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梅奧診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對一名死于罕見的亞急性硬化性帕內腦炎(SSPE)的患者的大腦進行了麻疹病毒突變和傳播的詳細映射。這些研究結果本周在《PLOS Pathogens》雜志上發表,文章題為“Brain tropism acquisition: the spatial dynamics and evolution of a measles virus collective infectious unit that drove lethal 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大腦病毒親和性獲取:引發致命亞急性硬化性帕內腦炎的麻疹病毒集體傳染單位的空間動態和演變)。
由于疫苗接種等原因,麻疹病例數量已大幅減少。然而,由于疫苗猶豫和未接種疫苗等因素,感染率已經開始上升。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估計,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數百萬兒童未接種麻疹疫苗,導致感染率增加約18%。
在大約每1萬例麻疹病例中,大約有1例患者會發展成SSPE。從最初感染到麻疹病毒在整個大腦中突變和傳播,可能需要五到十年的時間。當發生這種情況時,患者會出現記憶喪失、癲癇和運動障礙等癥狀。隨著未接種人數的增加和麻疹感染的增加,SSPE的病例可能也會增加。
梅奧科學家與CDC等合作,研究了一名24歲男性的尸檢大腦,該患者在兒童時期感染了麻疹,后來成年發展成SSPE。他們從患者大腦的不同區域收集并深度測序了15個標本的病毒RNA,以弄清麻疹病毒是如何突變和傳播的。
他們的分析顯示,病毒在大腦中復制,產生了相互略有不同的多個基因組。每個個體基因組的復制導致大腦中多樣化的病毒基因組群體。在該群體中,研究人員確定了兩個具體的基因組,它們積累了適合促使病毒從遷移開始的額葉傳播到大腦其他部分的特定特征的突變。“大多數被感染的細胞都攜帶這兩種基因組,這表明存在基因互補的可能性,”他們寫道。
盡管這項研究集中在麻疹上,但科學家們展望他們工作的更廣泛影響。“我們的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顯示病毒RNA如何在人體器官——在這種情況下是大腦中突變和傳播,”梅奧診所病毒學家、該研究的共同主筆羅伯托·卡坦奧博士說。“我們的發現將有助于研究和了解其他病毒如何持續存在并適應人腦,引發疾病。”他還補充說,這些發現還可以“促進有效的抗病毒藥物的生成”。
對于下一步,科學家們計劃研究確定的特定基因組突變如何使病毒在大腦中傳播。他們將利用培養的腦細胞以及腦器官樣結構進行這些研究。
參考文獻:“Brain tropism acquisition: the spatial dynamics and evolution of a measles virus collective infectious unit that drove lethal 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
編輯:王洪
排版:李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