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流量密碼,但如果您覺得文章合您口味,那隨手的一個關注、點贊、收藏、評論或者轉(zhuǎn)發(fā)都是對我最大的支持,謝謝。
本文展示的僅為個人觀點,如果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qū)交流。
前言
因為工作的關系,我經(jīng)常需要備份很多資料,而又由于公司里禁止使用很多網(wǎng)盤,因此備份資料往往只能是用自己的移動儲存設備。
之前買過一些移動硬盤,比如希捷、西數(shù)、東芝這三塊3~5T的移動硬盤。他們的重量和輕薄各有千秋,速度倒是都差不多,但是當我在夏天輕裝辦公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還是小U盤用起來更輕巧。
于是...
我入手了這塊臺電的小巧大容量U盤。從它在我手中的樣子就能知道,外形和重量都屬于便攜性極高的那種,而容量則高達1TB。
對于熟悉數(shù)碼產(chǎn)品的人來說,臺電是比較出名的品牌了,但是對一些不怎么關心數(shù)碼產(chǎn)品的群體來說,也許臺電的名氣不夠響。
▲臺電是廣州商科旗下的品牌,而商科這家公司是參與起草過行業(yè)地方標準的。
外觀
▲這款臺電U盤型號是靈刃系列固態(tài)高速U盤,具體尺寸只有71.5*18*8mm,放在手上還能握拳。重量官方說是24.3g,但實際拿在手上沒啥感覺,畢竟一個雞蛋都要五六十克。
▲U盤采用了合金材質(zhì)的外殼,使得存儲環(huán)境更抗壓抗摔更防X光。金屬的材質(zhì)疊加立體壓鑄工藝,使得U盤外觀頗具科技感,結構也更牢固。
▲對比我剛剛提及的三塊移動硬盤,這款臺電U盤的小巧不言自明。
▲蓋帽內(nèi)部采用了聚合物鰭片結構,使得蓋帽可以更好的固定U盤接口位置,而同時又不會對它因摩擦而產(chǎn)生磨損。
使用
▲由于這款U盤可以直接在剪輯視頻時使用,因此在單位里我通常就是插在電腦上的。大家記得要插在USB3.0的接口上,而不是2.0的接口,否則速度會慢上很多。
▲在寫入大量碎小文件的時候,速度峰值最高達到了132,而全程幾乎維持在50左右,讀取的速度由高到低,在80左右。
▲而寫入1.4G電影的時候,速度也趨向于50,可以看到讀取的速度即便是有下降趨勢,那都是有244MB/秒的。
當然,實際速度會和傳輸?shù)膬?nèi)容、傳輸?shù)脑O備以及環(huán)境有關。我還用軟件測了下在我單位電腦上,這款U盤可以得到的理論讀取速度。
▲實測讀寫速度分別是428MB/秒左右和396MB/秒左右。
▲官方環(huán)境下,速度則分別達到了538和457左右。
▲在家的時候,我通常會插在MAC MINI的機身上。至于原因,其實用過蘋果產(chǎn)品的人應該都知道,蘋果電腦和手機,存儲越大價格越高,而使用外置移動硬盤或者U盤來代替額外的存儲空間,不失為一種省錢的方法。
▲我的機子只有500G的存儲空間,甚至比不過一些手機容量....著實讓人見笑了。
▲這款容量1T的U盤才400多,而如果我要讓這臺電腦湊到1T容量的話,價格我記得當時差不多要1500左右。
▲在MAC MINI上,我同樣實測了1.4G硬盤從U盤到電腦的速度——5秒。
感想
聽說存儲產(chǎn)品由于某些限制解除的關系,會在雙十一期間大打價格戰(zhàn),但1T400多的價格已經(jīng)打動我了,而作為小容量終端使用群體,U盤和移動硬盤一直是我的剛需產(chǎn)品。我總結一下,如果你是商務人士,更注重便攜和顏值,這款1T的臺電U盤完全符合消費定位,如果你平時需要攜帶大量視頻素材的話,那需要更大的移動硬盤放在身邊,但是缺點則是體積會大很多。
以上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如果滿意本文還請一波三連,如果有異議或者想討論的也可以在評論區(qū)或私信與我溝通。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