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11,可以說是價格戰最慘烈的一屆。在雙11開幕之前,各大電商平臺動作不斷,都把目光放到了“低價”競爭上,而唯品會在這個時候,卻干了一件“瘋狂”的事情。
在11月20日,也就是雙11開啟前夕的時候,唯品會和中國中檢達成了戰略合作,并且宣布雙方將圍繞商品質量檢驗認證方面深化合作,共建鑒定實驗室,共同打造一個消費品質量保障的數字化、標準化體系。
這個消息讓人感到最“震驚”的地方在于,唯品會竟然和在檢驗認證領域擁有中國最頂尖的水平檢驗機構達成了戰略合作關系。要知道,這件事情放在幾年前可以說基本沒有,就算放到現在,也是一件非常罕見的事情。
更何況,在當下的電商雙11戰場,價格戰才是主旋律。可以看到,很多電商已相繼打出“全網最低價”的旗號,開啟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價格戰。
事實上,唯品會在質檢體系上面做努力,是一步好棋。既是為了在雙11競爭當中建立“品質消費心智”,同時也是為了接下來的電商競爭做布局。在當前的消費市場中,大家都有一種錯覺:好像低價就是電商競爭的一切,其實并不是。
低價是電商爭奪用戶的噱頭,一個吸引流量的借口,而圍繞在這個核心之外的你爭我奪,才是雙十一背后的一大看點。
比如說京東CEO辛利軍就表示:一直以來,京東推崇的低價,不是靠以次充好、缺斤少兩、偷奸耍滑,換來的“假低價”;而是靠誠信經營,持續在供應鏈里“擠水分”,把通過極致效率省下來的錢讓利給用戶和合作伙伴。
低價的競爭,歸根結底還是供應鏈的競爭,是成本的競爭,同時也是質檢體系的競爭,任何一個環節掉了鏈子,都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
一個很明顯的例子,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寧愿購買99元的耐克、安踏,也不愿意選擇“9塊9包郵”的三無鞋子,在純粹的低價和性價比消費之間,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后者。
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升,品質消費正在成為大趨勢。唯品會作為品牌特賣電商,一邊持續深入大牌供應鏈保證“好價”,一邊建立更高質量的質檢體系確保是“好貨”,實現“好貨好價”無疑是其走向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的一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