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兔快跑/文心一言AI制圖
手工勞動/獸妹
手工編輯 /角叔
出品/獨角獸觀察
10月27日9時整,極兔速遞環球有限公司(下稱“極兔”,股票代碼:1519.HK)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了!
這是一個毫無懸念的結果,同樣不出意外的是,一向以低調、神秘示人的李杰,極兔的締造者,并未如其他企業創始人一樣,親自敲響港交所那個象征企業“里程碑”時刻的銅鑼。
取而代之的是,公司的兩位高級管理人員和13位一線代表。這13位一線代表有快遞小哥、倉庫管理員等不同崗位,分別來自極兔業務涉足的13個國家。
與上市不同,極兔的命運,充滿著懸念。
極兔,沒有“理想國”。
01
落差
4個多月實現“光速上市”,在別的企業身上看似奇跡的事情,在極兔這里顯得稀松平常。
極兔,自2015年誕生于印度尼西亞,僅8年時間,其自2020年進軍中國市場也才不到4年,已光速成長為一家在中國位居前五、在東南亞第一的快遞界“巨無霸”。這是苦心經營數十年、老牌快遞巨頭通達系所無比艷羨的。
然而,上市對于才誕生8年的極兔來說,并未展現“巔峰”意味。
10月27日上午9時,極兔股票正式開始在港交所主板交易。發行價為12港元/股,然而僅一個多小時后,股價便破發了,全天波瀾不驚,最終平收在發行價12港元,總市值達1057億港元。
股價疲軟,在這此前已有不妙的信號。極兔在招股期間認購熱度并不高,到正式上市交易前夕,極兔速遞-W(01519.HK)暗盤收報11.86港元,較招股價12港元跌1.17%,以每手200股計,不計手續費每手賬面虧約28港元。
根據招股書,此次極兔計劃在全球發售3.266億股,其中香港發售占10%,發售股份3265.52萬股,國際發售占90%,另有15%超額配股權。Aspex Management、博裕資本、D1 Capital、GLP、紅杉、順豐、淡馬錫、騰訊、高瓴9大投資方將作為基石投資者參與本次發行,認購總金額為1.995億美元。
不僅如此,極兔擬募資規模與6月份遞交申請時比,出現了大幅度縮水。6月擬募資規模在 5 億美元至 10 億美元(約 39.09 億港元 -78.18 億港元)之間,而最新募資規模為35.28億港元。低于此前的最低預期。
招股書稱,按照發售價計算,其預計市值將為1057.5億港元,遠高于上市規則第8A.12條所規定的市值800億港元。
但這一市值與早前的估值已相去甚遠。去年8月《胡潤2022年中全球獨角獸榜》當中顯示,極兔估值達1300億元,僅次于菜鳥的1800億元,是妥妥的物流獨角獸企業。都按美元計,按發行價計算的市值與上榜時估值,縮水了60多億美元。
曾經靠大筆燒錢來追求規模,如今極兔未及時找到下一塊踏板,陪跑多年的明星投資機構,也紛紛“被套”。
去年2月,段永平曾回應雪球網友,他坦言,自己確實投了,“算是友情支持一下,畢竟是我們公司出去的。不過,我不喜歡物流的商業模式,不建議大家投這類公司。”
02
野望
低調的李杰,早就懷揣著對快遞界霸主的野望。
2020年3月,從東南亞起家的J&T Express公司,化名極兔開始在國內起網。彼時李杰的野心,曾在發布后又快速刪除的《致J&T極兔速遞中國代理的一封信》中隱現。他稱,“如果有一天,我們在中國進入行業Top3”,作為締造者,是“何等驕傲和自豪!”
