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期
我是警察,我不去把危險局面控制住,誰去?
王恩鵬照片
王恩鵬,一米八六的個頭英姿挺拔,他15年的從警生涯片段,就在他談笑風生間,慢慢在我面前展開。
他的故事是從他在2008年加入警隊,成為一名社區民警開始的。
十多年前,如今高樓聳立的經濟技術開發區,放眼過去還是一片一片的農田,村里連柏油馬路都很少,大多是土路。
轄區村民經常來反映,說自家地里的菜被偷了。
雖然只是幾顆白菜幾根蔥少了,但對于丟菜的村民來說,這不僅是財物的損失,更是因此少了幾分安全感。
王恩鵬想過給菜地裝攝像頭。但當時,監控攝像頭剛開始推行,田地里也沒有裝這個的條件。
“我后來想到在菜地里裝一個移動監控,就是我自己。”王恩鵬說到這,笑了。
值班時,除了出警,他就開著警車在菜地附近轉悠,甚至連吃飯都在菜田邊,如果輪到全夜班,他就把警車停在菜地附近,自己打著手電筒在田邊巡邏,他想著“就是要看看有我守著,誰還敢來偷菜?!?/p>
持續了幾個禮拜“24小時守護”之后,居民們紛紛向他反饋再也沒有丟過菜了。
因為這件事,很多村民都認識了這位“有脾氣”的毛頭小伙,只要看到他在巡邏就紛紛拿著家里種的蔬菜給他,看他實在不收,就把菜從警車窗戶上扔進去,他很不好意思,趕緊抱上這些菜追上村民還回去。
事兒不大,但王恩鵬覺得十分重要,他形容這是“從警的啟蒙階段”,“因為從村民們信任的眼光中我開始領悟,社區警務工作,是一個要真正做到老百姓心里的工作?!?/p>
王恩鵬在社區走訪
那年,王恩鵬25歲。
當時,他所在的派出所里,30多個民警,和他差不多年紀,都是新警,都是一點點在日常工作中積累經驗。
當時,王恩鵬負責的是柳絮村,轄區常住人口不足1000戶,外來人口有2萬人。
村民們把空余的自建房用來出租,原本一個小村子,漸漸的人越來越多,越來越熱鬧。
人多了,治安也復雜起來,打架斗毆時不時出現。
王恩鵬值班,有人報警稱有人打架了。
王恩鵬迅速趕到現場,一下警車,鬧哄哄的,兩幫人正動著手,王恩鵬大聲警告:“住手!”
可那會,王恩鵬太年輕,打得起勁的兩伙人也聽不進。
王恩鵬和同事插進人群制止,就在他上去剛控制一個人的時候,對方手上有塊鐵片,在空中劃了一個圈,鐵片從左眼劃過,他突然感覺臉上有血流下來,“當時我還奇怪說這是誰的血濺到我臉上了,直到把人控制住后才發現自己的一只眼睛合不上了,整個眼皮都耷拉下來在眼前蕩秋千,才反應過來哦這是我自己的血啊?!闭f起當時情景,他指了指眼睛,他說得輕松,聽得我卻一身緊張。
后來,趕來支援的同事一起將人制服。王恩鵬去了醫院,聽到醫生說還好眼睛保住了,他有點慶幸,他更感到慶幸的是,幸虧受傷的人是自己,不是無辜路人。
“當時選擇這個職業的時候就知道自己面臨的危險,遇上這種情況心里就只有一個想法,我是警察,我不去把危險局面控制住誰去?”他說。
每個人在20來歲的年紀,渾身上下都是股勁兒,王恩鵬去醫院把眼皮縫好就去上班了。
認識的人看到他,奇怪他的眼睛看起來怪怪的,關心問起來,他就說“去做了個雙眼皮手術沒做好。”
經過治療,王恩鵬的眼睛功能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但時隔多年,左眼皮上的那道疤痕依然清晰可見。
時隔多年王恩鵬左眼刀疤依然清晰可見
有間屋子里,有兩只大號煤氣罐。在火場中,這相當于是兩顆“不定時炸彈”
這些年,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步入加速賽道,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地標型建筑取代了昔日農田,各行各業如雨后春筍蓬勃發展,現在,常住人口有3萬多人,外來人員有17萬多人。
2013年,王恩鵬已經當了5年社區民警。
這5年里,他走遍了社區的每一個角落,他對每個村子的道路設施還是人員情況都熟悉,村民們也都認識他,時任所長說他是當地的“百事通”。
村里誰家有點小事有點糾紛,村民都會第一時間給他打電話,希望他出馬幫助解決,他也總能第一時間穿過村里的小道出現在每個需要幫助的現場。
夏天的一天夜里9點左右,有村民打電話給他,說涂料廠后面的垃圾堆著火了。
根據村民描述看,王恩鵬初步判定火勢應該不會很大,所以他和同事開著派出所里的小水車迅速趕到現場。
因為對村里的街街巷巷非常熟悉,他們比消防隊先到,但到了現場,大家都嚇了一跳。
居民民房旁邊用彩鋼板搭建的300多平米的棚戶區,整個都處在大火中,連火場外都充斥著撲面而來的熱浪。
