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10月27日訊(記者 唐潔瓊 攝影 白楊)10月27日下午,由湖南電信、紅網共同策劃的“尋味湖南·2023云上豐收節”暨衡東土菜文化旅游節鄉農薈公益直播正式開播,衡東縣副縣長尹乙鳴、湖南都市頻道記者海瑞、衡東縣第六屆土菜文化旅游節文旅推廣大使陳林源化身好物推薦官,帶網友一同吃土菜看美景。
衡東縣副縣長尹乙鳴(右二)、都市頻道記者海瑞(右一)在直播間
直播在湖南電信IPTV電視端/手機端、湖南電信視頻號、紅網抖音、時刻新聞、紅網時刻LED聯播網等平臺同步進行,借助鄉農薈平臺,通過鄉農薈客廳的嘉賓對話,主播繪聲繪色地推介,云端分享衡東當地特色農產品、人文風情、產業故事,吸引數百萬人次觀看。三樟黃貢椒、柴火臘肉、勁脆老雞爪、野生洋姜、山澗野菜、楊橋麩子肉等衡東土味,走上了更多消費者的餐桌。
直播在紅網時刻LED聯播網同步進行。
用云網的力量,助力衡東黃貢椒“出圈”
衡東,山水之地、文化之鄉,一個土菜飄香的城市。衡東土菜雖以“土”聞名,借助云網力量,土味也變得潮味十足,全國十大名椒三樟黃貢椒的“辣”,三湘咸蛋黃的“純”,衡東大桃的“鮮”,真塘草魚的“肥”,石灣香干的“香”,鄉里臘肉的“正”,楊橋麩子肉的“嫩”……鮮辣味美的“舌尖”衡東,總能讓食客惦記。
主播正在推薦三樟黃貢椒。
俗話說:“無湘不成軍,無辣不成菜”。作為湘菜菜系分支之一,衡東土菜既融入了博大精深的湘菜風格,又極富地方風味和獨特韻味,成為湘菜領域的一道亮麗的風景。衡東土菜原料取自衡東本土所產的土、畜產品為主輔料,采用民間傳統的烹飪方法制作而成,辣、鮮、美是其突出特點。
“辣”是衡東土菜的重要要素,作為“衡東土菜”必不可少的佐料,三樟黃貢椒伴隨著“衡東土菜”的聲名鵲起,因其皮薄肉厚、辣度適中、辣后很甜、微香,脆而爽口,無需添加其他調料,所以三樟黃貢椒被稱之為“衡東土菜之魂”,與山茶油、米燒酒合為衡東土菜“三件寶”。
現場品嘗黃貢椒脆肚。
“楊橋麩子肉紅艷艷,石灣脆肚胃口大開;柴火正旺,端上頭碗;推杯換盞,月滿西樓,笑問客從何來……”直播間,大廚現場烹飪了黃貢椒炒肉、黃貢椒脆肚、干豆角炒臘肉、楊橋麩子肉等衡東名菜,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它的鮮香可口。除了全國十大名椒三樟黃貢椒,石灣脆肚、楊橋麩子肉、野生洋姜等來自9家優質企業推介的20余款農副產品同步上架,備受網友們的歡迎。
云端開啟舌尖上的衡東,用美食化解鄉愁
“衡東土菜好吃。”“買點黃貢椒回家,自己也能做出衡東味。”“干豆角、黃瓜皮、臘肉,都是家鄉的味道”,網友在直播間熱情留言,并紛紛下單,把衡東的美食帶回家,開啟舌尖上的衡東。
大廚現場制作干豆角炒臘肉。
干黃瓜條。
直播間還帶來了農家干豆角、農家干黃瓜條、洋姜、臘肉、臘腸等衡東農家食材,這些原生態的農家菜,滿是家的味道。即便在外漂泊,炒上一碗干豆角炒臘肉、黃瓜條炒肉,打開味蕾,用美食化解鄉愁。吃飯、煮面的時候,搭配一勺下飯貢椒醬、黃貢椒豆鼓,胃口大開,絕佳的下飯神器。
正如尹乙鳴所說,“衡東土菜,炒的是家的味道,人人、家家都可以炒出來。”而借助云網力量,衡東的地道食材,走入全國網友的家庭,讓網友們在家也可以做出地道的衡東美食,做出家鄉的味道,一解思鄉的情緒和鄉愁。
直播間特邀湖南電信嘉賓品嘗衡陽土菜。
湖南電信IPTV電視端同步直播。
湖南電信IPTV手機端直播。
鄉村振興,云網先行,不斷更新迭代的通信技術不僅能連接萬物,讓城鄉生活變得活色生香,還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插上“云”翅膀。為充分運用綜合信息化服務助推農村蓬勃發展,當好云網先行官,近年來,中國電信積極投身“數字”賦能鄉村振興的“主戰場”,持續推動農業產業發展從“用上網”向“用好網”轉變,為綠色果蔬、農產品加工等特色農業產業增長提供硬核支撐。在云端即可開啟舌尖上的衡東,讓更多的網友能夠品嘗到衡東的美食、鄉味,用實際行動賦能鄉村振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