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新能源車發展初期的充電體系搭建,比亞迪可謂功不可沒。在那個行業普遍面臨無充電技術、無充電基礎設施、無充電標準的"三無"困境時期,比亞迪挺身而出,率先實現了充電技術從0到1的突破。
在車端和樁端,比亞迪自主研發了家用和公共領域的交流和直流充電技術,為國標交、直流充電標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范本。這一創新之舉,讓比亞迪成為首批中國電動汽車充電標準起草單位,為整個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比亞迪的五大首創技術,讓中國新能源汽車充電技術有了屬于自己的"根"。
這五大首創的技術也是解決了用戶的三大痛點,首先就是早期電動車體驗感較差,因為充電效率低,比亞迪則首創800V高電壓平臺和升壓充電技術,讓整個電車的充電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比亞迪在2015年實現突破,全球首創乘用車800V高電壓平臺,搭載在秦EV(2015款)、唐DM(2015款)等車型上。該技術可實現百公里加速快至4秒級,純電續航里程可達450km、快充功率提升至60kW,全方面升維用戶體驗。這在當時是超前行業2-3代的,當時,市面上的乘用車都是低電壓,只有比亞迪是高電壓。時至今日,行業里的其他品牌才相繼進入800V高電壓平臺賽道。
高壓車型雖然大幅提升電動車充電功率,但在當時,國內95%都是500V以下的低壓樁,與高壓車型充電不兼容,影響了充電效率。為解決這個難題,比亞迪全球首創升壓充電技術,徹底實現車樁兼容,全面適配所有直流充電樁。這項技術搭配800V得高電壓平臺,讓電動車的充電效率有了一個大幅的提升!也為后來的整個行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方向和技術支撐!
其次就是目前配套的充電樁,大部分還是快充樁,超快充樁的占比僅為2%,這就導致了用戶能夠使用上超快充的難度巨大!比亞迪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創新性的研發出了乘用車雙槍超充技術,讓公共快充樁秒變超充樁!
以騰勢N7為例,其雙槍超充最大功率達到了驚人的230kW。在公共快充樁上,僅需短短15分鐘,便能充滿350公里的續航里程。它不僅追求極致的速度,更注重充電的安全與穩定。面對升流技術對電池熱管理的高要求,比亞迪開創性地采用了
復合直冷技術
。這種技術通過在電池上下兩面均鋪設直冷板,并搭載2套獨立的冷媒控制系統,實現了補償式流道設計。這不僅使電池冷卻面積提升了100%,換熱能力更是提升了85%以上。這無疑為騰勢N7的超充安全提供了堅實的保障,讓用戶在享受快速充電的同時,也能倍感安心。
最后就是北方朋友最關心的冬季充電效率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比亞迪首創全場景智能脈沖自加熱技術,在行業內首次實現了極低溫下冷車快充。
在零下30攝氏度的極寒環境中,騰勢N7展示了全場景智能脈沖自加熱技術的卓越性能。相較于傳統方案,電池加熱速率提升了驚人的230%,滿充時間更是減少了30%。這不僅在充電時能自加熱,即使在駐車和行車狀態下,它也能智能啟動自加熱技術,確保整車性能在極度寒冷的環境中也能發揮出最佳狀態。這就像是一輛能在寒冬中自我調節溫度的汽車,無論何時何地,都能保持最佳的工作狀態。
寫在最后,作為國內新能源車的前行者,比亞迪在整個電車的全產業鏈搭建上是下足了功夫,在用戶關心的痛點問題上,花大力氣去解決,在用車安全、用車便捷性等方面都是不遺余力,其五大首創技術解決充電難題,構建了更符合當下國情的充電技術體系,不斷升級用戶的全場景充電體驗。20年的技術沉淀,從不間斷的技術研發投入,比亞迪堅守初心,不斷為用戶創造更加完善的新能源車用車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