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中國·中國發展網傳播矩陣(稿件 方圓)11月5日,一心基金會第四服務隊與北回歸線愛心協會的志愿者們肩并肩,繼續踏上深入心靈的走訪路程。志愿者們分成三組,深入雞街鎮、冷泉鎮、草壩鎮、中和營鎮、白水鎮等鄉村,走訪了一批家庭困難的學子,為他們送去了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愛和支持。此次走訪活動不僅是溫暖的探訪,也是深刻的公益調研考察,旨在進一步了解和關注那些在家庭經濟困難情況下仍然努力學習、積極向上的孩子們。每個孩子背后都有令人動容的故事,他們的經歷不僅僅是數字和數據,更是是鮮活、有血有肉、充滿希望和夢想的生命。志愿者們通過這次調研,用實際行動為這些孩子的未來點亮了希望之光。他們的足跡,在地圖上或許只是短暫的一筆,但在這些孩子的人生路上,卻是長久而深遠的一章。
張小華、洪煒民、莫沃林、馬藝菡、陳鳳、龔賜宴、張子希、張鐳瀟和林子涵組成的調研一組前往了雞街鎮莫舍白村委會箭竹林村、胭粉莊和雞街小學附近進行了深入的走訪。志愿者們見證了孩子們努力拼搏考上高中的教育現狀以及許多家庭面臨的困境,感受到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
志愿者們走訪的一位小女孩面容清秀卻顯得憔悴,眼神中透著不為人知的堅強,以及隱藏的抑郁。她的家庭遭受了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她和父母一同遭遇了一場交通事故,身受重傷。女孩在學校自習結束后,父母來接她回家,沒想到,一個肇事逃逸的司機撞到了他們一家三口。在交通事故中,她的母親遭受了粉碎性骨折,喪失了勞動能力,而她的父親,之前作為一名卡車司機,同樣因重傷無法繼續從事這項工作。不負責任的司機因經濟困難無法承擔賠償,使得女孩本已不富裕的家庭瞬間陷入了絕境,他們不得不四處借貸進行治療。
志愿者們看到父親瘦弱的身軀支撐著整個家庭,而母親躺在病榻上,她的眼神雖然充滿了痛苦,但更多的是對女兒未來的擔憂和無助。小女孩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成績依舊不錯,但性格變得更加內向和沉悶,她的童年,似乎被那一場事故帶走了色彩。小女孩在志愿者的鼓勵下,露出了久違的微笑。志愿者們承諾將盡最大努力幫助小女孩繼續她的學業。
調研二組由任妙兒、姚麗容、倪童、廬云霞、莫柱穩、張翠華、陳婭敏、毛蘊琦、劉源、何軍、龔政瑜和李應蘭組成。他們前往冷泉鎮興隆村委會菲都古村、草壩鎮新溝村以及文翠街道和平村。這些地方的自然環境非常優美,但對于當地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來說,生活的艱辛依然難以讓外人體會。
志愿者在走訪過程中遇到了一對姐妹,姐姐已經考上了紅河州第一中學,女孩非常優秀和有拼勁。妹妹目前讀初二,志愿者在了解了家庭情況后,覺得妹妹也是一個非常有學習熱情的孩子,希望爭取在她升入初三后將其納入資助項目。
姐妹倆的家庭條件非常艱苦,父母靠著種植辣椒為生,每月收入不過兩千元。在這樣的環境中,姐姐依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連續多年獲得了市級三好學生的榮譽。在家中的墻上,掛滿了她獲得的獎狀。姐姐的性格略顯內向,不太陽光,但她對學習的熱愛絲毫不減,喜歡讀書,希望通過知識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
志愿者們在她們的家中,看到了姐妹倆在昏暗的角落里用功讀書的地方,她們的桌子非常簡陋,旁邊的墻壁上沒有刷膩子,裸露的石塊顯得格外刺眼。在離開之際,志愿者們在姐姐的桌上留下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別人有的我沒有,那我就努力出別人沒有的。”
