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亂世最基本的需求,大概就是活著,而這一本《亂世人心》則向我們講述了從晚唐一直到五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故事。每個人對歷史的理解和了解不同,所以這本書里講述的每一個人的故事也許是我們熟悉的,又或許是我們并不熟悉的。
但是那又如何呢?從一本書里去了解晚唐到五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故事,去看他們的成長歷程,去看他們在歷史里留下的種種,這種感覺也還是挺不錯的。至少對于我這樣一個不太愛記住歷史的人來說,在這本書里我看到了歷史人物的多樣性。
這本書,講了一代梟雄朱溫的多面人生,講了天才少年王镕的悲劇人生,講了亂世父子劉仁恭、劉守光的奇葩人生,講了王建的草根逆襲人生……除此以外,這本書里還講了亂世文人的執著與無奈、亂世武人的夢想與原罪。人的一生,究竟應該如何呢?我想,這是一個很難得到答案的故事。
不同的人,總會在自己的人生之中做出不同的選擇,在《亂世人心》這本書里,我對王處直的和他的養子王都的故事記憶猶新,這大概是因為這是一個關于小人竊位之象的故事?畢竟我不曾想過一個人對于自己養子的寵幸會和巫師有關,而王處直對養子王都的寵幸就是如此。
話說有次王處直生病了,被一個巫師李應之用旁門左道治好了,此事之后王處直就對李應之極其崇拜。李應之有個養子叫劉云郎,李將劉云郎轉送給王處直并告訴他“此子生而有異”,于是劉云郎在王處直這里更名為了王都,并從此成為了王府養子。我覺得挺可笑的,養子原來還可以轉增?但是歷史就是如此,我們永遠不會知道過去到底發生過什么樣不為人知的故事。
李應之開始了自己肆無忌憚的人生,建立新軍、提拔安插自己的親信。忍無可忍的武軍部下直接發動兵諫殺死了李應之,并請王處直殺死王都以絕后患。王處直不允,找借口將鬧事軍官一一處死,只是為了保全自己的養子王都存活于世。但最后,王處直被自己的養子囚禁,而王氏子孫和王處直的親信,也被王都殺死,獨攬大權。
這是農夫與蛇的故事嗎?我不清楚,因為歷史上的紛爭我們并不曾親眼所見,我們看到的只有來自歷史的記錄,但是所有記錄里面的具體詳情,我們不得而知。王處直是在囚禁之中死去的,死因不明,我在意的是,當王處直被王都囚禁之后,他的心里是否有過其他的想法?
如果不是他太過于相信李應之這個人,是不是所有的一切都不會發生呢?對于王都,他也許是真心的對待過,只不過在這份真心里,我認為又夾雜著其他的情緒,畢竟經歷了李應之的“妖魔鬼怪”之術,他也許更想從王都身上得到的,是那些看上去并不被世間認可的“仙道”之類?
那么在這所有的歷史長河里,王都這個人又算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呢?曲陽出土的王處直墓,墓室規模和浮雕的精美程度,都非常的風光。《亂世人心》這本書里寫道“這位養子王都對藝術頗有興趣”,我想也許是為了將自己的興趣一直流傳于世,所以王都才會如此鋪張的給自己養父建立了如此風光的墓室吧。
只可惜,人心無法揣摩,一個人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的真心的時候,他永遠都不會讓別人了解自己內心深處真正的想法。雖然說,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的所作所為都有跡可循,但對于真正想要隱藏自己的人,還是有方法隱藏的。
《亂世人心》這本書講述的,并不只有王處直和王都的故事,還有很多晚唐到五代時候的其他人物的故事,可是我卻獨獨記住了他們的故事,可能不僅僅是因為小人竊位之象,還有作者對古今盜墓賊的感慨吧。
是誰盜掘了王處直的墓,又是誰讓被盜浮雕流落海外?直到如今我們也不知曉。當我以為我看到全部都只是古代歷史故事的現代敘述的時候,這本書里卻告訴了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發掘出來的文物和古墓,只是成百上千盜墓案之中的一起。盜墓賊盜取的是歷史,留給我們的卻是遺憾和無盡的猜測——那些被盜掘的墓室里,又向我們講述了多少歷史的故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