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8日—
(第一八〇期)
我和王振深感藝術之魅力,書法之有用,遂商定申請一公號,名“兩塊磚墨訊”,以此為平臺與書友文朋通聲氣。
———莫言
莫言 王振在開羅市場 攝影 陳玲玲
莫言題名
釋文:
市場漫步
茶館題詩
癸卯七月,走進非洲之十一,逛開羅大巴札,在馬哈福茲茶館寫字賦詩。
莫言
納吉布·馬哈福茲肖像
莫言書開羅手記
莫言 王振在馬哈福茲咖啡館 攝影 陳玲玲
釋文:
開羅手記
一九八八年十月,埃及偉大作家納吉布·馬哈福茲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不久后,他的著名小說開羅三部曲即被譯成中文。我認真閱讀了他的小說,深有感受,倍受鼓舞。通過他的作品我領悟到,一個作家,無論他有多大才華都應尋找一塊立足之地。這塊立足之地就是他最熟悉的故鄉。其時,我的文學故鄉高密東北鄉已經初具規模,馬哈福茲的成功,堅定了我的信心,于是在寫故鄉的道路上一意孤行,終于基本完成了文學故鄉的構建,將高密東北鄉安置在世界文學的版圖之上。事隔三十五年,時逢初秋,我終于來到開羅舊城區,找到馬哈福茲當年常來喝咖啡寫作的咖啡館,并坐在了他當年常坐的座位上,觀看著古老的設備與墻上懸掛著他與友人們的合影,不由我浮想聯翩,于是索來紙筆,不避谫陋,當眾揮毫,書寫隨想,雖文淺字丑,然致敬長者之意誠哉。正是:
法老早已成文史,
今人觀望睹神靈。
東方日出西方落,
多少奇跡畫圖中。
癸卯七月一日,記于開羅老城馬哈福茲咖啡館。
莫言
莫言 王振在馬哈福茲咖啡館 攝影 陳玲玲
莫言在馬哈福茲咖啡館寫下這些詩句
釋文:
熟讀開羅三部曲,
馬哈福茲心靈書。
我來故地覓文蹤,
萬里河山可拜師。
癸卯七月一日下午,書于開羅老城馬哈福茲茶館。
莫言
攝影 莫言
釋文:
三十年前讀君書,
而今我來尋舊居。
唯見照片墻上掛,
茶香裊裊如當初。
癸卯七月一日,書于開羅。
莫言
攝影 莫言
釋文:
語言不通文心通,
喜怒哀樂皆是情。
中國埃及文明地,
我來古城覓舊蹤。
癸卯七月一日,書于開羅。
莫言
攝影 莫言
釋文:
埃及古城七月初,
陽光燦爛人如魚。
尋得大賢飲茶處,
斗膽涂鴉數行書。
癸卯七月一日,書于開羅。
莫言
攝影 莫言
釋文:
開羅茶館揮狼毫,
日本花箋勝鮫綃。
座后如聞馬老笑,
我家距此萬里遙。
癸卯七月初一日,書于馬哈福茲茶館。
莫言
攝影 莫言
釋文:
開羅馬哈福茲咖啡館留墨
癸卯七月一日下午
莫言
攝影 莫言
釋文:
如見真人
癸卯七月初一日,書于開羅馬哈福茲茶館。
中國 莫言
莫言 王振在馬哈福茲咖啡館 攝影 陳玲玲
釋文:
開羅試筆
癸卯七月初一日, 書于馬哈福茲咖啡館。
莫言
攝影 莫言
釋文:
謗滿天下
未必不是偉人
癸卯七月一日,書于(開)羅馬哈福茲咖啡館。
莫言
攝影 莫言
釋文:
進埃及記
癸卯七月初一日,書于開羅老城馬哈福茲茶館。
齊叟 莫言
攝影 陳玲玲
釋文:
神跡
癸卯七月一日,書于開羅馬哈福茲茶館。
莫言
攝影 莫言
釋文:
文學有共性
人心可相通
癸卯七月一日,書于開羅馬哈福茲茶室。
莫言
攝影 陳玲玲
釋文:
風浪中鍛煉意志
罵聲里清修禪心
癸卯七月初一日,書于開羅老城馬哈福茲咖啡館。
中國 莫言
攝影 陳玲玲
釋文:
金字塔前尼羅河畔
心懷敬畏不可妄言
癸卯七月一日,書于開羅老城馬老茶館。
莫言
莫言 王振在馬哈福茲咖啡館前 攝影 陳玲玲
王振填詞《清平樂·馬哈福茲咖啡館》
攝影 陳玲玲
釋文:
咖啡店。門窗低矮幽香暗。
幽香暗。舞女歌妓,三街驚艷。
遠方來客常懷念。龍光射斗軒轅劍。
軒轅劍。鱷魚出世,尼羅河泛。
癸卯秋日,陪莫言老師探訪開羅馬哈福茲先生常去的咖啡館。返京后,填《清平樂》一首以記之。
王振
出品:兩塊磚墨訊
責任編輯:樊建明
編 輯:陳玲玲
《兩塊磚墨訊》上期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