座城市生活,高中畢業后回到這里,創辦了一家外貿公司。等我最近一次來這里打工,與她再次見面的時候,她的外貿公司已頗具規模。
那次,她請我在一家高檔餐廳吃韓國料理。服務員問我們牛肉要烤到幾分熟?我不知所以然。這時,同學向我解釋了烤牛肉的熟度等級。我困惑地問:“吃個烤牛肉要這么多講究?烤熟了不就行了?”后來,同學讓服務員給我烤了全熟的。
后來,我又吃過幾次烤牛肉,要么是別人請客的,要么是家人一起去吃的,但每次開烤前,服務員問幾分熟的時候,我從來不回答熟度等級,只是說:“烤熟點就行。”因為在我看來,吃烤牛肉,只要不是生的,烤幾分熟,又有什么關系呢?
去年冬天,某個傳統節日,我們去岳父母處晚宴,妻弟下廚為我們做菜,有一道菜就是烤牛肉。據說,為了讓我們品嘗到口味獨特的烤牛肉,他一大早跑了那幾家牛肉店進行選料。但食用的時候,他還是不無遺憾地說,有些烤“老”了。
就在那次用餐期間,作為“資深吃貨”的妻弟,向我詳細講解了對烤牛肉熟度等級的辨識以及不同等級所對應的口感差別。這讓我第一次認識到,將烤牛肉區分出熟度等級來,并非店家招徠顧客的噱頭,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對口感的追求。
不過,之后對于烤牛肉的熟度等級,我依然不怎么講究,每當服務員詢問熟度等級時,還是那句“烤熟點就行。”究其原因,一、我這種消費水平,還不到經常去吃的層次;二、即便偶爾去吃了一二次,也把不準哪種成熟度適合自己口味。
由此,想起孩提時代,由于家里貧窮,幾乎沒吃過整個蘋果,偶爾家里好不容易有個蘋果,共切成五份(我一家五口),每人一小份,但父親那份,總讓給我們吃。那個時候,蘋果在我們心目里,就是“好吃”的代名詞,從不會去考慮其他。
這正如,這些年吃烤牛肉,只要能品嘗到就是美味的享受,至于熟度的等級并不是我所追求的。現在,我能夠正確地看待區分不同熟度等級所具備的意義,已足以說明自己對于吃烤牛肉的觀念正在不斷地改觀,這應該算是一種不小的進步吧!
其實,縱觀我國牛肉食用史:在秦朝會被殺頭,在明清要被判刑,到了民國,才允許開吃。追根溯源,我國長期處于農耕社會,生產水平低下,牛作為農業主要動力的存在,備受重視。從牛肉的禁食到開禁,無不昭示了我國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
同樣,烤牛肉對于我而言,從三十歲之前從未吃過,到吃而未知其熟度等級,到雖知其熟度等級但不了解其價值,再到了解其價值卻尚未實施……這無疑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印證了我們從“饑餓”到“吃飽”再到“吃好”在不斷演進。
如今,距離第一次吃烤牛肉,已過去了那么多年,盡管對烤牛肉熟度等級的需求,于我還是沒有絲毫的改變。但我希望會有那么一天,我,不!我們去吃烤牛肉,服務員問牛肉需要烤幾分熟時,我們都能嫻熟地報出一個適合自己口味的等級來。
2023.9.18于杭州
盧江良:憑著良知孤獨寫作
■http://blog.sina.com.cn/lujiangliang
微信公眾號:lujiangliang-1972
新浪微博:weibo.com/lujiangliang
騰訊微博: t.qq.com/lujiangliang197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