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體爆出威馬汽車車主反映威馬車機系統、手機App顯示無法加載,處于暫停服務的狀態。隨后更是爆出威馬申請破產重整的新聞。曾經風光無限的造車新勢力威馬汽車,如今走到了申請破產審查的地步。
少有人知,威馬也曾與航天牽手,一度推出“宇航科技”量產車,在航天+新能源車的跨界合作上試水了諸多方向。
宇航科技加持威馬W6,銷量平平
W6于2021年4月16日上市,威馬官方宣傳其為國內首款量產的具備無人駕駛功能的智能電動車型,由威馬汽車深度聯手百度Apollo平臺研發打造。在電子電氣架構、網關、語音交互、場景化體驗等方面采用全新設計。
威馬W6發布,2021年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威馬官方新聞內容:W6從航天飛船圓潤飽滿的造型中汲取設計靈感,整車外觀采用“宇航科技”的造型設計理念。M形一體式貫穿燈組,“翼型線造型設計”,隱藏式門把手,懸掛式車頂和“太空船式尾翼”設計,盡顯運動SUV的大氣,威馬W6整體外觀設計,符合時代審美。
威馬W6可能是國內首個宣傳與航天技術相關聯的新能源車,不過在網絡上暫沒有查到關于“宇航科技造型理念”的詳細說明,也難以查到相關文獻資料。
威馬汽W6銷量數據,圖源/太平洋汽車網
盡管有宇航科技“加持”,但威馬W6的銷量卻不盡如人意。
根據太平洋汽車網信息顯示,從2021年W6上市以來,銷量幾經波峰波谷,2022年7月以來逐步下降趨勢明顯。
攜手中國航天ASES ,未能爆款
2021年開始,伴隨W6上市的推廣,威馬汽車與百度Apollo Park、中國航天ASES聯合舉辦了多項線下推廣活動,城市包括北京、深圳等多地。
為了主打“航天牌”,威馬著實做了不少工作。
威馬W6“放手一泊”活動
根據威馬官方新聞的描述:威馬汽車攜手中國航天ASES,共同打造了國內首個集車輛自動駕駛功能與航天科技于一體的“智能空間站”。通過為熱愛航天的年輕群體創造親臨太空的沉浸式體驗,“智能空間站”不僅體現威馬汽車對中國航天事業的致敬,更詮釋了威馬汽車“科技惠普”的企業宗旨。
在活動現場,威馬汽車通過太空元素和模型,設置了由“發射”、“對接”、“登陸”、“返程”所組成的體驗環節。在不同的環節中,威馬W6模擬了火箭發射、空間站對接機構以及探測車登月等場景。
但從消費者看來,相比諸多航天元素的推廣活動,車主可能更關注產品技術。
威馬汽車“放手一泊”活動
威馬宣傳W6為“智能電動車停車專家”,是國內首款搭載百度AVP自主泊車的自動駕駛量產車型,并可實現自動過匝道、排隊跟車、障礙物繞行、跨層巡航搜索車位等功能。
不過,國內僅有北京、上海、成都、深圳四個城市的5個停車場支持該功能,新聞報道中的“PAVP高精地圖泊車” OTA上線后開通全部功能最終沒有實現。
有觀點認為,彼時的百度自動駕駛業務急需落地的應用。恰逢W6時機合適,或許是一次聯合推廣宣傳。
除此之外,彼時威馬汽車還宣布聯手潮流IP“太空兔”ROBBi,在微博平臺招募熱愛太空探索的“宇宙觀察員”,被招募的隊員將獲得ROBBi潮流手辦及“太空種子”認領資格。成功完成培育的宇宙觀察員還將有機會與威馬汽車一起前往火箭發射基地。
但威馬官方并未給出“宇宙觀察員”最終前往火箭發射基地的活動說明。招募之后,活動再無后續,官方也鮮有相關內容。威馬與中國航天的攜手,并未出現現象級的跨界爆款。
創業維艱,自身強大才能基業長青
威馬汽車自2018年首款車型交付以來,累計銷量超過10萬輛。曾經身處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與蔚來、理想及小鵬并稱為新勢力四小龍。
威馬的倒下之所以廣受業內關注,不僅因為曾跨界航天合作,更因為是走到量產上市階段的首個破產的造車新勢力。
2023年一度傳出威馬或通過香港Apollo上市回血,但隨著9月終止收購協議的發布,威馬終究沒有等來他的白衣騎士。(編者按:此Apollo非百度Apollo)
威馬汽車官微
根據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顯示,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已于近日申請破產重整。
威馬隨后在網絡上公開回應稱,雖陷入困境,但威馬不會躺平,更不會倒下,希望通過調整企業戰略,解決財務債務問題,獲得投資人參與重構和發展等展開積極自救。
威馬走到今天的局面,讓人唏噓不已,更讓外界關注的是其背后原因。
中科院戰略咨詢院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汽車行業特聘研究員鹿文亮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威馬的失敗有多層原因。
- 收入不理想。威馬上市車輛的銷售不及預期。
- 威馬的產品研發進度慢。產品創新不足,迭代速度慢。
- 亮點功能未實現。高等級自動駕駛、代客泊車等功能在量產車上都沒有實現。
另外,威馬在經營策略、供應鏈管理和銷售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同時,汽車分析師、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則認為,即使后續威馬汽車破產重整成功,也面臨很大的市場挑戰。”第一,威馬汽車缺少核心技術,它的自動駕駛、軟件生態系統是短板。第二,現在威馬旗下的產品都是幾年前的,已經被市場淘汰了。”
威馬興衰帶給的啟示在于:跨界航天的噱頭或許能引起一時關注,但終非長久之計。收入、產品、技術、進度等都是決定企業生死的關鍵,哪一條是短板都將拖企業后腿,一旦出現幾條短板,可能將萬劫不復。
近來有媒體傳出威馬CEO沈暉已在國外,希望威馬最終還能逆風翻盤,未來不論演繹何種新故事,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任何跨界加持都不如自身強大。
汽車行業如此,航天亦如此。
參考及引用:
“停車專家”威馬W6攜手中國航天ASES,“智能空間站”進駐北京 (baidu.com)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7741870188930989&wfr=spider&for=pc
威馬汽車采用了“宇航科技”的造型設計理念 (baidu.com)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0100930633957302&wfr=spider&for=pc
威馬淪為“危馬”!售后沒了,車主咋辦?
https://mp.weixin.qq.com/s/czUfyT7kDShTWfwJNEff1g
威馬汽車微博、官網、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百度百科等網絡公開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