這樣的火勢,必須需要專業消防隊來救。
他趕緊讓同事聯系消防隊,讓他去村口給消防隊帶帶路,免得村里的道路彎彎繞繞耽誤時間。
緊接著,他又讓村長和村書記趕緊把邊上人員疏散,告訴村民們別再用水盆澆水了,這么大的火那點水根本無濟于事,這種情況下人多不僅幫不上忙,反而更加危險。
一對夫妻哭著跑過來說,“我們家有人還在里面?!?/p>
王恩鵬一聽,沒多想,戴上一個簡易的防火面具便沖入了熊熊烈火之中。
王恩鵬跑進火場后, 四周除了火光就是濃煙,時不時還有被燒斷的橫木從頭上掉下,他一邊小心地避讓,一邊在一團濃煙中尋找著。
就在這時,他看到院子里有一個身影在亂跑,趕緊上前拉住他,仔細一看是一個老大爺,當時老大爺整個人已經慌亂了,急著要說話但是又什么都說不出來,他趕緊先把他拖出了火場拉到安全地帶。
好在老大爺沒什么大礙,王恩鵬又問他里面還有沒有別人,但大爺嚇得話都說不完整,結結巴巴地說:“老婆,老婆還在?!?/p>
火越來越大,晚一分鐘說不定里面的人就沒救了,王恩鵬往身上澆了點水轉身又沖進去了,挨著一間間屋子找過去,等找到里面的一個房間時,看到一個阿姨還在屋里找東西。
“這都什么時候了,還不跑還收拾東西?”王恩鵬急壞了。
王恩鵬沖過去連拖帶拽地就把她救出來了,后來,阿姨說自己是想把家里的錢找出來帶走。
兩次沖進火場,王恩鵬吸入了大量濃煙,他回憶說當時感到自己頭暈。但他再一次往身上澆水,轉身第三次沖了進去。
聽他回憶起這些片段,我感到震驚:因為那會火勢肯定更加大了,他這再進去很可能出不來了,直到他告訴我,他為什么要再沖進去的原因,我的震驚變成了佩服。
前兩次進屋找人時,他看到有間屋子里,有兩只大號煤氣罐。在火場中,這相當于是兩顆“不定時炸彈”。
他想把這兩顆“炸彈”弄出去。
他跑到放著煤氣罐的屋子后,原本準備把煤氣罐抱起來帶走,可是,煤氣罐已經被燒得非常燙手了,他只好放下,把警服脫下來裹到煤氣罐外面,才勉強抱了起來……
與其事后痛心,不如在事前多走幾次社區,多宣傳一些安全知識
把這兩個煤氣罐抱到屋外,王恩鵬看到趕來的消防隊,跟他們說了幾句情況,人就昏倒了?!捌鋵?我當時整個人已經脫力了,全靠一點意念支撐著”,他回憶說。
當他清醒過來,火撲滅了。他問起來看望自己的同事現場情況,在他的再三追問下,同事才告訴一個無比痛心的情況。
原來被救出的那對老夫妻,晚上出門去散步,為了防止家里三個小孩子跑出去,把孩子在的那個屋子的門鎖上了?;馂陌l生的時候,三個孩子都沒能逃出去,消防員踹開門進去的時候,三個孩子緊緊抱在一起已經不成樣子了……
王恩鵬難過了很久,一直自責,總覺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點,總是在想如果當時門不是鎖著的,如果當時怎么怎么樣,孩子說不定能活……
自責后,他也反思:如果站在一個事后全局的視角來說,所有人都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甚至連這次火災都不一定會發生。他覺得,與其事后痛心,不如在事前多走幾次社區,多宣傳一些安全知識,預防這樣的悲劇發生。
這次大火,給王恩鵬留下了后遺癥。
抱煤氣罐時,煤氣罐上面的膠皮融化了,滴下來沾到他手上,把手部的皮膚燙壞了,他談起自己受傷,還很樂觀,“相當于給我做了一次免費的永久脫毛,據說外面做一次脫毛還挺貴的。”
更嚴重的是,現在,一到花粉傳播的季節,他的哮喘就會發作。
這是因為救火過程中吸入了過量的濃煙,他患上了沉積型肺炎,肺部留下了永久的鈣化灶,后來又演變成代謝綜合癥導致的,肺活量也從原來的7500降到了5000。“也好,我愛人知道我花粉過敏,也不讓我買花了,從這方面來看,我還省了很多買花的錢,也算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了。”他開玩笑地說。
王恩鵬因救火昏迷被送至醫院
多走,多訪,多交流,和居民成為互相信任的朋友,才是打開社區警務工作的最佳方式
警隊里,有句俗語,叫“上邊千根線,下面一根針”,這句話非常形象地表達了派出所工作的繁忙與復雜。
“上邊的千條任務”最終都要匯聚到“下面派出所”的針眼里,作為一個基層警務機構,派出所的職責涉及了很多方面,其中包括接處警、治安巡邏、調解糾紛、社區安防、打擊犯罪、戶籍管理等等,這些任務需要派出所民警全天候不間斷地進行,并且需要快速準確地做出反應和處理。
王恩鵬做了這么多年社區民警,他理解社區警務的核心就是:化解。
這份化解成不成功,關鍵靠民警的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個問題?
