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立成
作者簡介:金立成是一位奮斗在一線的創業者,更是一名活躍在二級市場的投資者,還是一個躬身紅塵的修行者(道家),金巴巴財策創始人,財經專欄作家,擁有17年專業投資經驗,著有雪球叢書《聰明投資課——一個獨立投資人的心路歷程》,專注于投資教育和家庭、家族財富頂層設計與咨詢。
以下內容為正文:
近年來,與金融理財有關的產品頻頻爆雷,刺激著理財消費者緊繃的神經。前有“恒大財富”出現兌付危機,近有“中植系”理財被曝出巨額資金窟窿,資不抵債,而今市場上又有一家財富管理公司售賣的金融產品出現爆雷,真可謂滾滾的天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這個市場還能不能讓金融投資者過一個安穩的日子呢。
這家財富管理公司是誰呢?是在美股上市的海銀財富。近期,海銀控股發布公告稱:其分銷的部分資產支持產品出現贖回問題,未能與相關客戶達成延期贖回協議。盡管海銀僅為這些產品的分銷商,但客戶要求公司還款。公告同時表示,海銀已成立由高管組成的特別調查委員會監督內部調查,目前尚處初級階段,公司將及時發布調查重大進展。
實際上,市場上早有投資者提前預知了消息,從本月13日起,美股海銀控股出現暴跌,截至目前公司的收盤股價僅為2.37美元,而在本月初時公司的股價為7美元左右,從高位下來,公司的市值已經打了3折左右,不可謂不慘烈。
那么海銀財富的業績如何呢?根據公司今年披露的半年報顯示,公司營收為20.92億元,同比增長7.71%;凈利潤為1.20億元,同比下降49.01%。當前海銀公司擁有的理財師總人數為1749名,同比增長3.1%,覆蓋的重點城市達到91個,財富中心數達到185家,較2022年還在繼續擴張。
截至2022年末,根據公司披露的年報來看,海銀財富擁有客戶數量14.6418萬人,管理資產規模高達401億元,銷售金融產品獲取傭金收入高達10.36億元,按照資產規模來計算,金融產品平均傭金率水平為2.58%,人均資產管理規模為27.39萬元,很顯然,對于海銀財富而言,它的主要客戶群體并不是純粹的高凈值人群,而是普通的中產富裕人群。
雖說目前海銀財富的主要業務板塊有四部分:財富管理、資產管理、其他綜合業務金融服務、健康管理服務,但財富管理業務仍然是公司的主營業務,因為這個板塊帶來的營收占主導地位。
從商業模式的角度來看,海銀財富目前主要靠售賣金融產品獲取產品傭金的方式來生存,這一商業模式顯得非常老套,存在巨大的弊端,這也是目前財富管理行業頻頻出現爆雷的根源所在。
根據筆者在一線市場得知的信息來看,目前海銀財富售賣的理財產品眾多,涉及到基金、保險、非標理財等。從公司近期發布的產品兌付危機公告來看,出現兌付危機的產品大概率就是非標理財產品。這類非標理財產品主要包括:定融、信托、私募股權以及各類特殊的資管計劃等。由于海銀財富的主流客戶群體并非是高凈值人群,因此,它售賣的金融產品大概率是以定融居多。
目前市場上大多數定融產品基本上都是在各類金交所備案的產品,里面的貓膩很多,這些產品被包裝成固定收益類理財項目,投資收益率在8%-10%不等,底層資產千差萬別,有房地產的,有地方債的,有應收賬款收益權等。
從表面上,這些定融產品的投資風險不大,實際上里面暗藏玄機,非金融專業人士往往無法看懂其本質,即使是那些所謂持證理財師也無法完全看透其背后的邏輯,因為這些理財師也大量被洗腦,他們無法站在獨立、客觀的視角去看待產品風險。
因此,筆者認為,當前出現海銀財富出現兌付危機的產品大概率就是以“定融”為主的非標理財產品。由于海銀財富在整個金融產品鏈條上充當是“中間商”或“銷售商”的角色,它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生產商,因此,一旦產品出現兌付問題,海銀財富首先就會去找生產商討要說法,但這時購買產品的客戶肯定不干了,會要求海銀財富承擔賠償責任。
以上就是海銀財富當前面臨兌付的始末了,大概故事情節就是這樣的。
我國財富管理行業亂象頻發,爆雷聲遲遲不斷,根源在哪里呢?根源就在于財富管理行業的商業模式是以銷售各類金融產品來獲取傭金收入為目的,而這一商業模式與客戶的利益是矛盾的、甚至是背離的。在很多時候,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不少財富管理公司就會昧著自己的良知去售賣那些風險高、傭金率高的產品,反正若產品出現了問題,最后買單的就是客戶本人。
市場上幾乎所有的財富管理公司都在強調自己的投研實力是如何強、理財顧問是如何專業,持有哪些專業證書等。實際上,這些都是在“掛羊頭賣狗肉”而已,因為只有這樣說一些冠冕堂皇的鬼話,才能欺騙客戶,獲得客戶的信任。
一家財富管理公司是否真的靠譜,主要就在于其是否敢于向客戶端收取咨詢服務費用,主要靠專業極致的投研服務與風控水平來贏取客戶的信任,而不是通過售賣大量產品來獲取傭金收入。
為什么市場上很少有財富管理機構敢于向客戶端收取咨詢服務費用呢?根源就在于他們根本就沒有出色的投研能力與風險管理能力,這才是本質。
金融行業,與高科技研發行業類似,其核心在于投研團隊的水平與風險管理的水平,而不是市場銷售端忽悠客戶的水平,這是因為金融行業的收益在后端,如果投研能力不行、風控水平極差,那么金融產品賣得越多,對公司的損傷就會越大。
劣幣驅逐良幣,這是當前財富管理市場如此混亂的根源所在。聰明的投資者一定要擦亮雙眼,不要被各類穿著精致的理財顧問所忽悠,這些人基本上都沒有什么靠譜的投研實力的。
一個投資者,只有敢于承認自己的無知,才能堅守住自己的“能力圈”,如此才能成為一個清醒之人。可惜的是,市場上大量無知的人,往往都不認為自己是無知的,他們不僅對自己的無知毫不知情,還要踩踏那些認知水平較高的人,這是何其可悲。
在投資之前,一定要主動去付費咨詢那些“德才兼備、立場獨立”的專業人士,他們從來不以賣產品為目的,而是站在客戶的立場為客戶排雷,讓資產得以安全地運行。世界上從來沒有免費的午餐,“白嫖”的結局一定是被各種“坑”套路。
隨著宏觀經濟結構的持續調整,未來幾年,金融理財行業大概率還可能會持續爆雷,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房地產持續下行導致的,目前市場上爆雷的理財大多數都與房地產有關,這一點一定要引起投資者的高度警惕。
對于“海銀財富突發兌付危機”這件事,您怎么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探討!關注“立成說投資”,及時了解有價值的投資邏輯與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