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幼兒園的小朋友,家長難免會被要求配合做一些事情。此事還有一個好聽的說法,叫“家校合作,家園共育”。
說句心里話,大部分的家長,對于幼兒園要求家長“配合”的很多事情,其實并不是那么心甘情愿的。雖然大部分家長都因為“孩子在人家手里”,即便不情愿也不得不“配合”,但也會有一小部分家長,能拖就拖,能賴就賴。班里這樣的家長多了,一些集體性、評比性的活動安排,就會比較難辦。
遇到需要全班家長集體配合的事情,老師如何“提要求”,就顯得尤為重要。有的老師比較強勢,直接強硬的要求家長“必須這樣做”,有的老師采取“示弱”的方式,這是園領(lǐng)導(dǎo)的安排,我也沒辦法。但很多家長都是“軟硬不吃”的,不論老師采用哪種方式,就是不配合。
我家孩子今年已經(jīng)上大班了,他們班每次有什么活動,家長的配合度都是全園最高的,因為他們的主班老師特別會“撒嬌”。有句話叫“會撒嬌的女人最好命”,好像還真是這么回事。
這不,馬上就到元旦了。幼兒園里已經(jīng)張燈結(jié)彩,煥然一新,各個班級的教室也都裝飾得差不多了,處處透出濃濃的節(jié)日氛圍。
昨天下午,老師在班級群里發(fā)了一張照片,是教室里的“主題墻”,配文道:我的墻好空啊,和節(jié)日氛圍有點不搭呢。要是有一些元旦主題的畫或者手工,裝點一下就好了。
老師剛發(fā)完,群里立刻有家長回復(fù)“明天就滿了”。老師回了一個“愛你們呦”的動態(tài)表情。
昨天晚上,家長們便紛紛曬出了自家孩子的作品,基本上每個家長都有,好幾個家長還做了雙份的。
今天早上,老師再次曬出了那面主題墻的照片,上面已經(jīng)貼的掛的滿滿當(dāng)當(dāng)。老師再次發(fā)文:謝謝我的大朋友們,給我的小朋友們裝點的節(jié)日主題墻,大家都很喜歡。
從始至終,老師從未直接說一句“家長們要怎么配合”的話,但每個人都自覺自愿的按照老師想要的結(jié)果去做了。而且,這樣的事情,在我家孩子班里時常會發(fā)生。
比如,上學(xué)期的親子運動會,有幾個集體項目,對家長的體力要求相對要高一些,爸爸們參與的話,自然要比爺爺奶奶或者媽媽們參與獲勝的概率要高很多。
但是,大家都很清楚,要想讓爸爸們參與這類活動,是很不容易的。老師只是在班級群里曬出了冠軍獎杯,配文“我的小可愛們想要這個呀,好希望爸爸們能滿足一下我們這個小小的愿望啊”。
立刻就有好幾個家長變態(tài)會說服自家寶爸參加,平時基本上處于潛水狀態(tài)的寶爸們也紛紛表示“會盡量安排”。結(jié)果,原本只需要10個家長(并不限定是爸爸)參與的活動,當(dāng)天竟然有18位爸爸到場,占到總?cè)藬?shù)的三分之二!老師竟然還能“優(yōu)中選優(yōu)”。
最終,咱們班以壓倒性的優(yōu)勢,獲得了冠軍,孩子們也如愿拿到了那個獎杯。老師也不忘讓到場的家長和孩子們高舉著獎杯,一起合影。
不得不說,我們家孩子的主班老師,真的太會辦事了。只要她“撒個嬌”,家長們都心甘情愿的積極配合。所以,每次的集體評比活動,咱們班總是“一騎絕塵”,其他班只能“望塵莫及”。班級的榮譽有了,孩子們也開心,家長們也覺得付出都是值得的,這種“三贏”的局面,誰不愛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