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和輿論場,微博一直像神一樣的存在。
由于微博對平臺內容創作者缺乏嚴格的管理和把關,導致大量不實信息得以惡意傳播,被造謠者深受其害,甚至跳樓。
最近,有兩篇文章專門提到微博存在的亂象。其中,一篇出自最高人民檢察院主管、檢察日報社主辦的媒體《方圓》雜志,另一篇出自中央電視臺今日說法官微。
9月21日,《方圓》雜志,發表了一篇題為《在網上曝光明星“黑料”能掙錢?她意外發現了一門“刪帖生意” ……》,徹底揭露了微博大V的違法行徑。
文章提到,一名化名為馬玉的女大學生,剛開始是通過微博推銷面膜,但她發現,發布網紅、明星們的娛樂八卦,特別是負面黑料,容易獲得大流量,漲粉效果好。
微博粉絲達到數萬人以后,馬玉不僅收獲了微博平臺給予的流量獎勵,而且還收到了一條私信,對方希望她刪掉她微博賬號上的一篇帖子,并表示愿意為此支付費用。馬玉從中發現了商機,并以此為業。
文章特別提到,馬玉發布的網紅黑料、明星出軌帖子,都是網友投稿或者她從娛樂網站上面復制、抄襲、截取、拼湊而來的,只要能博眼球,她不管真偽,也從不考證。
這種不管真偽的帖子,很快就出事了。
上海影視界的一顆新星被馬玉在微博營銷號“黑”,其公眾形象一落千丈,從此沒有公司愿意與她簽約。
這名影視界的新星,因此患上了抑郁癥,多次跳樓輕生。但馬玉還是不依不饒,繼續在微博上曝“黑料”,逼著她花錢刪帖。
馬玉最終被這名影視新星告上法庭,另外還有近10名被馬玉“黑”的藝人、網紅,也通過微博平臺投訴馬玉。
馬玉敗訴后,不但沒有吸取教訓,反而換了一個八卦揭秘賬號,繼續放“黑料”撈錢。
《方圓》雜志的文章稱,馬玉刪一條帖子少則要幾千元,多則要上萬元。在收到對方轉過來的錢后就安排刪帖,如果沒人聯系刪帖,她就安排手下的人不停地轉發,@更多大V。
2018年10月,馬玉用一個八卦揭秘賬號,發了網紅林梅(花名)的黑帖,林梅找她刪帖。馬玉收了8000元后,林梅隨即報警,馬玉被公安機關以涉嫌敲詐勒索罪刑事拘留,后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5000元。
被判刑后,馬玉被單位開除了公職。被羈押期間,馬玉讓前夫陳陽管理自己的微博賬號。
2019年初,馬玉被釋放后,她再次接管自己的微博賬號。沒有固定工作的她,對發帖、刪帖這種輕松來錢的工作更不會放棄。
9月13日,中央電視臺今日說法官微發表了一篇題為《微博上誹謗高校老師,法院判了!》的文章。
這篇文章提到,2022年1月8日,某微博用戶發布了一篇指稱某高校老師利用婚姻騙取財產的文章,言辭激烈,“道德淪喪”、“詆毀和利用老校長”、“處心積慮奪取房產”、”氣死我母親和暴力毆打家人“、“建立情人關系”……這些博眼球的不適言論,經涉事高校向微博發函后,文章被刪除,但發布者又注冊了另一個賬號更改昵稱,繼續發布不實文章,還放話:你覺得刪帖就能掩蓋事實真相嗎?
期間,涉事高校老師多次向微博投訴,要求刪除有關自己的不適文章,并要求微博對惡意發布文章的兩個微博賬號禁言并關閉賬號,但微博每次僅刪除相關文章及言論,始終未采取禁言、關閉微博賬號。
遭受誹謗的這名高校老師,將發帖人和微博平臺一同訴至法院。
一審法院經審理查明發帖的兩個微博賬號使用人姓名均為小章(化名),其在涉案文章中的指稱未能提供證據證明情況屬實,因而屬于捏造虛假事實的行為,構成對高校老師小陳(化名)的誹謗,侵犯了小陳的名譽權,應在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書面賠禮道歉,并賠償小陳律師費、取證費、精神損失費共計1.4萬余元。
國家多次強調要整治網絡環境,杜絕不適言論滿天飛,微博為何屢踩紅線、屢教不改?
而且,對造謠生事的博主、微博大V,即便被查實,甚至因此被判刑,也不見平臺生態好轉,仍然造謠、網暴不斷。
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