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作為疫情結束經濟復蘇的第一年,作為中國企業向高端制造業進軍、中國經濟由出口型轉型向內需型的開端之年,作為中國車市的“內卷”元年,注定會被載入史冊。
在這個轉型陣痛艱難爬升之年,曾經風光無兩的合資車企,最先感受到了市場寒意。從前些年的意氣風發,到疫情前的保增長,再到疫情結束后的穩基盤,這些曾經令本土車企仰望的中國汽車工業的老師和學長們,6經歷了過山車般的市場波動,現在有都面臨著艱難的轉型。
2023年,與其他友商相比,豐田在華合資車企的表現堪稱穩健,本土化策略有條不紊的持續落地,經銷商庫存壓力不大,產品價格下行趨勢得到了有效遏制,產品品質和服務質量一如既往,細分市場爆款頻出,連帶二手車保值率也依然遙遙領先,新能源板塊還展現出了由守轉攻的態勢,為在華所有合資企業樹立了典范。
本土化技術立足全球
開啟中國式的“繼承與進化”
本土化,是每個合資企業在中國市場的必修課,特別是這幾年呈爆炸式增長的中國汽車行業,跨國車企的本土化戰略事關生死。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賽道上,沒有誰能一直躺平,更沒有誰能一直獨享技術和品牌紅利。
2023年4月的上海國際車展上,豐田攜手一汽豐田、廣汽豐田以及雷克薩斯品牌,在中國首次以“繼承與進化”為主題“擁抱汽車新時代”。兩款概念車迎來全球首秀,預計明年正式導入中國,產品開發與量產如此神速,這在豐田全球的產品投放規劃中尚屬首次。
其中bZ Sport Crossover Concept是由豐田與比亞迪豐田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一汽豐田、豐田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這不但代表著豐田對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在全球先進性的認可,更彰顯了豐田立足中國市場推進全面電動化決心。
2023年8月1日,豐田在中國最大的研發基地“豐田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豐田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Intelligent ElectroMobility R&D Center by TOYOTA (China) Co., Ltd. ”(以下簡稱:IEM by TOYOTA)。至此,豐田在中國的3個合資公司(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比亞迪豐田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 的研發中心的工程師打破組織壁壘,協同研發工作。
IEM by TOYOTA是豐田全球5大研發中心之一,也是豐田在中國市場研發體系的中樞。伴隨豐田不斷強化的本土研發能力,這里的研發重心也將進一步向智能化、電動化領域轉移。
2023年11月,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海舉辦,豐田以“立足中國,共創汽車新未來”為主題,展示了中國式繼承與進化的最新成果,以全方位電動化技術,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
在前沿技術上,豐田始終致力于在中國市場普及和推廣其30年苦心研發的氫燃料電池技術。明年春天,首家在日本以外地區建造的氫燃料電池系統專用工廠將在北京投產,豐田將在商用及乘用車領域不斷擴大朋友圈,與志同道合的中國企業一起構建氫能社會。
此次進博會,純電動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首次亮相。其實豐田從2019年開始就與小馬智行在中國共同研發用于移動出行服務的高級別自動駕駛車輛,目前已在北京、廣州、深圳、上海提供自動駕駛移動出行服務。今年8月,豐田中國、廣汽豐田與小馬智行已就成立Robotaxi事業相關合資公司達成協議, Robotaxi就計劃由該合資公司提供給Robotaxi服務商。
HEV、BEV齊頭并進
以新形象聚焦汽車的未來
