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拜登政府最近幾個月開始關注烏克蘭政府的腐敗問題。美國國會的兩黨議員中都有不少反對繼續支援烏克蘭政府的,他們反對的主要原因,一是烏克蘭政府無能,大反攻沒有值得一提的戰績,勝利無望,二就是烏克蘭政府腐敗嚴重,繼續支援他們就是浪費美國納稅人的錢。當然,這些只是借口。
毫無疑問的是,如果美國不再支援烏克蘭,烏克蘭軍隊就根本支持不了幾天,這個政治后果是拜登政府無法承擔的,這將導致美國盟友體系的崩潰。然而美國兩黨政治的撕裂,使得很多政客議員并不在乎國家利益,他們只希望拜登為首的民主黨灰頭土臉趕緊下臺。
為了堵住這些人的嘴,同時也是給美國資本一些甜頭。美國政府九月份在布魯塞爾舉行的“烏克蘭多方捐助者協調平臺”上發表了一份關于“優先改革”的長篇聲明,針對烏克蘭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打擊腐敗的“改革”措施,包括派人監督烏克蘭政府的國防采購、在烏克蘭軍火企業、反腐敗局和特別反腐敗檢察官辦公室里設立由美國人組成的監事會、甚至要限制烏克蘭政府最具實權的一個部門SBU(烏克蘭安全局)的職權范圍。
在同一時段,美國政府還在國務院網站上發表了一份長達22頁的所謂“綜合國家戰略”非保密版本的文件,也是要求烏克蘭政府進行反腐敗的“改革”,其內容與那個“優先改革”文件大同小異,打出的旗號也是美國政府正在“幫助基輔根除瀆職行為”。這份文件強調,腐敗可能導致西方盟友放棄支援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斗爭,因此烏克蘭政府不能推遲反腐行動。
這些文件沒什么稀奇的,畢竟美國有權監督自己援助的資金。然而,美國《政治》網站的記者最近得到了這份“綜合國家戰略”的保密版本,內容非常“勁爆”,顯示出美國想要徹底吞下烏克蘭這個國家。
該文件首先警告說,“對烏克蘭政府高層腐敗的看法”可能“破壞烏克蘭公眾和外國領導人對戰時政府的信心。”這是給澤連斯基下通牒,接受改造,或者接受戰敗。有了這個恐嚇之后,美國的真面目就露出來了。
這份保密版本的文件大約六十多頁,內容包括方方面面,從烏克蘭國有銀行的私有化改造到“幫助更多烏克蘭學校教授英語”,再到鼓勵烏克蘭軍隊采用北約制式等等。這份“綜合國家戰略”是美國國務院起草的,包含了美國國防部在內的其他部門的意見,包括目標清單、實現目標的時間表以及美國官員希望實現的里程碑。顯示出美國對控制一個國家是十分專業的。
據《政治》網站透露,機密版本中列出的第一個美國政府期望的里程碑是:烏克蘭國防部“根據北約標準的條令和原則建立了一支專業化的初級軍官和士官隊伍。”還有一個目標是制定一項“國家級抵抗計劃”,這可能指讓烏克蘭人持續不斷的反攻。
美國還希望看到烏克蘭通過建立一個“能夠支持核心需求的國內國防工業”,以及建設一個能夠促進國防信息技術初創企業成長的環境,來生產所需的軍事裝備。烏克蘭顯然是沒這個能力的,那這一塊蛋糕必然是美國軍工復合體吞下了。
對于烏克蘭的經濟,該戰略的非機密版本宣稱:“去政府化,特別是能源和礦業部門的去政府化是重建一個更美好的烏克蘭的核心原則。”機密版本則指出,改革成功的一個指標是烏克蘭政府“支持有意義的改革,分散對能源部門的控制。”這一塊蛋糕,則是美國能源和礦產大亨吞下了。
該戰略的機密部分呼吁烏克蘭金融系統“增加貸款以鼓勵企業業務擴張”,并減少國家在銀行業中的作用。該部分期望的一個里程碑是“銀行透明地歸私人所有。”這一塊蛋糕,是華爾街的。
美國政府還似乎急于“幫助”烏克蘭政府機構建立監督能力。列出的目標包括從幫助烏克蘭地方政府評估腐敗風險到人力資源辦公室改革的所有內容。例如該戰略稱,美國正在幫助烏克蘭會計局加強審計和相關的工作,部分原因是為了跟蹤美國的直接預算支持。
美國政府還要插手烏克蘭司法系統中起訴戰爭罪的能力。預期的里程碑包括選出2000多名新法官,并清理積壓的9000多起司法不當行為投訴,從而清理舊法官。這是要牢牢控制烏克蘭政府的監督和司法系統。韓國檢察院和日本特搜科的威力大家都看到了。
美國政府制定的這個戰略還要確保烏克蘭不僅保持親西方的定位,而且還要與美國發展特殊關系。美國認為這將通過普及英語教育來實現。該戰略說明,美國正在向烏克蘭教育部提供技術和其他援助,以改善英語教學。這是要保證美國的統治千秋萬代。
總體來說,如果澤連斯基接受這份“國家戰略”文件,烏克蘭不但在政治上將完全成為美國的傀儡,而且在經濟上和文化上也將完全受到美國的控制。
在現代社會,我們很難找到一個國家會心甘情愿地讓外國政府改造本國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以及一切,而烏克蘭將是一個活標本。這場戰爭讓我們大開眼界,美國所標榜的“民主自由”都是些什么玩意兒,就寫在這份《綜合國家戰略》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