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給“撤離”二字帶個引號,是因為撤離是個相對中性的詞,甚至多少還帶點兒人道主義色彩。就現實表達而言,以色列心里很想說的話應該是:滾!有多遠滾多遠!
從以色列的角度看,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早就該滾了,因為這些家伙實在是令人討厭,總時不時對以色列搞偷襲,玩個人肉炸彈啥的。
這要是擱以前,就不說黑暗的中世紀,敢放在二戰之前,以色列真敢對巴勒斯坦人搞種族滅絕式的大屠殺,畢竟那個時候人類的道德水平沒現在高,信息傳播也沒如今發達,這邊把人殺了,灰都揚了,等外界知道,頭七都過了,想譴責也來不及了。
這就如同有人被滅門,兇手被抓個正著,這時候把兇手打死八個來回,對被害者來說又有什么意義。在這種情況下,與其幫死人說話,倒不如借機從兇手那里撈點現實利益。
所以死人是沒有權利的,只能被活人當成廢物利用。無論是印第安人還是毛利人,或者其他已經淪落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什么人,事實上都已經死了。他們之所以偶爾還會被提起,唯一的原因就是活人需要死人承擔起道具的作用。
如果從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慮,死絕了的巴勒斯坦人,至少是死絕了的巴勒斯坦哈馬斯才最符合以色列的利益。但前面說了,如今的世界環境不可能允許以色列這么干。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將巴勒斯坦人驅趕得越遠越好。
從地圖上來看,砍刀狀的加沙地帶南部有大約12公里與埃及的西奈半島相臨,這也是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唯一可以“撤離”的方向。
但在這個方向上,埃及政府也修了很高的隔離墻,畢竟哈馬斯可是脫胎于穆斯林兄弟會(下稱穆兄會),而穆兄會又是埃及政府最為頭疼的反對派。放200多萬支持哈馬斯的巴勒斯坦人進來,埃及政府就是給自己找麻煩,內部就不說了,今后哈馬斯再對以色列發動襲擊,難免會成為以色列攻擊埃及的借口,那么西奈半島就有可能成為一個大號的加沙地帶。
以色列是鐵了心將這個燙手山芋往出送,目標很明確,在聯合國安理會已經通過巴以和平協議的情況下,以色列的對加沙地帶巴勒斯坦人態度反而越發強硬,一句話總結就是,這些人要么滾,要么去死。
反正現在以色列也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已經明確表態,不惜與世界為敵,也要消滅哈馬斯。而他們對哈馬斯的認定標準其實是沒有標準,只要不聽招呼的那都是哈馬斯。
根據前面的分析,現在的反以陣營肯定不希望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成為社會意義上的死人。所以以色列給的壓力越大,反以陣營對哈馬斯的援助力度也會越大。以色列的所謂讓加沙地帶南部的巴勒斯坦人“撤離”的計劃很難實現,全殺光就更不可能。由這兒看,以色列這么高調不過是將這些人當肉票,為下一步談判提高要價。
有消息說以色列與哈馬斯將在今后幾天達成某種協議。
顯而易見的是,以色列的戰爭這根弦要松一松了,以色列國內對人質問題的關切已經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這場沖突再繼續進行下去的可能。
畢竟從攻方以色列的整體作戰效果來看,可以說是收效甚微,至少目前被哈馬斯扣押的人質在哪兒,以色列方面還是一頭霧水,盡管以色列政府和軍方一直聲稱有人質線索,可總整不出來個把活人,這大話就不好再往下圓了。
另一方面,以色列極右翼又一直蠢蠢欲動,試圖將沖突擴大化,至少擴大到對整個阿拉伯國家的戰爭,這就很不符合內塔尼亞胡政府的利益,美國也不可能支持沖突擴大化。
內塔尼亞胡政府雖然也是右翼政府,但不可能冒著政府垮臺的風險為國內的極右翼做嫁衣,調子往高唱,也是拉攏穩住國內極右翼的手段。增加其他利益相關方的危機感,目的就是拖,把更多國家往談判桌上拉。
至于能不能順坡下驢,達成一個讓以色列國內各方勢力都滿意的結果,內塔尼亞胡心里也沒底,最近頻繁冒出來的狠話已經有點方寸大亂的意味。
現在的問題是,如果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誓死不離開南部地區,以色列該如何應對,有消息說內塔尼亞胡政府與以色列軍方已經出現戰略上的矛盾,真假未知,但這個消息可能是有利于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下重手之后甩鍋的,到底會不會是這樣,還是拭目以待吧。個人認為,滅絕人性的事兒,以色列干得出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