簡單的話語,不僅是對姐姐的鼓勵,也是對妹妹的期望,希望她們能夠勇敢面對生活中的困難,不斷奮斗,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光明道路。
調研三組由劉秋蘭、王銘、張翠芝、周志波、何子涵、洛桑、王冬娥、王朝富和楊元釗組成。他們踏上了前往開遠市中和營鎮白家田村、太平寨村委會樹木克下寨、市靈泉街道灑紅口村和瀘西縣白水鎮果衣村委會路衣村的路途。
調研過程中,第三組志愿者遇到了一個特別貼心且樂觀的女孩。她在四歲時父親便去世了,母親隨后改嫁,留下她由爺爺奶奶撫養長大。她的哥哥僅有初中學歷,雖然外出打工,卻也僅能自食其力,無法分擔家庭的壓力。爺爺奶奶年事已高,堂哥偶爾能提供幫助,但因自己亦需養育小孩,經濟狀況并不寬裕。
這樣的家庭背景并沒有擊垮這個女孩,她總是樂觀地面對生活的困難,平日里是爺爺奶奶會做飯,但她一旦回家就會主動承擔起做飯的任務。當天走訪結束后,考慮到路途遙遠,志愿者們開車送她回學校,女孩眼中有熱情的光芒,向志愿者們連連道謝。
遇到的另一個女孩成績穩定,但內心顯得十分壓抑。他的媽媽非常堅強,面對生活的艱辛從未退縮。女孩的微信簽名是“有太多的話卻無人訴說”,這讓志愿者們意識到她內心深處的無力和孤獨。志愿者周志波詢問她的未來目標時,女孩表示她想學醫,也想成為老師,希望未來能通過自己的工作幫助他人,回報社會。面對這樣堅定且充滿愛心的愿望,志愿者們鼓勵她不必擔心學業道路上的經濟障礙,承諾即使在她讀大學時也會繼續提供資助。
隨著日照西斜,一心基金會第四服務隊和北回歸線愛心協會的志愿者們圓滿結束了這次深入基層的公益調研。這不僅是一次物質上的支援之旅,更是一段心靈交流和共鳴的旅程。在大部分走訪的家庭中,他們都發現了孩子們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及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和面對困難時的勇氣。
無論是在昏暗角落里勤奮學習的女孩,還是樂觀面對生活重壓的堅強女孩,他們身上所展現的力量和希望,都成為了志愿者們內心深處的動力源泉。這些孩子們的故事,也讓志愿者們對于慈善公益的意義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幫助他人的每一次行動,都是在播種希望,都是在為這個世界增添一份溫暖和光亮。
活動后,志愿者張翠芝動情地對劉秋蘭說:尊敬的秋蘭師姐好隊長,助學走訪的第二天突然被安排和你一組,并讓我學習登記幫扶情況表,我驚訝又緊張,因為我學識淺薄,只懂干粗重活,最害怕寫字和言語表達。但你慈悲和善、平易近人,總是想別人所想,憂別人所憂,以身作則,沒有領導的架子,總溫柔以待耐心教導我,包容我的不是,讓我心態平和了、大膽了,用心去做好。我們一起真的很開心,你的精神值得每個人去向你學習,因為你做事果斷有領導風范,判斷與決定也干脆利落,該擔當責任時起帶頭作用,辛苦地帶領隊員,讓大家有多學習的機會。你總是出錢又出力讓隊員感受到快樂公益,鼓勵大家堅持到底,不離不棄一路同行。有你這份大愛,讓無數孩子和家庭成都受益良多,我發自內心地感謝你帶領我們一起把愛傳出去,幫扶孩子們有美好的未來。我會堅持跟著四隊的步伐和師兄師姐們一起快樂公益,一路同行,謝謝你!
無論生活的環境如何艱苦,希望的種子總是能在堅強與愛的土壤中生根發芽。一心基金會第四服務隊和北回歸線愛心協會的志愿者們,用實際行動在播撒著希望,用無私的愛在灌溉著未來。這種力量,雖然無形,卻能夠穿透最厚重的陰霾,照亮每一個需要幫助的角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