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專家羅曼·斯科莫羅霍夫提出幾大理由:中國確實需要Su-57
為什么中國需要Su-57?
中國要強大,需要強大的國防。為了突破,陸海空三軍都需要先進跨代裝備。
當然,西方根本不渴望與中國分享軍事技術;軍民兩用技術也被禁止。總的來說,西方螺絲擰得最緊,但中國并沒有放棄,繼續獨立自主開展尖端技術的突破工作。
中國對五代機發動機最感興趣。這是俄國的強項。
雖然中國已經有殲-20,這架飛機真的不錯,未來改裝潛力無限,但是發動機還是一個瓶頸。
第一批列殲-20 裝備的是俄羅斯 AL-31FN 發動機,接下來是國產渦扇-10S,它與AL-31非常相似,但功率更大,推力達14.2 噸,俄國才13.7噸。在這些發動機上,中國于2017年開始使用自己的錸鎳高溫合金渦輪葉片,技術進步令人印象深刻,但大修間隔僅為 500 小時,與俄羅斯和美國的發動機相比,還有差距。而美國的航空發動機大修間隔可達1500小時。
到 2023 年,具有受控推力矢量和加力燃燒室功率為 18.5 噸的 渦扇-15 發動機應該開始服役。是否服役,還有待官方宣布。
因此,我們必須明白,沒有發動機的發展,六代機的研制根本不可能。這在中國也是很好理解的。中國不缺稀土金屬,中國只缺乏航空高溫合金開發專家。而且中國還缺乏航空發動機特種合金工廠。
除了航空發動機高溫葉片的突破,俄專家說中國還需要一種新的發動機點火系統,這將確保發動機在飛行過程中能夠熄火后重新啟動。
而俄羅斯獨家研制的AL-41F1 的等離子點火技術將非常有用。這也是中國夢求的先進點火技術。
中國人為什么需要 AL-41F1 很清楚:為殲-20A準備。根據最低限度的估計,解放軍希望購買大約 330 臺 AL-41F1S 發動機。
當然,引時談判會有很長的討價還價過程,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
主要問題不是價格,主要問題是俄羅斯工廠無法生產這樣大量的訂單。按俄國現在的產能, 330 臺發動機不是幾個月就能生產出來的,需要數年,你懂的。這是一個非常長期的合同。
中國空軍下達如此巨大的訂單,還可讓俄羅斯推遲與印度空軍之間簽訂類似合同,讓印度蘇-30沒有發動機用。
中國目前的渦扇-15 是一個很有前途的項目,盡管這款發動機具有所有優點,但也有缺點:因為點火系統完全過時了。如果發動機在飛行中熄火或關閉,則無法啟動。由于粉末鑄造合金,它對過熱的反應非常差,并且零件在高轉速下的可靠性并不突出。所以帶有內部液體冷卻的第二代DD1000單晶葉片。
總的來說,為了讓殲-20成為成熟的第五代飛機,它還需要一個成熟的第五代發動機。AL-41F1S雖然不是最先進的發動機,但還是比渦扇-15強。
所以俄國推測中國對下一階段AL-41F1發動機非常感興趣。
俄羅斯正在開發的 AL-41F2 先進發動機,具備三回路,這將使其在巡航模式下更加經濟,并將降低整個飛機的溫度,因為由于第三回路的吹掃,廢氣的溫度會降低。
此外,有消息稱,俄羅斯工程師決定在新發動機中實施 S 形進氣口的想法。一方面,這將大大減慢空氣進入發動機的速度,另一方面,它將完全隱藏葉片,從而很好地減少雷達反射信號,增強隱身性能。
當然,發動機將具有等離子點火功能,這將使發動機可以在高達 5000米以上的高度啟動。
新發動機還有兩平面推力偏轉矢量。有消息稱矢量偏差角將為40-60度,這足以為飛機提供超強的機動性。這些新技術讓中國確實喜歡。
而西方的一方不會給中國任何東西。因此,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那樣對俄羅斯航空業的發展感興趣。有像俄羅斯這樣的鄰居作為朋友是非常有益的。
事實上,中國不需要 蘇-57,中國早就突破了五代機制造,只是因為發動機。這就是為什么中俄軍事合作將長期進行的原因。未來不排除像蘇-35一樣,中國購買24架蘇-57支持俄羅斯的航空產業。以免工廠倒閉,技術失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