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冬季只要晴天的花溫差都挺大,一般最起碼都能有七八攝氏度的跨度,夸張的話十幾攝氏度也是有可能。其他的季節溫差大了可能不太好釣魚(事實上也可以),但冬季大溫差天氣是可以釣魚的且可能還比其他的天氣更好釣,尤其是連續大溫差天氣。
不過這里說的好釣并不是全水域所有地方都好釣,大溫差天氣下面魚兒活躍、覓食的地點不太固定,所以大概率是一天更換更換好幾個地方:早中晚個不同,而且這個不同的地點根據升溫的幅度以及你所釣向陽的程度還有水深而變化。
冬季的鯽魚相對來說比較扎堆,只要你在一個地方釣起來鯽魚那么大概率接下來能很容易釣得到。但有一點也很明顯:魚兒不喜歡去的地方那就是一直沒有,但如果你釣點選對的話這個時段沒有那么等一會兒就有可能就有了。
冬季出太陽溫差很大
大溫差天氣釣位選擇
總的來說在冬季大溫差天氣蓑笠哥推薦你打三個窩子:水深3米左右的二道坎、老河道、深淺結合的地方打一個、水深1.5-2米的淺灘的地方打一個、水深4-6米水底平攤且是軟泥底的地方打一個。三個窩子發窩的時間不同,然后可以覆蓋一整天更換釣位的需求:冬季死守一個窩子不太明智,除非是那種水流不大的小河溝又或者水面不大的地方,大水面死守一個地方只能等到一個時段,過了基本上就停口后面沒有了。
早上剛去的話選擇第一個窩點釣一會兒,可以一直釣到11點鐘左右,根據這幾年的經驗來看:早上的鯽魚會在不深不淺的地方活躍,但最好選擇后面有大面積淺灘的地方,最好是老河道里面。當然它們可能不是在活躍,而是在這里休息等待機會,這種地方水溫相對來說穩定一點(有流水的地方例外)。
等到11點左右基本上這個水深區間的就停口了(可能10點就停口),這會兒淺灘的溫度緩慢回升,魚兒會去淺灘,但這個時候不一定會開口,中間停口大約2-3個小時左右,因為更換溫度區間魚兒需要調整新陳代謝(陰天一般不會),持續到大約2-3點的時候就會陸續開口。冬季大溫差天氣全天口最好的就是這個時段,大約可以持續兩個小時左右,到太陽快落山的時候就會停口,而且不管之前口有多好,一旦停口之后基本上就不會再有了可以果斷收拾東西回家。
下午有一波口
那么那個深一些的地方窩子有什么用呢?這個就得提到夜釣,下午那波口的魚兒停口之后它肯定不是消失了,而是轉移走了:因為它知道再過一會兒淺灘的溫度就會徹底降下來,再不走就難受了!一般是轉移到剛才所說的深淺結合的地方去,但也會有一部分轉移到更深一點兒的地方。所以,這個窩子一般是打給夜釣或者第二天釣的,如果沒有這個需求深一點兒的窩子我們可以不用打。
可能會有釣友問:你說魚兒轉移到深淺結合的地方,我們等淺灘停口之后就返回之前釣的窩點不行嗎?這個理論上是可以的,但實際上這些年再返回去釣效果也不太理想,具體什么原因也整不明白。但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深淺結合的地方(老河道、淺灘里面的坑、倒伏的樹……)這種地方打隔夜窩是有效的,但是如果純平底的淺灘打隔夜窩一般沒有效果,可能就是上面說到的:冬天鯽魚一天更換幾個活躍地方,時間沒有到(溫度區間沒有到)即使是有吃的也留不住魚。
大溫差天氣野釣餌料和窩料