“智能電混雙擎”是豐田混合動力技術的全新中文命名,它在中國已經獲得了250萬消費者的信賴。今年上海車展亮相的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在智能化上進一步升級,首先搭載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的人氣車型卡羅拉(參數丨圖片)和雷凌,全面提升了電驅性能,實現了更迅速的動力響應、更強勁的動力輸出和更持續的加速性能。
在2023年6月的技術說明會上,豐田透露了次世代BEV產品的研發進度,它將對電池、平臺、制作方式進行全維度創新,除了續航里程更長之外,新車會擁有更令人興奮的行駛質感與外觀設計。
10月26日開幕的2023日本移動出行展上,豐田以“改變汽車的未來~Find Your Future”為主題參展。對未來的汽車,豐田給出了自己的全新定義:通過創新技術的全新駕駛體驗和貼近每個人的服務,點綴用戶豐富多彩的生活;作為數據和能源的傳輸媒介與社會相連,實現碳中和,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外觀設計結合先進的造型和美學,同時保持線條和表面盡可能簡潔。
在2023年11月的廣州車展上,豐田更是火力全開,用更先進的新能源技術武裝經典車型,讓多年形成的口碑在新時代繼續延續。一汽豐田展臺的全新皇冠和全新普拉多,全面超越了曾經不可超越的自己;廣汽豐田展臺的第九代凱美瑞,更是成為本次車展人氣最旺的新車之一。
此外,豐田還將火箭的空氣動力學技術應用于BEV的外形設計上,配合2027年有望投入應用的固態電池技術,在中國市場占得先機。次世代BEV背后是“制造的再次進化”,通過模塊結構和車輛自動化移動生產線技術,豐田能將生產工序和工廠投資分別減至二分之一。
豐田堅信,在數字時代,汽車不僅是移動工具,更應該為消費者提供可以釋放自我的場景體驗價值。豐田的新車會用更加激進、更標志性的造型語言抓住Z世代消費者的心,以“第四空間”為概念開發駕駛座艙,提供多樣化的用車場景,并搭載持續進化的自動駕駛技術。
理念,以“大家”為核心的可持續發展
“不做世界第一,而做當地最好的企業”、“堅持可持續發展”、“為他人而努力”,是前任社長、現任會長豐田章男反復提及的話。而在2023日本移動出行展上,現任社長佐藤向全世界喊出了“未來是大家共同創造的”。
2023年10月12日,出光興產和豐田汽車宣布,兩家公司將共同研發全固態電池的量產技術。其實,出光從2013年起,便與豐田并肩前行,共同致力于人類未來電池技術的研究。如此跨越行業的技術合作,在豐田的創業史上并不鮮見,以“變革”為愿景,助力人類獲得更好的出行體驗,聯合“小家”服務“大家”,這是雙方精誠合作的基礎。
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個,可持續發展才是人類社會的未來,當汽車進入電動化時代,環境保護已經變得刻不容緩,也是所有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豐田在中國一直秉承可持續發展的“大家”理念,也一直在用實際行動踐行“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大家,一切從用戶需求出發。
未來,豐田將繼續從中國市場實際需求出發,強化現地企劃與研發,努力實現更加全面、智能、多元的發展,建設更加清潔、健康的汽車社會。
作為全球最大的車企之一,豐田在中國市場的本土化策略,以及超前的經營理念、穩健的行事風格、敏銳的市場嗅覺和危機憂患意識、腳踏實地的技術積累、毫無保留的技術輸出、可持續的發展理念,靈活的組織架構,在變革時代,為所有在華合資企業提供了借鑒。
2023年是合資企業倍感壓力的一年,豐田用實際行動證明,只有尊重市場、尊重用戶、尊重客觀規律,才能獲得用戶和市場的尊重。可以預見2024年的中國汽車市場將受到政策和經濟的更強烈影響,內卷將持續更長一段時間,如此沖擊不是簡單降本增效就能平穩著陸的。
作為全球生產效率和供應鏈深度都首屈一指的標桿企業,向效率要效益的挖潛難度更大,豐田在中國的經營壓力也將更大。破局需要用更快的產品更新和技術迭代速度,在中國繼續踐行本土化戰略。時不我待,加速前行,讓世界看到豐田的中國加速度,看到豐田全面電動化的決心和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