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沒有想到,韓國的證券監管部門,也就是韓國金融監督院,突然放出來一個大消息,其實韓國的證券指數最近也類似于我們的A股,就是不斷下調,而且非常不穩定。為了保護股市的穩定性,為了保護所有投資者的利益。突然發布聲明,將從11月6日開始,暫時禁止股票賣空,期間一直維持到2024年的6月份。這個聲明真的是敢做敢當,就這份勇氣都值得點一個贊!
那么在這段長達8個月的時間內,韓國的證監部門要干什么呢?其實他們真的是前瞻性的看到,韓國目前實施的股票做空機制有漏洞,他們決心徹底來解決這個問題。之后他們要做兩件事,每件事都會對惡意做空者有著重大的打擊:
一、在之前韓國金融監督院就已經宣布過,計劃對全球投資銀行的股票賣空交易展開全面調查,11月份正式開啟調查。原來從2021年5月之后,韓國金融監督院為了活躍股市,解除了股票賣空禁令。那么現在將開啟調查,從這一時間起到目前的所有賣空交易。調查范圍是包括全球投資銀行以及各類機構。
二、韓國金融監督院將重新全面評估賣空規則,之后準備改進規則之后重新建立監管系統。未來將實施新的股票賣空規則,所以在這8個月期間暫停一切賣空行為。
那么對于我們的大A股來說,是不是有借鑒意義呢?在之前對于量化做空以及各種賣空,股民有著非常大的負面表現評論,那么是不是也可以學著韓國暫停?一方面調查之前的賣空交易有沒有貓膩?另一方面重新評估規則,重新改進規則呢?
目前我們A股市場上確實存在著,利用各種直接的或者間接的賣空機制來收割股民的現象。因為我們的監管規則不完善,所以他們可以利用各種消息或者是技術手段讓股民投資者變得不理性,然后通過賣空賺到高額利潤。
當然我們看周邊證券市場,為何香港市場量化交易就不怎么盛行,其中賣空機制要求非常死板,就是其中一個原因。另外就是聯交所投資者數量還是比較少,賣空機制瞞不過他人,有可能自己干這個事兒,就成為了被收割的對象。所以當那些量化交易者或賣空交易者,準備收割股民財富時,他們有可能被他人在隨后收割。
而我們的A股市場則不同。出現的直接和間接的賣空手段太多,而且規則不完善不透明。就以之前被不斷批評的轉融通規則來說,這就是一個明顯的交易漏洞。本來新股上市之后,主要股東都要被限售,不得以直接或者間接手段賣出股票。但是他們完全可以借助于轉融通的交易規則,將限售股票借了出去,實現變相賣空套利。
也就是說他們通過轉融通賣空了自己的股票,實現了自己做空自己的上市公司的目的。如果未來自己的公司股票下跌,但是他們通過轉融通已經成功鎖定了上市成交價和實際市場價格之間的差額利潤。那么誰是最后的接盤者呢?還不是股市的普通投資者嗎?最終看到的現象就是上市公司掛牌之后股票一路下跌,但是這些主要股東已經將利潤拿走,而且不用被鎖定。
我們的A股做空機制也應該徹底檢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我們的監管部門也可以仔細思考,如果也來一個這種急剎車式的暫停,并且調查之前的賣空交易,有可能對于A股是一個重大的轉折點。這就是一個好的做法,未來都將有利于A股的穩定向上發展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