李杰與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的淵源頗深。
李杰締造的極兔,因善于價格戰,被稱之為“價格屠夫” “快遞界拼多多”。
不僅企業發端基因類似,而且極兔早期靠著拼多多的訂單紅利走到今天。
李杰又是老OPPO人,其在老東家OPPO有著15年的職業生涯,創業初期得到段永平的投資。
黃崢因段永平一直以來的扶持和投資,被認為是段永平的“四大門徒”之一。
有著這一段淵源,再加上明星投資機構一路陪跑力挺,李杰的極兔,可謂是一路大殺四方、兇猛異常。
極兔誕生之時,快遞江湖已經硝煙四起了,等到極兔進軍中國市場之時,更是巨頭林立。所以早期極兔是一只籍籍無名的兔子,極兔能極速狂飆,成為一只帶有獠牙的“瘋狂兔子”,很關鍵的一點是資本的支撐。招股書顯示,2017年7月至2023年5月,極兔速遞已完成9輪融資,累計超50億美元。
明星機構云集。上市后,第二大股東是騰訊,持股6.32%;博裕為第三大股東,持股6.1%;ATM為第四大股東,持股5.49%。高瓴資本持股2%、紅杉持股1.62%,分別名列第六、第八大股東。
正是在高舉高打的進擊之下,才有了“價格屠夫”“快遞界拼多多”“快遞卷王”“攪局者”“黑馬”等等,這些外界給極兔的稱號,也顯示出極兔在快速崛起當中的爭議纏身。
更讓行業驚訝的是,極兔上市也很“極兔”。
極兔于6月16日遞交了申請書,不到四個月后,10月2日,便通過了港交所聆訊,半個多月后,10月16日至19日啟動招股,計劃募資35.28億港元,發售價為每股12港元。10月27日,極兔正式登陸港交所。
菜鳥8月、順豐9月均向港交所遞交申請書,但最終極兔成為今年第一家登陸港股上市的物流公司。
03
頑疾
然而現實是,高舉高打的極兔,至今距李杰的目標,依然有不小的差距。
根據其招股說明書披露,2022年,前五大民營快遞公司當中,極兔位居第五,市場份額僅為10.9%。
不僅如此,招股書中披露的極兔業績,也令外界頗為擔憂。
長期大筆燒錢,帶來的是長期大額虧損。
招股書顯示,自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5.35億美元、48.52億美元、72.67億美元、40.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90億元);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極兔經調整凈利潤虧損分別為4.76億美元、11.78億美元、14.88億美元、2.64億美元,三年半時間累計虧損超34億美元。
除此之外,高企的資產負債率讓人咂舌。自2020年至到2023上半年,過去三年半時間里,同行申通、韻達和順豐的資產負債率平均大致維持在55%左右,圓通更低,平均為31%。與之相較,極兔則依次為141%、201%、185%、190%。
今年上半年,極兔賬面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1.95億美元。也側面佐證著上市的緊迫性。
近年來,極兔燒錢的名聲早已在外。早年間業內流傳,極兔剛進軍中國市場,燒錢最多時,“每天燒掉近一個億”。
極兔似乎陷入一個“怪圈”,如果不靠燒錢打價格戰、資本運作以及代理模式等手段,在巨頭林立格局穩定的局面下,極兔似乎很難成長起來。可靠著這些長成“龐然大物”之后,極兔的敏捷性卻在消退。
而想要拋棄原來的模式,又找不到新的成長路徑,極兔注定將陷入兩難之間。尤其是未來的大環境下,極兔的原有模式也沒有了復制的空間。
04
烙印
李杰與其締造的極兔,更像一對“矛盾體”。
李杰本人的低調、神秘,是眾所周知的。
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網絡世界里,僅流傳寥寥幾張李杰在公開場合的照片,而搜索其言論視頻或音頻,更是一無所獲。
在外界眼里,低調神秘的李杰本人,在業內人眼里,是一個“銷售大才”,私下交往中很重情義,崇尚段永平的“本分”理念。他還是一個充滿熱情和善于帶動人心的領導者。
招股書披露李杰今年48歲,按年齡推算,李杰是1975年出生的,此前外界盛傳其是60后,恐怕是誤傳。
在招股書中,李杰被稱之為連續創業者,并稱他負責制定公司的戰略遠景以及方向、目標,儼然極兔的掌舵者。
事實也確實如此,李杰在極兔擁有著極大的話語權和決斷權。李杰目前的身份是,極兔速遞創始人、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兼董事會主席。
上市后,李杰依然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1.54%。雖然持股比例并不高,但由于公司是AB股架構,投票權為10:1,因此李杰可行使約55.56%的投票權。這一點類似于京東的劉強東。
2015年,在OPPO R7印尼發布會上,李杰做出了那個令人意外的決定——去創業。
李杰1998年從北京科技大學市場營銷專業畢業,1999年,也就是畢業第二年,擔任江蘇百勝電子有限公司部門經理,負責音像產品銷售。這個公司是步步高跟OPPO在江蘇、安徽、山東、浙江四個省份的總代理。
直到9年后,2008年2月,李杰開始擔任南京百勝歐珀通訊設備有限 公司的總經理,負責OPPO產品在江蘇省及安徽省的分銷。一干又是5年之久。當年李杰在擔任蘇皖地區總經理時,他帶領的隊伍在OPPO公司綜合打分連年排名前三,銷售貢獻穩居冠軍寶座。
那之后,李杰自請到海外開拓疆土。在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擔任OPPO售價海外獨家銷售代理PT. Indonesia OPPO Electronics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負責領導OPPO在印度尼西亞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日本等其他亞洲市場的全球擴張。由于李杰頗具銷售才干,且又重情重義,OPPO總部為表彰李杰,特設立“李杰獎”,以獎勵全球銷售機構的頂級銷售人員。
2015年,李杰的極兔速遞誕生之時,并未涉足國內市場,而是選擇了其在OPPO時奠定根基的印度尼西亞。
低調的創始人與外揚的極兔,這個“矛盾體”的誕生背后,恐怕是李杰本人,面對“夢想與現實”的撕裂,而作出爭斗與妥協的現實映射。
然而,夢想與現實之間,上市并非一劑“萬能藥”,也不意味著極兔巔峰的開始,前路依然荊棘密布。
尤其是在行業競爭加劇、重新洗牌的關鍵時刻,自身缺乏造血能力、并購后整合難等諸多頑疾之下,極兔,還要快跑!(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