幾年前,他負責的社區適逢拆遷改造,原來的農村自建房改造成整齊美觀的住宅小區,小區建了圍墻。
但其中有個小區發生了怪事。小區圍墻隔三差五地被推倒了。
經排查,王恩鵬發現,是一位70多歲的大媽每天深夜都會把剛補好的圍墻推倒。
他找到這位阿姨,向她解釋了相關的法律規定,但令人意外的是這位大媽不僅不予理會,還有很強烈的對抗情緒。
到底是什么讓大媽這么做的?
王恩鵬想和大媽好好聊聊,了解了解老人的心理。當然,一開始他單獨去找大媽,大媽也沒好氣地回應。
幾次溝通下來,王恩鵬覺得,老人沒什么“壞心思”,她這么做就圖個自己方便。
老人之前一直是在農村生活,拆遷前老人每天在自己菜地里種種菜,拆遷后雖然搬進了樓房里,可每天依然要去地里打理打理,但因為圍墻剛好擋住了老人的路,去菜地要繞很大一圈,所以她才會經常把圍墻推倒。
王恩鵬也耐心地勸導,告訴她圍墻不是為了限制她,而是為了保護整個小區的安全,如果沒有了圍墻,萬一有小朋友跑出去被車撞到,或者有小偷進來,都是很危險的事。
理說明白了,老人也點頭了,但王恩鵬覺得情還沒到位。
從那以后,王恩鵬常去老人家串門走訪,經常幫她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問題。
一來一去,老人放下戒備,把王恩鵬當成了可以信賴的親人。
老人后來去世了,有時候,王恩鵬巡邏看到老人生前農作的那片菜地,會想起她。
“你不去走訪,不走到居民身邊,他們就對社區民警沒有印象,更不會有感情”,王恩鵬覺得,多走,多訪,多交流,和居民成為互相信任的朋友,才是打開社區警務工作的最佳方式。
這些年里,王恩鵬留意著居民們的變化,有的孩子從小學生變成了大學生,有的外來打工者在這里扎了根,有的企業從幾間廠房起家到有了幾家分廠……
大家的日子越過越好,王恩鵬也欣慰。
王恩鵬在社區走訪
我們事后才知道,他恐高
“他總是把事情做到極致,對自己特別狠?!边@是徒弟沈建對師父王恩鵬的評價。
2020年1月7日下午,正是隆冬。開發區一處建筑工地,一個小伙爬上100多米高的塔吊鐵架上,疑似輕生。
處警的民警和圍觀者都在勸著、安慰著,但小伙還是不為所動。從斷斷續續的交談中,了解到他是因為家里出現變故想不開。
王恩鵬出現了,快步走向塔吊,他一步步爬上去,爬到100多米的塔吊,徑直走向小伙,坐到他邊上,“有什么問題,和我說說“,王恩鵬已經不是當年那個青年小伙,他的話里帶著過來人的成熟和善意,讓小伙情緒逐漸平靜下來,半個多小時的勸解后,小伙放棄了沖動的念頭,走了下來。
“我們事后才知道,他恐高。”沈建心疼地說。
王恩鵬與徒弟沈建
王恩鵬無論天熱天冷,總穿著靴子,是為了避免自己腳再度受傷??赏降苌蚪ㄒ徽Z道破,“不出意外的話,還是會出意外的?!?/p>
王恩鵬的腳傷是舊傷。
2016年一天晚上,他下社區走訪時,不小心扭了下,當時腳腫了很大,大家都勸王恩鵬早點回去看看,但王恩鵬還是堅持著把社區走訪的工作做完才返回所里,回到所里,又因為手上還有其他事情,自己就簡單地處理了一下。
第二天,他原本想去醫院檢查,但正好又遇到轄區居民為孩子上學的事上門求助,又沒去。
去醫院的事,一拖再拖。“只要沒有特殊的事情,師父就一定在社區里走訪,別看他腿上有傷,但是手機里記錄的步數連我們年輕人都比不過他?!币苍S和高強度的走動有關,他的傷勢最后發展到連走路都困難了,在領導的再三命令下,才請假去上海一家醫院檢查。
醫生檢查后,說王恩鵬的這只腳的韌帶功能已經喪失了,需要植入人工韌帶才能治好。
王恩鵬沒想到這么嚴重,他還以為治療下很快自己可以回去工作了。聽醫生說要做手術還要恢復很久,他又決定放棄手術,選擇保守治療。
這就有了他穿長筒靴的前因,這是按照醫生囑咐,穿著長筒靴可以避免習慣性扭傷,同時,他每天都在積極地做康復訓練。
即便如此,意外還是有。
