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地產市場傳來好消息!
國際權威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發布《中國房地產觀察:樓市或將在2024年逐步緩慢恢復》報告。報告認為,對中國房地產開發商而言,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好消息是行業即將觸底;壞消息是未來幾年行業發展水平可能在底線附近徘徊。
11月27日,標普又發布了《筑底與新平衡:2024年房地產開發行業信用趨勢展望》,再次重申房地產市場觸底觀念。在這份報告中,標普預計2024年仍是房產銷售筑底之年,銷售額和2023年大體持平,不會有大幅下跌。
換句話說,房地產市場觸底即將接近尾聲。
其實不僅是國際機構有房企觸底的認知,國內也有地產逐漸恢復的信念。28日,央行行長潘功勝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國際清算銀行高級別會議發表講話。
他認為國內地產市場波動,不是個別情況,而是國際普遍現象。他還引用了標準普爾此前發表的報告,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情緒和價格開始呈現正?;厔荩A計房地產市場已經見底。
翻譯一下就是房企當下的不穩定只是過渡期,市場正在逐步走出低谷。
雖然此前救市政策出臺了不少,但對地產市場發展趨勢這么鮮明表態的,還是頭一遭。這無疑給低落的市場情緒來了一針“興奮劑”。
其實地產市場恢復,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市場經濟復蘇,一是市場信心復蘇。而這兩點都是有跡可循的。
經濟復蘇可以對比此前的數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今年1-10月份商品房銷售額為9.72億元,同比下降4.9%;按月均成交量預估,今年全年的銷售額大約在11.5億元左右,同比下降約12%。而2022、2023兩年都有大幅下降,在政扶持下,再次大幅下降可能性較小。
而且下半年密集的利好政策效果也在顯現。根據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顯示,2023年10月百城新建住宅環比上漲0.07,11月環比上漲0.05。
圖源:中指數據
而廣州日報發布的消息稱,11月該市二手住宅網簽再破萬套關口,這也是廣州時隔7個月再次破萬。
圖源:廣州日報
房企銷售端傳來好消息,融資端也讓人松了口氣。近期“房企白名單”備受矚目,而多家銀行也在密集召開房企座談會,一視同仁支持不同所有制房企融資需求一再重點提及。
11月22日,浙商銀行表示已與20余家代表性房企召開座談會;
11月24日,建行召開銀企座談會,萬科、龍湖、新城等6家房企代表參加;
11月27日,央行帶頭,聯合金融管理局、證監會、發改委、財政部、工商聯等八部門,發布《關于強化金融支持舉措 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
同日,交行在滬舉辦房企座談會,邀請15家房企現場交流;
12月1日,廣發銀行召開座談會,萬達、碧桂園、萬華投資等6家房企參會。
有了融資保障,房企拿地補倉決策更有底氣。據克而瑞數據顯示,1-11月,房企新增貨值、總價和建面百強總額分別為27114億元、13009億元和10806億元,降幅再度收縮1個百分點,投資筑底且略有好轉。
圖源:克而瑞
經濟向上趨勢勢必帶動信心復蘇。除了央行領導發言表態,購房者的實際行動也在論證這一觀點。標普在報告中認為,隨著一線樓市逐漸恢復,購房者更有信心轉向低線樓市。
根據近期珠三角新房成交走量趨勢可以看出,隨著深圳、廣州一線城市的帶動,東莞等周邊低線城市地產成交量跟著上揚,這說明地產市場信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振。
這和標普的預測吻合。相信隨著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地產市場的恢復,周邊二三線城市也會逐漸恢復。而樓市經濟的恢復勢必進一步振奮樓市信心。
盡管目前購房者對房價下跌預期還未大幅度改善,但樓市利好政策仍在蔓延,希望后續政策能持續發力,打破僵局。
但種種跡象表明,房地產已經處于筑底階段。
這是危機,更是機遇!一方面地產企業應該把握窗口期,促進市場恢復;另一方面經濟和信心相互影響,大眾仍應該繼續保持信心。
我們有理由相信,地產經濟恢復已近在眼前,只希望這一刻能更快到來。
免責聲明:本文系“成都撩房君”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本文所涉項目信息、數據信息及相關承諾等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購房依據,具體以最終官方公示為準;本文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告知即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