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個人盡皆知的“鬼故事”:今年高考報名人數又漲了!
自2017年的940萬人以來,已連續七年都在增長。果然沒有最卷,只有更卷,這年頭想上大學真是越來越難了...
不僅國內卷,國外賽道其實也不輕松。
根據教育部最新數據顯示,在過去的2020年海外留學生人數達70.35萬,而十年前2010年這個數字是14.4萬,整整翻了5倍。
今年的留學申請,各大排名大洗牌,熱門留學目的地調整申請流程,申請要求提升...
這時,就有家長問,未來留學也“內卷”了么嗎?
雖然是越來越不容易,但這條路仍比高考要寬闊許多。
舉個英國留學的例子:
以劍橋為例,官方數據顯示,2020屆中國申請者共計1343人,發出offer 285份,最終入學208人(部分學生主動放棄或因為沒有達到入學要求),劍橋成功率為15.5%。
對比高考來看,北京2021屆高考人數5.1萬人,以“北郵為例”,成績達到“頭部211”大約1557人,占比8.0%。
同樣看上海,同一屆高考人數超過7萬人,39所985大學在上海錄取人數為3531人,僅從比例上來看,高考的錄取難度非常大。
除卻這些頂尖名校之外,部分海外名校錄取率更高了。比如英國G5之一的倫敦大學學院UCL每年在上海500枚+錄取,加拿大TOP大學多倫多大學發出近400個錄取。
或許對于在國內因為各種原因上不了好大學的學生來說,出國留學這條路要比高考寬闊很多。
雖然道理都懂,但很多家長還是處于焦慮和糾結之中。細究起來,根源是仍在用應試思維規劃出國之路,有幾個揮之不去的擔心。
01
成績不考最高分,申請怎么辦?
高中學術成績當然是首位,但是對于海外大學的多元錄取標準,學術成績是敲門磚,拿下入場券還要看很多其他因素-興趣愛好、性格、領導力等等。
不用去爭搶著做第一名,堅持愛好保持特質才是最重要。
02
考不上名校,出國有意義嗎?
這個其實是家長的通病,但是再多想一步“考上名校,然后呢?”就完成了人生目標了嗎?孩子的成長才是關鍵。
我們更多地是為了他們以后能夠獨立生活,擁有工作承擔家庭責任的能力,所以只要他們健康成長,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為什么一定要深陷名校之中呢?
03
花這么多錢,值不值?
首先,不建議“砸鍋賣鐵”只為出國留學,還是需要根據每個家庭自身的條件來進行選擇。
如果考慮回報率,那我們從就業薪酬上來看,
數據顯示:海歸優先職位的平均招聘薪酬連續3年走高,2022年達14680元/月,比2021年增長7%。
圖源:智聯招聘
除了畢業后的薪資,留學帶來的價值是全方位的。從歸國發展來看,就業、落戶、創業...方方面面的福利都是實實在在的。
所以,其實大家對出國留學的擔憂都是可以“選擇”的。對以上問題相通了,也就不用如此焦慮了。
對于考慮留學的家庭來說,更多應該是提前開始進行專業規劃。從根本上說,留學申請準備的過程,也能夠幫助孩子去挖掘出了學術之外的其他特長和愛好,包括情商、逆商、領導力、國際視野等等。
如果,你還有關于留學規劃的具體問題,比如應該怎么選擇國家和專業?哪個階段出國留學更好?英語學習有什么要求和技巧?
10月14日13:30,在東大明宇豪雅酒店2樓將舉辦2023全球名校教育展,屆時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中國香港等10+個主流留學目的地的院校招生官齊聚于此,面對面解答大家的招生申請困惑。同時,也有海內外升學指導專家現場分享和咨詢,進一步讓大家認識了解到大趨勢。
即日起至10月13日,通過線上預約報名教育展,到場后專享2024全球留學地圖(紙質版)一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