講真的,冬季很多人野釣用酒米而我自己通常使用老壇純玉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好拋投,用酒米的話不開成散炮真的不好拋投!冬天又太冷,餌料都不想和,掛蚯蚓算了的這種,配合老壇純玉米也不會比別人釣得少,再者玉米顆粒大低于一斤的不好吃進去,留我持久防小魚效果也挺棒。冬季釣鯽魚除了堰塘或者斷流的河溝,其他地方基本上都是一寸長一寸強,就目前來看水庫、江河里面從來沒有一個短竿的能釣贏我的,是有八九就是一個長竿旁邊的短竿都沒有口,所以拋投很重要。
前兩天有釣友私信問我:為何自己打隔夜窩沒有效果,反而第二天來在老地方補窩能釣得到?按理說打了隔夜窩第二天一早過來剛開始不用打窩也能釣得到魚的,但如果你地方沒有選對打隔夜窩即使是中途來魚了,有可能后面也會走。這也是為何隔夜窩一般推薦打到相對深一些的地方,因為這種地方第二天來窩子里面有魚的概率比較高。
開口時段很重要
其實窩料和餌料都沒有太大的講究,唯一需要留意的就是:需要有一定的霧化,完全不霧化不行、霧化太快也不太行,比如一個窩子你早上直接開商品餌料打窩,要到下午才發我那么早就霧化完沒有了。但是如果你到了下午兩點這個淺灘快開口的時候你用純霧化餌料打窩那么效果就很好!所以窩子的霧化時間以及霧化與否主要根據做釣的時間。舉個例子:你今天去釣魚,下午到釣點選擇一個淺灘的地方長竿釣鯽魚,那么直接開一團商品餌料打到窩點效果就很棒,但如果你打菜子餅或者老壇純玉米效果就不好。
至于餌料,那就蚯蚓和紅蟲才是王道,當地沒有人用紅蟲那么就用蚯蚓,買回來可以放半個月不會死,免得每次都去買。如果很多人用紅蟲的話那么蚯蚓表現不要,但如果用紅蟲的是短竿你長竿窩子打在中間他切不過你,但如果有長竿紅蟲或者磯竿滑漂紅蟲,你切不過他。商品餌料就濃腥餌料就行,一般我都是918+千里香+全能腥1:1:1,再添加20%的赤尾青(或者大廠的紅蟲粉),按照溫度和自己的習慣添加拉絲粉(氣溫在十攝氏度以內拉絲粉重點兒才好拉,最好放拉大球長竿才不容易甩掉落)。
天黑前回家
大溫差天氣野釣裝備選擇
魚竿;除了一些流速不快或者斷流的小河溝以及小水面堰塘,其他的大水面都是一寸長一寸強,即使是在小水面長竿釣起來的鯽魚個體都要稍微大一些。就在前天,一個用5.4、一個用7.2,釣點距離相差十米,7.2的上的鯽魚明細要大一些多一些,最大的拿條鯽魚兩斤多(可惜第二天就有人下網了,搞了不少大鯽魚),5.4的全是小鯽魚且數量不多。這天氣魚兒即使是去淺灘也比較在中間,基本上很少靠邊的,不要覺得水深一樣就釣邊上,它根本就不來。但有一種情況例外:如果是在大面積淺灘(江河水庫都一樣)吹南風,而漂浮物聚集在一個角落里面,這個角落只要水不是比其他地方淺太多的話那么短竿比長竿強。
魚線;目標專門是大鯽魚那么就2+1.5,如果是小鯽魚也想釣可以用2+0.2PE、1.2+0.8的線組搭配。講真的,我現在極少用小線組了,不是很喜歡釣小魚,特別想吃麥穗、白條才準備。就長竿2+2這兩年情況來看,釣起來四兩以下的都不太多。
魚鉤;我一般都用得很大,主要為了避開小鯽魚,但如果沒有這個需求推薦2-4號海夕鉤,釣鯽魚用海夕鉤真的很棒(釣很小的魚也不行),如果只釣大鯽魚(長竿、磯竿串鉤)推薦你使用5伊勢尼、6-7海夕鉤。
浮漂;我一般都是不帶鉤調平水釣兩目等死口,長桿子抓口業不及時還不如直接等死口,除非是那種水葫蘆以及其他冬季會腐爛水草太多的地方,這種地方直接浮釣釣離底10CM(有蹭線不給口基本上是這情況)但是調靈即使是拉餌也不要抓第一個頓口,稍微放口上魚率更高。
長竿很重要
我是蓑笠哥,希望你野釣爆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