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伙伴”系列報道
新涇五村生境花園 | 來源:康燕
對于大自然保護協會(TNC)的合作伙伴、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可持續生態設計中心主任助理康燕來說,她主持設計的每一座生境花園都是獨一無二的。
無論是建在商業綜合體內的南豐城生境花園,還是地處居民小區的新涇五村和虹旭二期生境花園,三個項目有著不同的側重點??笛嗪退膱F隊,將生態設計師對自然的熱愛、務實與浪漫、可持續理念和實踐探索精神,融入在每一次的創新設計中,使生境花園從概念變成實體,進入人們的生活日常。
“生境花園應該成為上海市民每天都能接觸得到、享受得到的‘日用品’,而不是數量稀少、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笨笛嘞M?,通過自己和團隊的努力,幫助生境花園成為百姓身邊不可或缺的存在,讓人人共享生態之美。
康燕 | 來源:賈玥/TNC
理念“一拍即可”
在2020年的一次活動上,康燕與TNC中國上海項目的工作人員結識,并對于TNC正在推進的上海生境花園項目有了初步的了解?!拔耶敃r在做可持續景觀,聚焦在植物的保護和利用上,而生境花園更加關注為野生動物創造城市小微棲息地,這對我是一個啟發,讓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笨笛嗾f。
康燕自認是一名“功能”主義者,她尤其看重生態設計的實用性,也就是生態過程的實現?!叭绻粋€景觀設施不能夠起到有益于生態系統的作用,那么在我看來就是在浪費資源,在設計上是無效的?!彼浗佑|過一個項目,對方只關心能否在短期內完工,出于成本考慮想要省去前期的土壤檢測環節,而這會造成植被無法長期存活,討論無果后康燕團隊放棄了這個項目,這段經歷也讓她下定決心慎選合作對象。經過與TNC持續的接觸和溝通,康燕愈發感受到TNC尊重科學、實地示范的特點與自己長期堅持的理念高度契合,這奠定了雙方堅實的合作基礎。
對于TNC中國上海項目和康燕團隊來說,生境花園項目讓雙方能夠各施所長、并肩前行。TNC包容多學科的開放態度和國際化的視野,給予設計師充分的啟發和發揮空間;而康燕團隊多年來所積累的成熟經驗,可以為生境花園項目帶來工程建設和材料循環利用上的新嘗試與保障。
工作中的康燕 | 來源:單良/TNC
“無論是看科學性還是看落地性,TNC都是受人尊敬的合作伙伴,”康燕說,“TNC不僅總在積極建立范式,并且更重要的是,基于它非營利組織的特性,不只是讓自己變得更好,也在努力幫助別人變得更好,我認為這一點更能體現出這樣的機構的價值?!?/p>
“設計不是復制粘貼”
“我希望我的設計可以體現出不同場景下的生境花園,而不是簡單的復制粘貼?!笨笛嗾f。
南豐城生境花園一角 | 來源:賈玥/TNC
2023年9月20日,上海第一個商業綜合體內生境花園項目在虹橋南豐城建成開放??笛嘟榻B,與建在居民小區的生境花園相比,作為商業項目的南豐城生境花園更為精致。它的優勢在于業主只有一個,如果選擇了可持續發展的路線,不會因為不同業主之間存在分歧而中斷。雖然在項目初期對于水塘設計有過激烈爭論,但一旦確定了方案,落實下去就會比較順利。南豐城生境花園新栽植了枇杷樹、柿子樹,補充了可以結果的植物以及可供鳥類等飲用的水源,余下的空間以人們觀賞和活動為主。
新涇五村生境花園 | 來源:康燕
由于位于小區最中心,新涇五村生境花園所受到的干擾因素較之其他生境花園更多。在前期調研后,康燕團隊決定結合場地特點,以面向公眾的科普教育場所為主展開設計。團隊利用坡高做了臺地花園,并制作了“生境花園的生態系統”大型科普牌,以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生境花園中常見的上海本地動植物,受到周圍居民的普遍認可。
而對于虹旭二期生境花園,設計時最大的考慮是如何避免“無趣地復制1.0”。二期新開辟的“秘境花園”將小區空間拓展到了外部區域,并延伸到街區的公共熱力點,彌補附近街角活動空間的缺失,增加居民休閑娛樂的場所。在景觀設計上,保留了原來所有的大樹,在新增的廊道空間中種植了耐陰植物。
虹旭生境花園2.0——秘境花園 | 來源:賈玥/TNC
“秘境花園里有一棵香樟樹,我管它叫做‘一棵樹的浪漫’?!鄙頌樯鷳B設計師,康燕很喜歡觀察周圍的自然環境,以此為基礎因地制宜地施展想象力。在最初看到這棵香樟樹時,她就決定以它為主體展開空間布局,但是要呈現出與眾不同的觀感。“當大家在不同的高度與林冠相處在一起時,會有不同的體驗,但都是舒適愜意的,這種會讓人們很容易愛上自然,愿意親近自然?!?康燕說。
人們在樹冠下休憩 | 來源:TNC
守好“陣地”未來可期
自2019年11月首個生境花園在上海長寧虹旭小區建成開放,至2023年底,長寧區將建成24座各具特色的生境花園。在康燕看來,前期設計建成的生境花園各種條件相對較完備,有的花園設計綜合性強、繁復,相對應地資金需求量也較大?!胺且撞豢梢灾未?,非簡不可以合眾。”她希望未來可以在難以大規模施工的老舊小區建造一些小型模塊,比如生態塘或鳥浴盆,降低建造成本和難度,以更簡單、高效的方式把生境花園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理念傳遞到更廣泛的人群之中。
上海生境共建伙伴聯盟成立儀式 | 來源:TNC
在2023年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上海生境共建伙伴聯盟正式成立。政府官員、社會組織、設計師、高校學者、居民代表等齊聚一堂,共話生境花園的未來??笛嗾J為,聯盟的重要作用將逐步得到凸顯。她期待以此為契機,各個生境花園可以真正聯結在一起,守好一個個“陣地”,做好“踏腳石”的同時努力讓現有的生境花園運維體系更具實操性,“有分工表和工作指南,出了問題可以馬上找到正確的方法、合適的人來解決”。
“面向公眾的科普教育需要持續進行?!痹趧又参锉Wo相關的主題之外,康燕很想嘗試開展與生態審美提升或生命意義有關的講座,與社區附近的中小學展開聯動,促進青少年由意識到行為的轉變,讓尊重自然、愛護生態成為年輕一代一生不變的選擇。
TNC中國上海項目
上海生境花園項目于2017年啟動,作為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上海保護項目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恢復實踐行動,致力于與合作伙伴們一起打造多功能的社區花園和綠色空間,為城市野生動物提供更多更好的棲息地,同時也為周邊居民提升生態空間品質,讓自然融入生活,讓花園也擁有更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成為生活里可以親近的自然。
2019年11月,首個社區生境花園在長寧區虹旭小區打造完成。2020年5月,虹旭生境花園作為上海市長寧區“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成效好、閑置土地少”的優秀案例之一,受到國務院的通報表揚。至2023年底,上海長寧將建成24座風格迥異的社區生境花園。2023年9月,上海第一個商業綜合體內的生境花園項目在虹橋南豐城落成。
“我們的伙伴”系列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