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早期,整個行業面臨著一個三重挑戰:缺乏充電技術、充電基礎設施不足以及沒有統一的充電標準。比亞迪作為行業的先行者,實現了從零到一的充電技術突破。它自主研發了家用和公共領域的交流和直流充電技術,不僅為國家的交流和直流充電標準提供了模板,還成為中國電動汽車充電標準的首批起草單位之一。其五大創新技術在解決充電問題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技術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充電問題一直是新能源車用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也是比亞迪在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上的重點。他們的目標是提升用戶的充電體驗。
用戶的第一個痛點是早期電動車的體驗不佳,充電效率低。
為了改善這一點,比亞迪首創了800V高電壓平臺和升壓充電技術。
在2015年,比亞迪推出了秦EV(參數丨圖片)(2015款)和唐DM(2015款),這些車型都采用了800V高電壓平臺。這一技術不僅大幅提高了加速性能,還將快充功率提高至60kW,從而全面提升了用戶體驗。當時,比亞迪的這一技術領先業界2到3代。
然而,高電壓車型在充電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為當時國內95%的充電樁是500V以下的低壓樁,與高電壓車型不兼容。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比亞迪又首創了升壓充電技術,實現了車樁的完全兼容,兼容所有直流充電樁。
用戶的第二個痛點是大多數快充樁充電速度仍然不夠快。
為此,比亞迪首創了乘用車雙槍超充技術,使公共快充樁能夠在短時間內提供更高的充電功率。
例如,騰勢N7使用雙槍超充技術,可以在15分鐘內充電350公里。此外,比亞迪還首創了復合直冷技術,通過獨特的電池冷卻設計,提高了電池的換熱能力,確保了超充過程中的安全性。
用戶的第三個痛點是在北方寒冷地區,冬季充電效率大打折扣。
比亞迪針對這一問題,首創了全場景智能脈沖自加熱技術,在極低溫下也能實現快速充電。
這一技術不僅在充電時有效,在駐車和行駛狀態下也能自動啟動,保證了整車在極低溫下的性能。
通過20年的技術積累和不斷的創新,比亞迪構建了更符合當前國情的充電技術體系,不斷提升用戶的全場景充電體驗。五大首創技術解決充電難題,在這一領域扮演了關鍵角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