王恩鵬值班接到報警:社區里有人疑似遇到電信網絡詐騙了。
他急著趕去止損。阻止詐騙,就是和騙子搶時間。
這一心急,下樓時,他又一扭,摔倒了,他無法站起來。
同事帶王恩鵬去醫院檢查,因為誤診又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后來,專家一看,“你這是腳骨斷裂啊。”
但當時,醫院里能做這個手術的幾位醫生都在外無法安排馬上手術,只好臨時打石膏做個緊急處理……
王恩鵬在家休息了一個多月,拖著打著石膏的腳又去上班了……
王恩鵬每年都會給孩子們上一堂安全防范教育課
我們唯一不變的,就是要對得起這身警服
“小王,你又來啦……”前段時間,同事經常在王恩鵬辦公室看到他正在埋頭寫作業的兒子。
其實,那段時間,王恩鵬的妻子因病住院手術,他白天上班,下了班再趕到醫院陪護。家里的孩子沒人照顧,為了不影響工作,就把孩子接到所里同吃同住。
去年年底,區公安局部署開展了出租房屋安全整治專項行動。開發區轄區大量公寓樓、城中村、農村自建房對外出租,是此次整治的重點區域之一。一開始,很多房東對這項工作并不理解,有的甚至還有一些抵觸情緒,整治工作一度推進緩慢。
王恩鵬挨家挨戶給房東們做思想工作:“這些違規搭建的隔斷如果不拆,一旦發生火災怎么辦?”很多居民一眼就認出了這位當年“救火英雄”,聽得進他的話。
整治工作順利展開。
現場粉塵彌漫開來,在現場的王恩鵬咳嗽不止,同事勸他,他卻說,“你們去忙其他工作,整治工作還是我去。”
幾個月的連軸轉,加上吸入了一定量的粉塵,王恩鵬的咳嗽愈發嚴重,直到出現了高燒癥狀,他才放下手頭的工作去醫院。經檢查,他的肺部反復感染,再一次住院接受治療。
“他總是把最棘手的工作留給自己,把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留給我們?!庇羞@么一個榜樣在身邊,同事們都被激勵著。
師徒兩人走訪企業
7年前,沈建還是一枚社區新警,剛從師傅王恩鵬手中接過葉澤湖花苑社區?!拔覀冚爡^的特點就是企業多、員工多,服務好企業和員工,社區警務工作就做好了一半?!?/p>
王恩鵬常帶著沈建走訪轄區的大小企業,排查風險隱患,收集意見建議,解決實際困難……有這么一個師父助陣,很快,沈建就上手了,獨立開展日常工作了。
幾年前,轄區一家企業的管理層找到沈建。原來,企業由于生產需求擴大了產能,員工數量從原來兩三千猛增至近萬人,管理難度驟增,希望派出所能幫忙出謀劃策。
沈建沒經驗,向王恩鵬尋求幫助。王恩鵬帶著沈建去企業,從生產車間到外部道路,從治安警情到詐騙警情,師徒二人白天在企業調研,晚上就回到單位分析數據。
經過一周時間的研究,師徒二人為企業量身定制了一套系統解決方案。除了在企業內部成立駐企警務室,派駐一名反詐專員外,還請交警部門對外圍的道路進行了人車分流……
這家企業內部的違法犯罪警情和電信網絡詐騙發案均實現了大幅度下降,周邊道路也沒有發生過重大交通事故。
現在,社區警務越來越高科技,王恩鵬所在的派出所正在建設智慧社區,社區警務室設立了一站式服務,“智匯e家”、出租房屋“旅館式”管理平臺、“智慧公寓”等新市民服務系統,居民們不用跑來跑去辦事,信息登記、掌上租房、安全防范宣傳等事在手機傷就能完成。
對王恩鵬來說,科技也在逐漸解放著他的“腳力”。
但他依然喜歡自己走街串巷、腳踩在路上的踏實感,他一直堅持:“我們唯一不變的,就是要對得起這身警服,要把社區每一個人都放在心里,要用自己的雙腳走遍社區的每一個角落。”
安全整治專項工作
個人檔案
注: 封面圖片來自網絡,其它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 :二寶
編輯 :胡冰
排版 :海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